瑜伽愛好者和瑜伽練習者不可不看

時間: 2011-10-22

習練瑜伽不可不看(先王婆賣瓜)

1、瑜伽體式有前俯後彎、左右扭轉、上下伸展、扭動屈壓等等不同姿勢。大腦是中樞神經元指揮官,身體要接受大腦不同姿勢的指令。剛開始練習體式不易過快,中樞神經還沒有得到相當的訓練,指揮還沒有那麼靈敏。因此體式練習要緩慢;在緩慢中配合呼吸、動靜結合,讓身體知覺反應與大腦意識合一;只動不靜,越練越浮躁,只靜不動,知覺會呆板,練習瑜伽呼吸與體式融合、動靜結合纔是最佳之道。歐美人很奮強,發明了流瑜伽,讓你動多靜少,中間沒有休息和放鬆,連續地進行套路練習,結果流汗的人全都是累趴下的。針對這種過於陽猛練習,歐美人又發明出了陰瑜伽,是讓你靜多動少,一個體式長時間保持,這種讓人練陰不練陽的功夫,往往讓人比較厭棄,因此都倍受爭議。

2、《哈他瑜伽經》記載說:瑜伽體式練習是一種肢體語言,這種語言的聲音具有神經與氣血功能的傳遞性,通過傳遞讓身體活力發揮出來,發揮時要聆聽自己的身體感覺;而體式對人體的衝擊力,不是靠單純的動作力量,主要靠的是意念力量來改變自己,通過意念傳遞而改變肢體動作,這樣就可以使自己練習,達到整體和諧、由內而外的改變。如今我們看到瑜伽練習卻是這樣改變和傳遞的:初級練單練式,中級練串聯式,高級練難度式;結果情況是:身體疲勞式,脊柱老化式,最後放棄式!

3、瑜伽認爲,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種族都存在體質上的差異。因此,體質的差異其練習瑜伽的原則也不同,運用瑜伽不同方法來補益個體之異,如此才能令自我的生命“合理鍛鍊,健康無窮”。中國一貫強調:養生要順天時、承地理,《皇帝內經》說: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故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說。人類養人也是順應四時的。且中國人基本以素食爲主,故體質與以肉食爲主的西方人很不相同,所以我們不要盲目模仿歐美人發明的瑜伽,歐美人曾發出聲明:這種運動式瑜伽運動,並不適合所有人,練習要根據體質差異,若不當會導致受傷。而國內少數傳播者和練習者總不以爲然,結果真有這麼些人,奮不顧身的選擇受傷了!

4、瑜伽練習本身也是一項自我鍛鍊的情志活動,而情志活動與氣息密切相關,情志調理舒暢了,有助於呼吸順暢,呼吸順暢則肢體柔順;情志不暢,則氣息紊亂,容易造成身體僵硬和緊張。很多人爲練體式動作,不惜藉助輔助器械來尋求姿勢效果,用過以後自己卻糊塗了:不知是器械功能的作用大,還是身體本身功能沒作用?體式對身體來說是治標,而不是治本;瑜伽很多動作是從動物姿勢演化來的:動物的體式是靠自己,而人卻不肯靠自己?!

5、輔助器械瑜伽,作爲肢體健全的人儘量不要使用它,它會削弱你身體的智能,一般不建議使用。從體式練習方面來說,比如,彎腰做不好,身體一定存在着某種問題,藉助輔助器械是隻能解決姿勢,而不能解決問題存在的原因。身體的原因得不到解決,這樣就錯失瞭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身體的障礙依舊存在,這種行爲叫做:捨本逐末。發明和提倡“輔助器械”的艾揚格先生,在《瑜伽之光》一書裏這樣說:瑜伽體式練習不需要任何器械輔助,因爲瑜伽認爲,人的四肢已經提供了必要的重量和對抗重量的工具。看看大師做的和說的,值得我們深思一翻。
6、陽性體質者,性情多屬剛悍,以呼吸和氣力體式結合,可多安排體式系列運動,以新生之力換取久存惰性之力,但不要耗氣過多,多以益氣固本爲主;而體質較陰性者則多柔弱,以養氣血爲先,從呼吸調理開始,讓氣息充盈狀態下,再進行身體體式鍛鍊,如此教瑜伽謂之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現代很多練習者,不明白自己的體質,一股腦的去高溫瑜伽,高溫鍛鍊目的讓你多出汗,結果讓你一年四季都出汗,體質虛弱者可就慘了,還是那句話瑜伽練習也要按咱老祖宗的養生智慧而來。
7、想要通過瑜伽練習減肥不要盲目,否則口袋裏腰包減下來了,身上的肉卻沒減不下來。每個人肥胖體質不同,這需要好好的自我研究一下了,看看自己肥胖是怎麼一回事:是飲食不合理,還是精神壓力太大?或者是休息不良?還是氣血不通臃腫?或者遺傳性肥胖?知道自己的肥胖體質了,減肥對症,方法對了練習效果就更好了。
8、國內有很多瑜伽老師,她們的頭銜很大,如“國際名師”“高級瑜伽導師”,我們需搞清楚這個“國際範圍”是多大,惹的不少人問:名師是哪裏的?蕙蘭老師被稱作瑜伽之母,這往往會令人誤解,有沒有瑜伽之父?不過,瑜伽的“冥想”正是中國儒、釋、道、佛教、密宗精髓的一部分。所以,練瑜伽不能夠單純練體式而忽略靜坐冥想,體式爲靜坐冥想打基礎,靜坐冥想爲身體更好的補充氣血。如此,才“父”“母”雙全吧!

9、現代瑜伽在國內有很多新的發展方向,這些創新是一種可喜進步,如:老年瑜伽,男子瑜伽,經絡瑜伽,四季瑜伽等,這些瑜伽項目在實際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創新的瑜伽各類方法中,有純粹向健身方面發展的,也有向理療方面發展的,還有傾向於把身體和精神能量轉換等不同方式結合在一起的。

說明:此文根據自己隨感和有關報刊評說所寫,希望愛好瑜伽者參與評論。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