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式和瑜伽

時間: 2011-03-14

 不知道其他地方怎樣,至少在中國,很多人提起瑜伽直接聯想到的要麼是個頭倒立或身體七扭八曲的怪人,要麼便是個在做柔軟體操的佳麗。即使是瑜伽練習者甚至瑜伽教練,也不乏把體式當作瑜伽的。其中有些人知道呼吸的重要性並懂得將呼吸與體式結合在練習中,但若問“一個體式爲什麼要配合呼吸”、“配合怎樣的呼吸”、以及“爲什麼這樣而不是那樣呼吸”、或者“爲什麼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呼吸”等等,大概鮮有一語中的的回答。

如果對這些簡單的問題都沒有清晰的答案,那麼即使在體式練習中加入了呼吸甚至意識,也是一種外在的組合、機械的拼接,而未達瑜伽的本質――內外兼具的相應,由於相應而形成的處處圓融的聯接。這種聯接不是靜態的疊加,而是有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你不可能在春風和大地之間塗點502或者將春風和大地打個中國結,但是你能清楚地看到“綠”,看到春風和大地這種聯接煥發的生機。

印度聖哲帕坦伽利(Patanjali)在《瑜伽經》的第二章中詳細說明了瑜伽的八支:

1持戒Yama :不殺生、誠實、不偷盜、淨行、不貪

2遵行Niyama :清靜、知足、苦行、誦經、敬神

3體式(調身)Asana

4調息Pranayama

5制感(調心)Pratyahara

6凝神Dharana

7靜慮(冥想)Dhyana

8三昧(入定)Samadhi

很明顯,對於瑜伽而言,體式既不是首要的,也不是終極的。

下面,以“坐角式”爲例,嘗試說明瑜伽體式與舞蹈、體操、雜技中的體式以及生活中刻意擺出的pose、無意識舉手投足的差異:

坐角式:坐立,兩腿伸直分開,兩臂側平舉,左右手分別抓住左右腳的大腳趾,脊柱挺直,眼睛向上看,深吸氣;呼氣時,上半身向前向下,將前額、下巴或胸膛放落在地板上。

1)如果你雙腿原本只能分開到90度,但你強行分得更開甚或以橫劈叉爲標準,那麼首先你已經沒在持“誠實”和“不貪”的戒,沒在遵“知足”的律,其次你很難在此坐姿上坐穩坐正並保持脊柱挺直;如果再強行向下俯身甚至讓別人幫自己下壓,那更是在使用暴力破壞“淨行”。這在舞蹈、體操、雜技的訓練中或許可以,但在瑜伽中絕對不可以。道理很簡單,如果藉由欺騙、暴力完成一個體式都獲得提倡,那麼我們練習體式豈不是在日積月累地鼓勵欺騙和暴力?所以說,只有在瞭解、奉行1和2的前提下,纔有3,這個3纔是瑜伽體式,而且已經很到位。

2)如果你看到有人能輕鬆地橫劈叉,並且上半身可以完全貼到地面,就以此爲自己的目標,在練習時腦海中只有這個假定的目標,而毫不關注每個當下的覺受,那麼首先你每次的練習都是在製造更多的痛苦;其次即使你咬牙忍受這種毫不必要的痛苦也依然難有進步;再次你要麼會因爲錯誤的認識和行爲而生起對瑜伽的抗拒,要麼會因爲自己的強迫性造苦和受苦而發生意識扭曲,進而輕慢、漠視他人的痛苦。“體式”的梵文原本包含有“舒服”和“毫不費力”的意思,通過體式調身就是要讓這個身體――靈魂寄居此世的寓所――能夠安穩。每個體式從開始,到進行中的每一步,到練習者的適度保持,整個過程都應該是自如的、愜意的,是在“慢”中進行的安全舒適的微調。用製造痛苦的方式怎麼可能指望收穫幸福呢?“體式”的意義是要你從這一刻就開始感受幸福,然後一直幸福地去獲得更大的自由,最後你可以自由地控制身體的每個部分,你調用任何一個部分都不會引起其他部分的緊張,你的一舉手一投足都避免了身體各部分不必要的忙碌和爲了克服這種“幫倒忙”而不得不額外增加的發力。在此,優雅是最經濟的顯現。不懂得自愛,不懂得和身體做有效的溝通,那不是練習瑜伽,而是在糟踐體式,這樣的練習只會加劇“魂不守舍”的生存狀態。

3)體式包含身體的動作和覺受,而呼吸和意識又相互影響,所以體式練習離不開呼吸和意識,調身的同時就有調息和調心。既然都是“調”,就得問問自己調什麼?怎麼調?調得怎麼樣?而不是盲目地隨便地搬弄身體四肢。比如說很多人選擇坐角式是爲了拉開大腿內側、後側的筋,那麼對於髖關節尚不靈活的人,有必要每次都俯身下壓嗎?就在雙腿打開正直坐立的基礎上配合呼吸練幾個腳腕的收束豈不更簡單有效?這樣練習不僅僅是拉筋,更是以呼吸推動氣血疏通經絡,會讓整條腿均勻地從裏到外地熱起來,這種內熱豈不比熱瑜伽館那種外部的高溫來得妥貼、實在、有效?再比如說有些人腰不好,那又何必在這個體式將雙腿分得那麼開?就90度好了,保持上身的直立,兩手前平舉,每次呼氣時坐穩並以手臂牽引上半身向前傾,保持脊柱伸直,如此爲了與向下的重力和向前的傾力相抗衡,後腰和下背部自然收力,便得到了針對性的鍛鍊;若再加上屏息、住氣,便可以使腰背部得到氣血的強化滋養,是很好的調理。如果改兩手前平舉爲胸前合十,那麼在調理後腰的同時還可以調理到肩關節,對下背部和上背部的疼痛都可以緩解。這樣有目的、有方法地去調身和調息的過程中,意識自然地受到控制,――“控制”並非“壓制”。“制感”不是要壓制乃至泯滅感覺,而是要在充分認識感覺的基礎上不再受點滴感覺的束縛,從外感到內感,從身體到心靈,從部分到整體,最終由於整體感的獲得而能隨時隨地跳出“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的命運。換句話說,“制感”令我們更敏感,但卻減少了機械的快速反應,――之所以說“機械”是因爲這種反應多出於概念而非正念,多來自積習而非對當下的真實了悟。調身、調息和調心相輔相成又相互獨立,在體式練習中是同步的。

4)有“制感”的體式練習已經使我們告別了意識散亂,進一步就可以訓練注意力了;當注意力可以快速集中、持續集中時,我們的思慮必然會平靜下來。體式練習有助於練就優雅的體態,凝神和靜慮同樣有助於練就優雅的意識和思維。凝神即專注,靜慮(冥想)即持續的專注,這都可以從體式練習開始嘗試,並且需要適當的體式來配合實現。

5)動靜相生,在徹底的冥想中生出的便是“三昧”。因其並非可操作的步驟或可冥想的對象,在此不加贅述了,免落言詮。

綜上所述,只有在瑜伽八支理論指導下的體式纔是瑜伽體式。在這樣的體式練習過程中,練習者不斷知道自己的問題,深刻覺察內因和外緣,及時加以調整並講究方法,所有的效果、境界都一步步親證,――聯接到哪裏,生機便到哪裏,練習者要去探尋、感受和跟隨這種生機,而不是追求任何一種外在的標準、所謂的“到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