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癡呆的預防和養生保健

時間: 2011-09-22

目前醫學研究雖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治療老年癡呆的藥物還僅限於對症治療,即只能改善症狀、延緩進展(對早期和中期患者效果較好),而不能根治。因此,早期預防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養生保健顯得尤爲重要。

養生(調攝、運動、飲食)

養生的目的是保持身心健康。養生主要包含對人的“衣、食、住、行”習慣的調整。


調攝起居 寬鬆心情

1.環境整潔,居住安逸 老年人由於生理機能退化,勞作後易於疲勞,在整理家務上有的表現出懶惰心態。而清潔舒適的居室環境,是創造老年人愉快心情的重要條件。身體不好的老人,可以採取分步打掃或請人幫忙的方式解決。

2.穿戴適宜,寬鬆便利 老年人的協調性差,對外界反應遲鈍,行動不靈;而且多有骨質疏鬆,跌倒後容易發生骨折。在生活中,安全比什麼都重要。穿戴上應求寬鬆便利。“應季節加減衣服”是老年人特別應當注意的問題。行動有困難的老年人,應當使用柺杖,保障安全。

3.起居有時,生活節制 老年人退休後,生活閒散,容易起居無度。這樣很容易引起人體血壓波動,心跳異常,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和代謝改變,同時也會造成心理和情緒上的不良變化,進而加速老化。經常熬夜的人面容憔悴,所以,老年人晚上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睡覺時間不應超過10點。

4.戒菸限酒,杜絕陋習 現代醫學證明,吸菸和大量飲酒對人的體力和智力都產生不好的影響。長期酗酒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和酒精性精神異常;菸草中的尼古丁,可引起大腦血管的強烈收縮,減少對腦部的血液供應。兩者相加,對智力衰退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可加速老年癡呆的發生。

5.仁愛助樂,忘年友誼 老年人沒有工作的壓力,同時也缺少了外界對“成功”的認可。常常產生“落伍”、“沒用”等消極感受。這時,應該參加社區組織的各種愛心活動。如果能夠受到鄰里的尊重,您的情緒和心態就會變得更加積極。良好的心理環境,可以延緩智力的衰退。有些老年人不願意爲子女帶孩子,嫌麻煩。但建議至少每週要見孩子一面,爲孩子辦點好事,享受孩子的愛和親情,這對任何人都很重要。

6.興趣廣博,不輟學習 老年人儘管記憶力不如以前,但並不是不能學習。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80歲的老年人仍然保持着年輕時30%~40%的學習能力。流行病學調查也表明,從前受過高等教育或從事複雜腦力勞動、生活條件比較好的人羣,其老年癡呆的發病率低於那些沒有受高等教育或從事腦力勞動比較簡單、生活條件比較差的人羣。

運動鍛鍊

現代管理學中有一個“鮎魚效應”的學說,就是引用了運動提高代謝水平,保持和延長生命的實例。老年人衰老的危險因素之一,就是靜止不動。老年人的養生也要與時俱進。

1.運動既要身體運動,更要智力運動。應提倡“生命在於運動,智慧在於思考,經驗在於積累,真理在於實踐”的科學思維。

2.老年人的運動應遵循“興趣盎然,適合自己;持之以恆,有所功效;量力而行,行不至勞”的原則。大體可分爲三大類:①體力鍛鍊:養花、種菜、行走、慢跑等。②腦力鍛鍊:下棋、打麻將、打撲克等。③綜合鍛鍊:打太極拳或進行不接觸身體的球類比賽(乒乓球、羽毛球、網球、高爾夫等)。綜合鍛鍊的特點是要手、腳、身、腦協調並用。

針對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日常生活中要儘量做到“六動”,即:

動眼―讀書看報,接受文字信息。書面語言比圖像語言表達的信息抽象複雜,需要調動大腦更多的思維程序。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讀書時大腦的活躍區域比看圖時的區域範圍大。讀書可以引發豐富的抽象思維。對大腦運動來說,讀書優於看電視。

動耳―聽音樂、聽戲劇、聽廣播,陶冶性情,關心社會。醫學研究已證明音樂作爲一種特殊的人類語言,可以影響和調整人的心情。

動嘴―主動交談,傾訴感受。要結交老友和結識忘年交。在現實生活中,老年人比較容易與老朋友和小朋友進行交談。因爲這兩個人羣社會壓力較小,比較容易溝通。唱歌、唱戲也是非常好的一種動嘴形式,既可以抒發情感,又可以增進社會交往。

動手―要幹活,改善生活環境;要寫字、畫畫、做模型、放風箏、製作工藝品等,陶冶心智。現實社會中,書畫家是長壽人羣。

動腳―要出門,接觸社會;要鍛鍊,強身健體。

動腦―通過打麻將、打撲克,老友回憶、寫作、學習等,保持智力,提高腦力。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