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手書12

時間: 2011-08-16

---------------

飲食不當,35歲也會得心梗

---------------

  心肌梗死絕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年輕人發生心梗的比例越來越高。三十幾歲的人,平素身強體健,卻“出人意料”地發生心梗,這樣的病例已不少見。由此,警示年輕的朋友們,維護身心健康絕非“將來”的事情,青春、而立、不惑之年,既要創業,更要保重身體。

  心梗常常光顧“高危人羣”

  人人都有患心梗的可能,但差別極大。研究表明,下述“高危人羣”患心梗的機率較其他人高出許多:高血壓患者;冠心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吸菸和酗酒者;糖尿病患者;長期處於高負荷狀態,精神緊張者;肥胖症患者;長期攝入高熱量、高動物脂肪、高膽固醇、高糖和高鈉者;不運動、極少運動或運動不合理者等。

  心梗的防與治――從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入手

  患心梗有先天遺傳因素的作用,也有後天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在目前人們尚不能改變先天遺傳因素的情況下,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就顯得更爲重要。

  上面提及的吸菸、酗酒、不運動或極少運動、長期處於“過勞”狀態及膳食結構不合理(特別是高熱量、高動物脂肪、高膽固醇、高糖和高鈉的“五高”膳食)都屬於不良生活方式。

  合理營養與膳食――向心梗說“不”

  建立合理的膳食結構是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的基礎。從防治心梗的角度而言,合理的膳食結構包括如下原則:

  (1)應保持熱能平衡,以達到並維持理想體重,這是營養治療的核心。理想體重可簡單計算爲身高(釐米)減去105。一般在理想體重正負10%以內爲正常,超過理想體重20%者爲肥胖。

  (2)避免攝入過多動物脂肪、膽固醇。

  (3)攝入充足的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維生素E和胡蘿蔔素等)及礦物質。

  (4)限制食鹽,每日鈉鹽攝入量不宜超過5克。

  (5)禁菸。

  (6)如飲酒要節制,可少量飲用紅葡萄酒,對烈性酒應禁飲。

  (7)運動和飲食要保持平衡,以達到並維持理想體重。

  在食物選擇方面,應有取有舍:

  (1)應大量攝入新鮮蔬菜和水果。

  (2)增加魚類、豆製品的攝入。

  (3)可適量選用魔芋、燕麥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

  (4)不吃或少吃肥肉、動物內臟、魚子、蛋黃、奶油、油炸食物和過鹹的食物等。

  (5)避免攝入刺激性食物及調味品,如辣椒、芥末等;避免攝取過燙、過涼的食物。

  (6)避免飲用濃茶、濃咖啡和濃肉湯。

---------------

飲食預防腦卒中

---------------

  說到腦卒中的防治,離不開飲食和營養。那麼,當未病之時,在飲食上應該做哪些防範呢?

  通常低鹽、低脂而營養均衡的飲食有助於防範“三高”對腦卒中的誘發。

  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飲食對於“三高”的治療、腦卒中的預防無疑是必要的,但要適度進行,避免矯枉過正的做法,特別是對於老年人。

  堅持營養均衡合理是預防腦卒中發生的硬道理,只是,說來容易的事,做時卻不簡單。

---------------

冠心病的營養治療

---------------

  慢性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平時怎麼吃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數冠心病患者終將經歷的病程,在這種情況下營養治療的目的是在控制體內水分和鈉的瀦留、減輕心臟負擔,避免再次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的前提下,爲患者提供適當營養,促進康復。那麼,對於心力衰竭的患者而言,飲食方面有哪些講究呢?

  1鹽的限制

  未使用利尿劑的患者常常需要較嚴格地限制鹽分的攝入,因爲體內每增加7克鈉會同時瀦留1000毫升的水分,加重循環的壓力。因此,心力衰竭的患者每天攝入的食鹽應不超過3克。

  2水的問題

  如果能夠嚴格限鹽,通常不必再嚴格限水,可以每天攝入1000~1500毫升水。同時,飲水的時機也應當有所講究。冠心病患者由於夜尿增多、進水量過少等原因可致早晨血液濃縮、循環阻力增高、血小板活性增高,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故若能於每晚睡前及晨間各飲一杯(250毫升)溫開水,可使血黏稠度大大降低,流速加快,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的發生。

  3保持素淡的飲食,避免高脂肪食物

  進食高脂肪的食物之後很容易誘發心絞痛,所以要求患者的飲食保持素淡,不要過多吃炒菜以減少烹調油的用量,代之以拌、煮、汆、燴等方式。

  4保持電解質平衡,適當進食蔬菜和水果

  果蔬含有人體需要的各種電解質和一些食物利尿成分,能幫助身體排出不需要的水分和鹽分,另外,它們還有助於保持大便的通暢。來自奶、豆、果蔬等食物的鈣和鎂一方面能增強心肌的收縮性,另一方面還可以預防缺鎂引起的洋地黃類藥物中毒反應。

  冠狀動脈手術治療後怎麼吃

  冠脈搭橋術實際上是一種自體血管移植術,損傷較大,並且許多接受手術的人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情況,不利於手術恢復,故術後營養支持非常重要。營養治療的關鍵在於減輕循環負擔,避免營養不良。

  術後早期患者無法經口進食,可以採取靜脈輸液的方式給予起碼的營養補充,以補充循環血容量、能量和一些維生素、微量元素,保持電解質平衡。

  恢復進食後,限制食物中的脂肪,特別是限制來自動物性食物的飽和脂肪酸是首要的原則。還應該注意補充充足的蛋白質,含高蛋白又符合低脂肪原則的食物有脫脂奶製品、豆製品、一些飛禽和魚肉。糧谷製成的半流質食物(粥、湯、藕粉等)適合作爲能量的主要來源。

  預防藥物引起的營養缺乏。一些利尿藥對體內鉀、鈉、鎂、鈣等電解質平衡的影響很大,抗凝藥物會引起胃腸道黏膜損傷,使得鐵、鈣、維生素等的吸收減少,流失增加,所以冠脈手術後適當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K、維生素E、葉酸、鐵劑是必要的。如果原有糖尿病在使用胰島素,可能還需補充可促進能量代謝的B族維生素和鉀。

合理應用保健食品。善用深海魚油(含DHA、EPA),可以調節血脂,保障手術的遠期效果,不過高純度、大劑量的不合理應用能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如增加脂質過氧化的危險、增加體內自由基的生成。魔芋、大豆低聚糖等水溶性膳食纖維對於冠脈手術後的患者也是適用的,可以防治手術應激引起的胃腸道功能紊亂,預防便祕。

---------------

控制痛風,飲食有功效

---------------

  嘌呤含量高的食品包括動物內臟、腦、雜豆和各種肉湯、肉汁,這些是痛風患者絕對不可以選食的東西;粗糧、菠菜、花菜、蕈類、扁豆、禽畜肉類含嘌呤也達每百克75~150毫克,應謹慎選擇;而牛奶、雞蛋、粳米、白麪、水果、蔬菜、藕粉、咖啡、可可和油類則是相對安全的食物,痛風患者可以從中適量選擇。

  除去控制嘌呤的攝入量這一條基本原則之外,痛風患者的營養治療還有以下注意事項。

  減肥――保持正常體重是減少痛風發作的有效方法,但是減肥的速度應以不發生酮症爲度,因爲酮體會在腎臟與尿酸競爭排出。

  低脂――清淡的飲食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入有助於減肥,而脂肪會阻礙腎臟排泄尿酸。

  攝入適量的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這有助於組織中淤積的尿酸鹽的溶解。

  戒菸酒,多飲水――每天的飲水量應達到2500~3000毫升,通過增加尿量來幫助腎臟排出尿酸,同時減輕尿酸對腎臟的損害。

  飲食有度,絕不暴飲暴食――一次大量攝入嘌呤通常會導致痛風急性發作。

---------------

糖尿病飲食控制

---------------

  如何計算並設計糖尿病患者每日食譜

  一個人每天吃多少食物才能保證身體健康並滿足一天工作學習的需要呢?營養學上是以一個人每天消耗多少熱量來推算食物需要量的。如果每天吃的食物所提供的熱量大於每日的消耗量,久之就會變胖;如果長期低於消耗量就會消瘦,嚴重者發生營養不良。估計一個人每天需要多少熱量要根據年齡、性別、身高、現實體重、勞動強度、季節等來計算,其中以體重和勞動強度爲主,熱量的供給以達到或維持理想體重爲宜。

  理想體重(千克)=身高(釐米)-105

  凡體重在標準體重±10%以內都是理想體重範圍,屬正常;當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時稱爲肥胖;少於標準體重的20%時稱爲消瘦。

---------------

糖尿病飲食控制常見“誤區”及對策

---------------

  誤區一:控制主食的攝入就等於飲食控制,飯

  吃得越少對病情控制越有利不少患者只控制主食攝入,認爲飯越少越好,甚至連續數年把主食控制在每餐僅吃25~50克,由此出現以下兩種情況:一是由於主食攝入不足,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而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甚至產生飢餓性酮症。另一種情況是認爲已經控制了飲食,油脂、零食、肉蛋類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總熱量遠遠超過控制範圍,而且脂肪攝入過多易併發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使飲食控制失敗。其實,糖尿病飲食控制需要控制攝入食物所產生的總熱量與產熱量較高的脂肪。相反,主食中含較多的複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速率相對較慢,在適當範圍內控制攝入量即可。

  誤區二:鹹的食品或含甜味劑的糖尿病專用食

  品不用控制食入部分患者錯誤地認爲,糖尿病就是不吃甜的食物,但鹹麪包、鹹餅乾以及市場上大量糖尿病專用甜味劑食品不含糖,飢餓時可以用它們充飢,不需控制。其實各種麪包、餅乾都是糧食做的,與米飯、饅頭一樣,吃下去也會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而導致血糖升高。因此應將這類食品放入總熱量的範圍內進行控制,可藉助它們改善單調的口味,提高生活樂趣。

  誤區三:多吃了食物只要加大口服降糖藥劑量

  就可以消化掉一些患者在感到飢餓時常忍不住多吃飯,此時他們會採取自行加大原來的服藥劑量的方法,誤認爲飲食增加了,多吃點降糖藥把多吃的糖抵消了。事實上,這樣做不但使飲食控制形同虛設,而且加重了胰腺(胰島)的負擔,同時增加了低血糖及藥物毒副作用的發生,對於病情的控制非常不利。

  誤區四:飲食控制已非常嚴格,吃點兒零食充

  飢沒有關係部分患者三餐控制比較理想,但由於飢餓或其他原因養成吃零食,如花生、瓜子、休閒食品等的習慣。殊不知這樣也破壞了飲食控制。因爲大多數零食均爲含油脂量及熱量較高的食品,任意食用會很快超出總熱量範圍。

---------------

糖尿病患者享受水果的“四要素”

---------------

  要素一:吃水果的“時機”

  當血糖控制比較理想,即空腹血糖能控制在140毫克/分升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80毫克/分升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5%以下,沒有經常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情況下,就滿足享受水果的先決條件了。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先將番茄、黃瓜等蔬菜當水果吃,等病情平穩後再選擇水果。

  要素二:吃水果的“時間”

  水果一般作爲加餐食用,也就是在兩次正餐中間(如上午10點或下午3點)或睡前1小時吃,這可以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負擔過重。一般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後立即吃水果。

  要素三:吃水果的“種類”

  各種水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約爲6%~20%。應選擇含糖量相對較低及升高血糖速度較慢的水果。後者在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有一定的差異,可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作出選擇。一般而言,西瓜、蘋果、梨、橘子、獼猴桃等含糖量較低,對糖尿病患者較爲合適,而香蕉、紅棗、荔枝、紅果、菠蘿、甜橙、葡萄等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要素四:吃水果的“數量”

  根據水果對血糖的影響,每天可食用200克左右的水果(可提供約3762千焦的熱量),同時應減少25克的主食,這就是食物等值交換的辦法,以使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保持不變。

  此外,如果能在吃水果前和吃後兩個小時測一下血糖及尿糖,對了解自己能不能吃這種水果,吃得是否過量會很有幫助。

---------------

糖尿病患者爲什麼不宜空腹喝粥

---------------

  很多糖尿病患者害怕喝粥後血糖會升高,因而不敢喝粥。其實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粥,只是不應在空腹狀態下喝粥。爲什麼呢?因爲粥和米飯最大的區別在於,粥的反覆加熱過程,使米里面的碳水化合物――多糖轉變成多糖的(次級)代謝物,這種物質叫糊精。所以,粥裏面的糖分的吸收率、吸收量要比單純吃等量的米飯要高。有些患糖尿病的老年人習慣晚上空腹喝粥,容易引起血糖波動。所以,建議患糖尿病的老年人在喝粥前先吃點兒食物(主食),然後再喝粥。完全限制患糖尿病的老年人不喝粥也不合適,因爲很多患糖尿病的老年人習慣了先喝點兒粥,再吃別的食物。同時可以用清湯來替代粥,做到幹稀搭配。

上一篇:不孕不育食療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