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時間: 2011-07-21
一、“吃飯七分飽,延年又防老”

節制飲食就是飲食要有“度”,保持一種飽而不甚的狀態。常說飲食以“七分爲度”,即七分飢就食,七分飽即止。

1.適當限食能長壽

限食可使機體免疫力在老年時仍保持旺盛,使免疫中樞器官——胸腺的定時紊亂得以推遲,從而延緩衰老過程。另外,限食可降低導致衰老的自由基的反應水平。根據科學家們大量的科學實驗證明,節食對人體可產生如下效應:

1.節食可增強免疫機能

節食可延緩免疫系統的衰老速變,由於機體處於半飢餓狀態,免疫系統受到衝擊,調動了機體本身的調節功能,從而使機體增強免疫功能。所以,節食能使老年期人體免疫力仍能保持年輕化,免疫中樞——胸腺的定時紊亂被推遲,從而機體的衰老也被推遲。

2.節食可改善代謝功能

由於機體不會因多食而被迫做過量的消化吸收、代謝活動,節食可使機體各種功能可以推遲衰老期而處於“年輕狀態”。

研究表明,限食大鼠能較好地適應低濃度葡萄糖與胰島素的環境,在此情況下有效地利用葡萄糖,並具有更大的合成、儲存、代謝肝糖元的能力,改善代謝功能,延緩衰老。

3.節食可影響內分泌系統

實驗中發現限食的大鼠對某些激素有明顯的影響,這種影響有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腫瘤的發生,也有利於免疫功能的調節。

4.節食可使體溫降低

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醫學博土羅爾•伍爾福特的實驗,限食可使體溫下降2~3℃。因此,可減少人體組織器官的消耗,也有助於延長壽命。

二、你的一日三餐合理嗎

安排好一日三餐,是很有講究的。這是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一個重要方面,它的重要意義不僅是要做到定時定量,更重要的是保證具備營養平衡和合理膳食結構的重要條件。安排一日三餐的時間,根據人們日常工作、學習的安排,在早、中、晚爲就餐時間較爲適宜,而且在此時間進餐,體內的消化酶特別活躍,此時進餐容易消化。安排一日三餐,不僅要定時,而且要定量,更重要的是要能保證全日的營養供應,達到營養平衡。根據人體的消化生理和一日熱能消耗的需要與作息時間的安排,提倡“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的原則,改變城市中早餐可有可無、午餐湊湊合合、晚餐大吃大喝的不科學、不合理的不良飲食習慣。這既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又對人體健康有益,這也是生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生物節律,也符合我國傳統的飲食習慣。因此,建立一日三餐制是比較科學合理的。

1.早餐吃好

機體經過一夜的代謝,食物在胃腸已消化殆盡,急需從早餐中補充營養,如果繼續空着肚子,就必須消耗體內組織來供應機體活動的需要,所以不吃早飯的人,自然容易疲勞,身體也較虛弱。而且上午8~12點是一天中的黃金時段,是工作和學習的重要時間,人體需要大量的營養素,尤其需要足夠的熱能才能保持體力旺盛、精力充沛,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機體在早上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補充營養和能量,以便維持正常生命活動和生理功能,所以吃好早餐非常重要。

2.午餐吃飽

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要吃飽,而且要講究質量。一般午餐的熱能應占全天熱量的40%左右,營養素應提供全日的50%左右,因爲人們經過上午的緊張工作和學習,能量消耗較大,而且下午要繼續工作、學習,有賴於午餐補充能量,這就要求午餐具有補償消耗、儲備能量的雙重效應,使午餐的數量和質量顯得更爲重要。如果一個人一天吃500克糧食,那麼午餐就該吃200克左右,而且要粗細搭配,在副食上不僅要營養豐富,而且要品種花樣多、葷素搭配、生熟搭配,供給足夠的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等。

3.晚餐吃少

晚餐爲什麼不宜多吃?因爲晚餐後,通常是休息、娛樂,即使學習,也是腦力活動,而且晚餐至第二天早餐,雖然時間較長,但主要進入睡眠狀態,體力消耗少。晚餐吃得過飽是肥胖的原因之一,因爲吃得過飽,血糖、血中氨基酸及脂肪酸的濃度就會增高,從而促使胰島素大量分泌,而晚上熱能消耗少,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逐漸使人發胖。

晚餐如果攝入熱量過多,可引起血膽固醇增高,過多的膽固醇堆積在動脈管壁,成爲誘發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又一原因。所以晚餐攝入熱量不能超過30%。晚餐應儘量吃得清淡些,如果晚餐太油膩,會造成血脂猛然升高,加上睡眠時人的血流速度明顯減慢,大量血脂易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引起高血壓、冠心病。

據上所述,晚餐量不宜多,而且以低熱量食品爲主,以素食清淡爲宜,不宜吃大油大肉。食物中除蔬菜品種多些,可適量吃點豆類食物,還應常食含食物纖維的食物,佐以水果,它可幫助清除附在腸壁上的脂肪,尤其是老年人長期堅持下去,對健康大有益處。

在一日三餐的膳食安排中,當前推行營養配餐(套餐),這是營養平衡的具體實施辦法,這在國外已十分普遍。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營養知識普及,提倡營養配餐,保障人體健康,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三、怎樣吃飯

1.要細嚼慢嚥

咀嚼是消化的第一步,把食物咬碎研細的過程,是機械性消化。充分咀嚼好處多。細細咀嚼可使食物的美味和味蕾充分接觸,既可品嚐出食物的味道,又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食物咀嚼越細,越能減輕胃腸的負擔,又能與消化液充分混合,提高營養的吸收。食物在口腔內咀嚼的時間越長,唾液分泌越多,越有利於消化。唾液還含有溶菌酶、氧化酶和來自毛細血管的白細胞,它們對細菌有殺滅作用,使人少患胃腸道疾病;多咀嚼,

尤其對一些較硬的食物,可對牙齒和牙齦產生較大的摩擦,從而起到清潔牙齒和按摩牙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酌作用。咀嚼時,牙齒所受的壓力頻頻傳給頜骨,這種生理性刺激,可以促進頜骨的發育。

細嚼慢嚥還能夠促進面部肌肉的運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提高顏面皮膚和肌肉的新陳代謝,減少皺紋。如果吃飯太快,咀嚼不細,唾液與食物混合不充分,必然影響食物消化和營養的吸收。尤其老年人進餐時,易發生噎食,這是因爲老年人有牙病或牙齒缺少,咀嚼不細,常常囫圇吞棗,再加上老年人咽部反射性遲鈍,吞嚥動作不協調等原因,容易使食物梗塞在咽部。因此,老年人更要細嚼慢嚥。

2.要有好氣氛

良好的進餐氣氛,應該是愉快、溫暖而又安靜的氛圍。進食時,歡樂的情緒、和睦的氣氛、良好的心態,能增進食慾,有促進消化吸收的效果。人們常說“心情舒暢,喝粥也胖;心裏苦悶,吃肉也不香”,這說明進食時的情緒、氣氛與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對人體健康有密切關係。相反,在進餐時,情緒低沉、苦悶不樂、怒氣衝衝、憂思多慮,則會降低味覺神經的敏感度,食而無味,食慾不振,不思飲食,消化系統功能紊亂,易引起胃腸道不適和各種疾病,損壞身體健康。

四、食後感覺與疾病

許多疾病與飲食緊密相關。飲食後的感覺除了直接反映與飲食有關外,還有由於飲食的刺激間接引發原有疾病的感覺,這些異常感覺,往往預示着某些疾病的存在。因此,當進食後,切不可忽視自己的感覺。

食慾正常,但體重逐漸減輕,並伴有乏力、怕熱、多汗、易怒、急躁、面紅、眼球稍向外突出等,要警惕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可能。

食慾旺盛,甚至亢進,越吃越想吃,進食後常感口乾,平時飲水多,小便亦多,但體重卻不斷減輕,這是糖尿病的特有症狀。

經常食慾不佳,大便稀薄,次數增多,稍吃油膩食物便會腹瀉,這多由於胃腸功能減退,可能患胃腸疾病。

進食後不久又感飢餓,上腹時有隱痛,並吐酸水,進食後這些症狀有所減輕,有這些感覺者可能有早期胃炎或胃潰瘍。

進食後,腹脹加重,平臥後稍能減輕,常有噯氣,有時便祕或腹瀉,身體較爲消瘦,很有可能是胃下垂的表現。

進食後,腸蠕動亢進,有腸鳴音、有便意感、有時表現爲吃一頓飯要大便一次,這很可能是胃腸功能紊亂或慢性腸炎。

進食後,上腹飽滿,食慾減退,進行性消瘦,可能有胃癌。

吃油膩食物後,感到右上腹部脹痛,並放射到右側肩背部者,很有可能患有膽囊炎或膽道結石疾病。

進食後,吞嚥感到困難,甚至只能喝水或吃稀飯,身體逐漸消瘦,可能與食道癌有關。

暴食後出現低血糖昏迷,這多見於有II型糖尿病的人,因進食過多,血糖增高刺激胰島素β細胞分泌,血糖越高,相應胰島素分泌越多。而II型糖尿病胰島素分泌延遲,造成胰島素分泌高峯與血糖不同步,所以出現低血糖昏迷。

五、分餐制

分餐制看來只是小小餐桌上分開碗筷的小問題,但卻關係到家人的健康和民族身體素質的大問題。無論從營養角度,還是從衛生角度上講,分餐比合食要科學。從古至今,我國傳統的進食習慣不論是家庭進餐,還是親友筵席,都是合餐制。過去在合餐制與分餐制的優缺點方面議論很多,但從人類飲食逐步走向文明和科學的方面發展,分餐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大趨勢。分餐制不僅作爲筵席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應予重視,就是家庭進餐也應推廣。

傳統的合餐制,因爲“同桌吃飯,同盤下筷”,極易引起進食者之間各種傳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和蔓延,很不符合衛生要求。

雖然是一家人,但健康狀況各不一樣。如果一家人中有一個“帶菌者”就可能通過進餐,接觸筷勺的機會傳播開,這樣會把病菌傳播給家人,特別是抗病能力較弱的嬰幼兒,很容易成爲成人疾病的繼承者,如病毒性肝炎、結核、胃病等。

下一篇:要科學飲食搭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