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醫飲食營養學

時間: 2011-03-17
一、中醫飲食營養學基本概念

1、 基本概念

中醫飲食營養學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食物來保健強身,預防和治療疾病,或促進機體康復以及延緩衰老的一門學科。

2、 中醫營養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⑴飲食養生:習稱“食養”“食補”是泛指應用飲食來達到營養機體,保持健康或增進健康的活動;營養是指機體攝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養料,以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過程。早在兩千年前,中國醫家就認識到飲食對人的作用。認爲飲食是必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素問・平人氣象論》指出“人以水谷爲本,故人絕水谷則死”。

按中醫中藥有關文獻統計。常用的近百種食物的補益養生作用,計有聰耳、明目、烏髮、生髮、增力、益志、安神、健膚、美容、輕身、固齒、肥人、強筋、壯陽。種子(助孕)益壽……等二十餘種。這些作用在提高人體健康素質和預防保健方面有着重要意義。

⑵飲食治療:習稱“食療”“食治”是泛指利用飲食來治療或輔助治療疾病的活動。

孫思邈曾指出:“食能祛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如今,中醫食療不少成果也逐漸被現代醫學所證實,如:臨牀應用芹菜防治高血壓病;應用燕麥防治高血脂;應用紅棗防治貧血;應用木耳防止眼底動脈出血;應用百合、苦瓜等防治病毒和細菌性感染等疾患。

⑶飲食節制:習稱“食節”“食用”,泛指飲食的方法、方式,包括飲食的合理習俗、飲食衛生制度;中醫食節內容極爲豐富,它體現了中華民族飲食文明和古代衛生學水平,如中醫提倡的全面膳食而不偏食;不暴食暴飲,食量有限度;講究食物衛生清潔,食前食後有良好衛生習慣,進茶進酒要適量等等。

⑷飲食宜忌:習稱“食忌”“食禁”。飲食的宜與忌實質上是強調飲食的針對性,得當則爲益,失當則爲忌。

二、中醫飲食營養的基本觀點

中醫營養學是中醫學的一個分科,其理論基礎是中醫基礎理論,下面,我們就在中醫基本觀點的基礎上,論述中醫飲食的基本觀點。

天人相應的整體營養觀

1、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整體觀念

⑴人是有機的整體

1)組織器官的整體聯繫 機體整體統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臟爲中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系統“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的作用而實現的。五臟是代表整個機體的五個系統,人體的所有五個器官都可以包括在五個系統之內。人體以五臟爲中心,通過經絡系統把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聯繫成有機的整體,並通過精、氣、血、津液的作用,來完成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這種五臟一體觀充分反映了人體內部器官是互相關聯的,而不是孤立的,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2)生理活動的整體統一 中醫學在整體觀念指導下,認爲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一方面要靠各個臟腑組織自身作用的發揮,另一方面要靠臟腑間相輔相成的協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約作用,才能維持其生理活動的協調平衡。

五臟爲中心的整體活動,是由五臟間的相互協調實現的,心在整體活動中起着統帥作用故《素問・靈蘭祕典論》說“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這裏的“主”是指心而言。心的功能正常,其他臟腑功能才能正常。心的主導作用,取決於五臟系統之間的相互協調。故任何一髒功能的發揮都必須依賴其他臟腑功能的活動的支持。由此可見,人體生理上的整體性,是通過五臟系統功能上的分工合作來實現的。

3)病理反應的整體分析 中醫學的理論體系不僅從整體觀出發探討生理活動規律,而且在分析病證時,也是在整體觀思想指導下,着眼於局部病變引起的整體反應。

①臟腑病變相互影響 對任何一個局部病變,不但要考慮到局部與內臟的直接聯繫,更要注意到其他臟腑的關係,從整體活動中去分析和研究局部病變的實質。如肝病,噁心嘔吐,脘腹脹滿,大便溏瀉而不成形。這些症狀多是脾胃功能失調的反應,以及肝病影響及脾胃所致,張仲景在《金匾要略》中指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實脾,即健脾或補脾。

②體表組織病變可累及相關的臟腑,導致內臟發病。 例如外感風寒病症,皮表受邪,可導致皮膚肌腠營衛不和,從而產生惡寒、發熱,脈浮等症。由於肺與皮毛相表裏,外邪襲表,營衛不和,進而還使肺氣失宣,其氣上逆,發生咳嗽。

4)診斷治療上的整體觀 在診治疾病時,不但要注意人體的內外聯繫,同時還要考慮到病變的相互影響和傳變,由髒病及腑,腑病及髒,表病傳裏,裏病出表,上病及下,下病及上等。在整體觀念指導下,在診斷疾病時採取“見外知內”的方法,通過五官、形體、舌脈等外在變化,瞭解和把握內在病變。如:口舌糜爛,可用清心瀉小腸火的方法治療,這是因爲心開竅於舌,心與小腸相表裏的緣故。又如脫髮、耳聾等病症用六味地黃丸等藥,這是因爲腎藏精,精血互化,發爲血之餘,腎其華在發,開竅於耳。

⑵人與自然界的統一關係

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環境中存在着人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自然界的變化又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着人體,而機體相應地發生生理或病理的反映。故《靈書・邪客》說“人與天地相應”人體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是息息相關的。中醫學認爲“天人相應”。

1)生理上的適應調節:

①季節氣候對人體的影響

自然界氣候的變化具有其客觀規律,而人類活動和萬物生化都要遵循這一規律。四時氣候變化對人體生理影響較爲明顯。自然界萬物在四時氣候變化中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等相應的生長變化過程。人也不例外,對正常的氣候變化在生理上可產生相應的反應。如天氣暑熱,陽氣趨於體表,腠理開泄,機體汗出泄熱;天氣寒冷,陽氣趨於裏,腠理閉以保溫,多餘水分變成尿液而排出。所以人在夏季汗多尿少,冬季汗少尿多,即是機體在不同氣候下的自行調節,以適應自然的結果。同樣氣血的運行,受不同季節的影響,出現不同適應性的調節反應。如春夏脈搏較浮大,秋冬則較沉小等。

②晝夜晨昏對人體的影響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故陽氣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陽氣已虛,氣門乃閉。”這是說人的陽氣白天趨於體表,早晨陽氣初出,日中最盛,日夕陽氣漸入於裏,至黃昏後則全入裏。一日晝夜的陽氣變化與四季相似。《靈樞・順氣一日分爲四時》說“以一日分爲四時,朝則爲春,日中爲夏,日入爲秋,夜半爲冬”雖然一晝夜的變化,在幅度上不象四時那樣明顯,但對人體生理也有影響。

③地區方域對人體的影響 地區方域不同,環境生活習慣各有差異,因而對人體生理活動也有一定影響。如南方氣候偏於潮溼,北方氣候偏於乾燥,一旦異地而居,就會感到不適,習慣稱“水土不服”,過一段時間則可自行恢復,也就說明地域不同對人體生理活動有影響,同時也說明人體有適應自然的能力。

④人對自然界的能動作用 中醫學認爲,人與天地相應,不是消極的,被動的,而是積極的,主動的。人體不僅能主動的適應自然界,更能主動地改造自然界,並和自然界作鬥爭,提高健康水平。

2)病理上的內外影響

①季節氣候對發病的影響 隨着季節的不同,可發生一些季節性的多發病。春天多發鼻塞流涕或鼻出血;夏天多發胸脅病變;長夏季節多發作裏寒泄瀉;秋天多發生風虐病證,冬天則多發生關節疼痛,手足麻木逆冷等病證。

②晝夜晨昏對疾病的影響 是指一天之內由於陰陽消長的變化,天人相應,對病情的發展也有一定影響。一般疾病大多數白天較輕,夜晚較重。這是人體的陽氣存在生、長、化、收、藏所致。

③地區方域與疾病的關係 缺碘的地區多地方性甲狀腺腫。北方寒冷爲禦寒人們多食肉食、鹽類,因此,心血管病患者多與南方。

⑶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

人在社會之中,由於由貴賤的更迭、貧富的變化得失的有誤,就避免不了產生異常的情志變化就勢必會對人體身體健康有一定影響,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中醫學極其重視情志對疾病的影響,將“七情內傷”作爲內傷病重要的致病因素。這是中醫學的社會醫學思想。

2、天人相應的整體營養觀

天人相應的觀點也體現在飲食營養方面。早在兩千年前,古代醫者就認識到飲食的性質對機體的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影響。《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指出的“五味所生”等說明作爲自然界的“味”對機體臟腑的特定聯繫和選擇作用。除此食物對臟腑尚有所克、所制、所化等作用。

中醫也常據天人合一的整體營養觀運用食物來達到補虛、瀉實、調整陰陽的目的。自古以來,以養生益壽,防治疾病的各家學說,無不用人體內部與自然界的協調統一的法則來制定各種體逸勞作,飲食起居的措施,提倡既要注意全面膳食,“合而服之”,同時又主張飲食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飲食內容也要有所變化,做到“審因用膳”和“辯證用膳”。

㈡“辯證施善”的調養觀

1、中醫學的基本特點辨證論治

⑴辨證論治的含義

所謂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症狀和體徵,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疾病的性質、疾病的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爲某種性質的證,以探求疾病的本質。

所謂論治,又稱施治。則是根據辯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

可以看出,辨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則是解決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證及症的概念:證即證候。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它概括了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趨勢、及邪正關係,以及機體的抗病反應能力等。因此它比症狀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確地揭示疾病本質。

症:即症狀,是病人主觀感受到的異常,如頭痛、發熱、噁心等。而被觀察到的客觀表現則稱爲體徵。如舌苔、脈象等。

⑶辨證與辯病的關係

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是即辨病又辯證,並通過治療“證”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中醫認爲臨牀分析病證首先着眼於“證”的辨別,然後才能對疾病確立治則治法,進行正確的施治。例如感冒病證見發熱,惡寒、頭身疼痛,病屬在表,但由於致病因素和機體反應性的不同,臨牀上又表現爲風寒表證和風熱表證,只有把感冒所表現的“證”是屬於風寒還是屬於風熱辨清楚,才能確定選用辛溫解表方法,還是選用辛涼解表方法。

⑷病治異同

應用辨證論治即可看到一種病包括幾種不同的證,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發展過程中可以出現的同一種證,臨牀上可採用“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的方法來處理。

①同病異治 同一種疾病表現的證不同,因而治法亦不同。如同爲感冒,夏季感冒多爲受暑溼邪氣所致,故其治療常須應用藿香正氣丸以祛除暑溼。這與其它季節感冒病治法如辛溫解表(薑湯發熱)或辛涼解表(風熱表證應用銀翹解毒丸)等就不相同。

②異病同治:所謂異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由於出現了相同的病機和相同的證,因而也可採用相同的方法治療如久痢脫肛、子宮下垂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現爲中氣下陷證候,就都可以用補氣升提的方法進行治療。

2、“辯證施膳”的調養觀

辨證論治是中醫學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也是中醫學的特點之一。它在中醫飲食營養學中的體現就是全面用膳和“辯證施膳”相結合的觀點。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⑴、“因人施膳”

古代飲食胎法:我國南北朝醫家徐之才就按孕婦的不同階段調劑孕婦的飲食。如:孕婦初期強調飲食“酸美”之物,以清淡爲主;妊娠中後期,給予滋味美食,強調補腎填精養血的原則。

青少年發育期是性發育日漸成熟階段,飲食應以調養腎氣爲主,調養原則強調補腎填精,充養天癸,適當食用魚蝦、瘦肉、禽肉、禽蛋、牛奶等。

中年人的飲食原則主張合理少食、適當多動;人至中年,容易發胖,應當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攝入量;限制能量密度高、營養成分含量低的食物,如蔗糖、肥肉、麴酒等;適當攝入那些能量密度低、營養成分高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

老年人的飲食應多樣、營養豐富、偏於清補,適當多補充鈣質。根據其生理特點遵循“三多三少”的“清補”原則,即蛋白質多、維生素多、纖維素多;脂肪少、糖類少、鹽少。

⑵、“因時施膳”

根據中醫理論,四時養生的基本法則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此四時調養也應遵循這一原則。

春天飲食原則減酸益甘,選用辛溫製品。飲食宜清淡可口,忌酸澀、油膩、生冷之物,適當多攝入黃、綠色蔬菜。

夏天飲食多具有酸味、辛香之品,少寒涼、節冷飲。選用清淡爽口,少油膩、易消化的食物,“夏令進補”要溫陽調陰。

秋天的飲食原則是少辛增酸,防燥護陰。適當多食芝麻、核桃、蜂蜜、糯米、乳品等。

冬天的飲食原則是減鹹增苦、保陰潛陽。適當攝入軌鱉、龜、藕、胡麻、木耳等,東陵進步以養陰護陽爲主。

⑶、“因地施膳”

同一食物在不同的地區對人體產生不同的使用價值。

⑷、“因病施膳”

俗話說“三分在藥,七分在養”。對於慢性病更應注重食療的價值。如要控制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發展,食療是關鍵;據調查發現,三分之一的癌症與過食燒烤類食物、被污染類食物、油炸食物及高脂肪類食物有關。治療癌症的食療原則是:選用扶正祛邪,增強免疫功能的食物;選用具有軟堅化痰作用的食物;選用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食物;選用具有清熱利溼、解毒作用的食物。

㈢、陰陽調理平衡營養觀

⑴、掌握陰陽變化規律,圍繞調理陰陽進行飲食活動,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祕”,是傳統營養學理論的核心。

⑵、中醫飲食營養學調理陰陽的手段主要爲補虛與瀉實兩個方面。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諸方面可視爲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祛風、燥溼等方面可視爲瀉實。

⑶、飲食的宜忌也是以平衡陰陽作爲出發點,有利於陰平陽祕爲宜,反之爲忌。如:痰溼體制忌食油膩,木火體質忌食辛辣;陰不足,陽有餘的老人則忌食大熱峻補之品;發育中的兒童無特殊原因,不宜過分進補;對易患皮膚病、哮喘的患者,忌食魚蝦蟹等海產品發物等。

⑷、食物搭配與飲食調劑植被方面也不離陰陽平衡。如韭菜助陽類菜要配以蛋類滋陰。魚蝦蟹等寒性食物要佐以姜蔥酒醋等溫性的調料

㈣、食藥同源營養觀

食物與藥物同爲天然產品,性能相同具有統一的形、色、氣、味、質等特性因此中醫單純使用食物或藥物,或食物與藥物相結合來進行營養保健,或治療康復的情況是極其普遍的。

正如金代《壽親養老書》所說:“水陸之物爲飲食者不管千百品,其五氣五味冷熱補瀉之性,亦稟賦於陰陽五行,與藥無殊……人若知其食性,調而用之,則倍勝於藥也……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 如大棗、百合、蓮子、山藥、茯苓、白扁豆、山楂、生薑、蔥白、肉桂等,這些食物也常被醫家當作中藥來使用。如枸杞子、冬蟲夏草、薏仁米、金銀花、西洋參這些中藥,也常被人們當作食品來服用。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