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爲什麼要補鈣?該怎麼補?

時間: 2011-07-02

1、缺鈣與個子變矮的關係
        衆所周知,老年人隨年齡的增長,逐漸出現駝背、個子變矮,並伴有腰腿痛的骨質增生。而且,越是身材高大的人,年老之後,身高下降得越明顯。一般說來,80歲以上的人身高會比年輕時下降10~15釐米。據日本資料介紹,以男性60歲爲基礎,65歲和75歲,身高分別下降1.5釐米和3.5釐米。其原因是骨質疏鬆引起脊椎體壓縮性骨折,椎骨被壓成楔狀或壓得扁薄,脊椎的支撐能力下降而變彎,於是個子就矮了。
        醫院隨機測量853名健康正常人的第三腰椎骨皮質指數,結果70歲以上的老年組與30~47歲的成年組相比,分別爲80.01和86.1,有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即老年組骨密度值明顯低於成年組。老年組的男女性別間無顯著差異(P>0.05)。中年組男性與女性相比,分別爲87.18和85.01,兩者有明顯差異(P<0.05),中年組男性骨密度值明顯高於女性。相對應,骨質疏鬆的發病率老年組與成年組相比,分別爲56.8%和12.53%,二者相比有非常顯著的差別(P<0.01),老年組中男女性別間發病率無顯著差異。中年組骨質疏鬆的發病率男女各爲7.05%和18.26%,二者相比有非常顯著的差別(P<0.01),男性明顯低於女性。年齡和骨皮質指數之間有明顯的逆向關係,即負相關性,相關係數爲0.99(P<0.01);年齡與骨質疏鬆發病率之間是明顯的正向關係,相關係數爲0.98(P<0.05)。以上數據證明,隨年齡增加,骨質疏鬆的發病率和疏鬆程度在明顯增加,椎體高度不斷下降。         老年期和絕經期後骨質疏鬆常伴有椎體病理性骨折,椎體塌陷呈楔狀變形或變扁。腰椎X光可見:輕度出現腰椎骨紋理粗鬆,呈縱形條狀柵欄狀改變,椎體邊緣密度增高,伴隨脣樣骨質增生。中度出現腰椎體密度減低,紋理模糊,有骨刺樣增生,椎體變窄,椎管受壓。重度出現腰椎骨密度減低,幾乎看不見骨紋理,四周只能看到邊,椎體呈壓縮性骨折,變扁或雙凹狀,前後增生成骨刺。椎管狹窄,由於脊椎椎體受重力壓迫形成的壓縮性骨折使椎體變扁或雙凹狀,所以人的脊背彎了,個子矮了。         年齡與骨密度的增減有着密切的關係,骨密度的高峯值在35歲左右,骨骼成熟後,骨質開始流失。男子一生中骨流失可達20%~30%,女子更多,甚至達45%~50%,婦女從更年期起五至十年內骨丟失2%~3%。
         當體內破骨細胞作用時,鈣、磷從骨上釋放出來,另一方面鈣和磷沉積於表骨組織形成新骨,在正常的情況下,這兩個過程是平衡的。若骨再造減少則發生骨質減少症,若出現以下體徵,如腰痛、身高縮短、脊柱變形(駝背)、骨折等臨牀症狀,則表明出現了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有:(1)年齡:大。(2)性別:女。(3)種族:白種人、亞洲人。(4)體格:瘦小個子。(5)更年期:過早發生,或曾做卵巢切除術。(6)家庭史:陽性。(7)疾病因素:各種引起身體衰弱的疾病。(8)生活因素:吸菸、飲酒、活動少、攝取鈣及維生素D不足,營養不良。其中年齡是主要因素,70歲前男女比例爲三比一,70歲以後女男比例爲二比一。

2、老年婦女更易患骨質疏鬆
        女性的雌激素在胃腸道內可促使鈣的吸收及維生素D3的合成,從而有利於骨的形成。絕經期後女性卵巢萎縮,雌激素分泌急劇下降,嚴重影響到鈣代謝能力,這就是女性在更年期後易發生骨質疏鬆的生理原因。         骨質疏鬆症的主要臨牀症狀有:腰、背、四肢疼痛、乏力,嚴重者活動受限,甚至臥牀不起,易因輕微外傷而引起骨折,可發現瀰漫性骨壓痛、駝背或身材明顯縮短或發生壓縮性骨折。生化指標中血清骨鈣蛋白(BCP)即骨鈣素由成骨細胞合成,血清鹼性磷酸酶(AKP)由成骨細胞或肝臟產生,二者的活性不同,在肝功能正常情況下,可作爲骨形成的指標;而尿鈣/肌酸酣(Vaa/Cr)的比值爲骨吸收的指標。上述指標值高於正常、低於正常或處於正常範圍,分別反映爲骨重建週期的縮短、延長或接近正常。絕經後骨質疏鬆是骨吸收超過骨形成。
        營養因素對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有極大的影響。主要是鈣缺乏,原因是:(1)鈣長期攝入不足。營養調查資料表示,膳食中的鈣量普遍低於標準量,老年人的活動及食量減少,鈣更加缺乏。(2)吸收不良。由於戶外活動及接受陽光少,維生素D缺乏,25-(OH)2VD3在腎臟中生成減少,影響腸道對鈣的吸收。此外,老年人活動量減少,使成骨細胞的活性降低,而破骨細胞的活性相對增強,骨吸收增多,成爲突發性骨質疏鬆的因素之一。 3、如何防治絕經後骨質疏鬆         (1)攝入足夠的鈣是防治骨質疏鬆的最基本方法。爲防止絕經後婦女的骨流失,需鈣量應達每日1500毫克,65歲以上的婦女還應增至每日2500毫克。爲了防止夜間禁食情況下骨丟失,宜在每晚睡前喝牛奶或服鈣劑。
        (2)激素替代療法,最好選用天然、短效、口服的雌激素製劑,如戊酸雌二醇、微粒化雌二醇每日1~2毫克,結合雌激素每日0.625毫克,當攝鈣量達每日1500毫克,激素可減半。常用的合成激素有尼爾雌醇,每二週口服2毫克,乙炔雌二醇每日0.005毫克,安宮黃體酮每日2毫克,隔日交替服用。 4、補鈣能延緩牙齒脫落
        老年人的牙齒一般會有一些改變。從35歲開始,人體全身骨骼、結構組織便開始萎縮,出現全身性骨質疏鬆。到60歲左右,便能看出身高縮短、駝背,股骨頸易發生骨折,同時牙齦萎縮牙周膜變薄、牙根暴露、牙周隙變大、牙根部分萎縮,加上頷骨及牙槽尖萎縮變低,使牙槽窩變淺,最終導致牙齒鬆動、脫落。牙骨質由於失去活力,導致牙易磨,使多個牙在牙頸部形成楔狀磨損,甚至發生折斷。         老年人慾延緩牙齒脫落,首先應該注意補鈣。以每日服用鈣劑1000~1500毫克爲宜。         除了補足鈣劑外,老年人還應注意通過飲食補充營養,多食用含鈣、含鐵、含維生素的食物。維生素D可以促進人體吸收鈣,人體內合成活性維生素D3的最佳方式就是常曬太陽。
        此外,老年人應堅持適量的運動,如散步、慢跑等。同時配合做些口腔部位的運動,如叩齒、徒手按摩牙齦等。注意口腔衛生,定時刷牙,定期到口腔醫院檢查。老年人常見的牙病如齲齒(主要是根面齲)、牙周病、楔狀缺損及過度磨損應及時治療。這對老年人保護牙齒、維持正常咀嚼功能十分重要。

5、老年人應該如何選擇鈣食品
        由於老年人身體機能狀況的不同,各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消化能力也逐漸減弱,爲了保證身體營養需要,必須進食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含鈣豐富的食品有牛奶、豆腐、豆漿、芝麻、菠菜、扁豆、毛豆等,其100克所含的鈣分別爲120毫克、177毫克、75毫克、564毫克、103毫克、110毫克、100毫克不等。不過植物性食物蔬菜如菠菜、毛豆等,雖含鈣量不少,但同時含草酸也多,草酸易與鈣化合形成不易吸收的草酸鹽,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因此達不到補鈣的目的。老年人可每天定量喝牛奶,吃少量豆腐,還有芝麻醬、扁豆等,可適當避免以上食物與含草酸多的食物同食。如喝牛奶時不同時吃菠菜、毛豆,菠菜與豆腐不放在一起煮。根據現有的飲食結構看,食物中攝取的鈣一般達不到標準的供給量要求,那就可以再適當補充鈣劑。 6、加強運動也可以預防老年骨質疏鬆
        體能鍛鍊和加強運動,是骨生長成熟期間促進骨形成的主要刺激因素。Emda等發現大學生活動量大者,指骨骨密度顯著高於活動量小者。觀察30~49歲的婦女,有五年以上長跑史的和少於五年的對照人羣相比,橈骨遠端骨量丟失少而緩慢。Nilson等發現男性舉重運動員和職業芭蕾舞演員的脛、肋骨礦物含量均較同年齡的非運動者高。比較有25年長跑史的50~59歲運動員和45~47歲辦公室職員的跟骨、肱骨頭、第三腰椎、股骨頸、橈骨遠端和尺骨的礦物含量,結果運動員的骨礦物含量明顯高於相應年齡的辦公室職員,安排後者短期訓練後骨量並無明顯變化。結論認爲年輕時進行體育活動可增加峯值骨量(骨峯值,和下肢骨的直徑,且骨量不可能快速增加,只有長期堅持鍛鍊纔能有效)。         體育鍛煉是否可以減少絕經期後婦女骨丟失呢?Aloia等發現絕經期後的婦女(平均53歲),鍛鍊組(每週三次,每次一小時,連續一年的健身運動)與非鍛鍊組比較,總鈣量顯著增多。發現平均82歲的老年婦女的骨骼對外仍有應答能力,通過鍛鍊可以減緩骨流失。認爲體育鍛煉可抑制和復轉正常絕經後婦女的骨流失。把50~73歲婦女分爲運動組和對照組,前者堅持運動八個月,每週二次,每次一小時,測定其腰椎骨量,骨密度比原來增加3.5%;而對照組卻下降2.1%。平均65歲的絕經期後婦女經鍛鍊後,其腰椎骨密度與年齡15~20歲的正常婦女骨密度值相同。專家認爲補充鈣、維生素D和進行健美操鍛鍊均使橈骨遠端骨礦物量增加,但各自機理不同。補鈣在於減少老年婦女負鈣平衡,增加腸道鈣吸收,減少骨鈣遊離回吸入血;鍛鍊使骨的受力增強,刺激成骨細胞活性,增加骨量。
        專家等還觀察到69~95歲在家接受護理、不能自理生活的女病人,接受低強度、中等強度運動,三年後橈骨遠端骨密度值提高2.2%,而對照組六個月後下降3.3%。 無論哪個年齡層的人,補鈣和加強運動都可以減少骨鈣流失。

更多詳情請登錄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