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平衡有利健康

時間: 2011-02-17

營養素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營養素就沒有健康。成人身體已不再生長,要根據熱能的攝入,也就是“量出而入”,是身體熱能收支平衡,這樣才能保持適當體重,報紙健康。攝入量過多或過少,吃的比例不對就會失去平衡,也會沒有健康。爲了營養平衡,飲食必須合理。《中國民居膳食指南》明確提出:

(1)食物多樣,穀類爲主;

(2)多吃蔬菜、水果、薯類;

(3)每天吃奶及豆類、豆製品;

(4)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及葷油;

(5)吃清淡及少鹽膳食;

(6)食量和體力活動相結合,保持適宜體重;

(7)飲酒限量;

(8)吃清潔衛生的食物。

此處做到三餐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別佔總能量的30%、40%,30%爲宜。

與此相配套,科學家提出了膳食金字塔。美國Tufts大學最近針對老年人以膳食金字塔做了新的變動更改。原來底層爲6個份額的穀物類,現在改爲底層8個份額的水份的及果汁等液體(約2000毫升)。多纖維素在金字塔每層都更加強調,全穀物類強調全谷、粗糧、糙米。每週至少兩次以四季豆、扁豆、蠶豆來代替肉類食品。蔬菜類比例爲5:2。提倡營養高、密度高的食物,如菠菜、萵筍、薯類南瓜、芹菜、黃瓜、蘋果、柑桔、草莓、桃杏等。強調塔的頂尖嚴格限制脂肪、油(25)糖(10)克、鹽(6)克的攝入。在原金字塔頂豎起一面小旗做醒示物,即應補充某些營養素,如維生素A、D、B12、E和鐵劑。但營養學家們強調,老年人除了早上一杯奶,晚間還可增加一杯奶和酸奶。”

現在營養學流行通俗簡便的兩句話,“一、二、三、四、五;紅、黃、綠、白、黑”。“一”指每日一杯牛奶或一杯酸奶。“二”指每餐二兩糧食。“三”指每日三份蛋白,每份指肉類二兩(瘦豬牛羊肉、活雞鴨肉或魚蝦)或豆製品二兩夥雞蛋一個。“四”指四句話,有粗有細(粗細糧搭配),不鹹不甜,三四五頓,七八分飽。“五”指每日吃500克蔬菜和水果,保持身體處於防病防癌。“紅”指西紅柿、紅葡萄酒(100毫升以內)等,“黃”指黃瓜、胡蘿蔔、黃豆、玉米等。“綠”指綠茶、深綠色蔬菜等。“白”指燕麥、茭白、白籮卜等。“黑”指香菇、黑木耳、黑芝麻等。實際是指食物品種應多樣,每天至少應在10種以上,最好天天換花樣,利在營養互補。要“三遠三近”,遠離三白(白糖、鹽、動物油),近三黑(黑木耳、黑芝麻、香菇類)。從營養價值看,四條腿(豬牛羊)不如兩條腿(雞鴨),兩條腿不如沒有腿(魚類等)。這兩句話把飲食合理、營養平衡具體化了,容易記,按兩句話做,基本可以達到營養平衡。

保證飲食合理、營養平衡還應重視以下細節問題。

1、 吃什麼油最好?

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但不宜多,要保持營養平衡肥肉飽和脂肪酸高,膽固高應儘量少吃。食用植物油含飽和脂肪酸雖少,但也不宜多吃,一般每人每天有25克就夠了。

油的質量,起碼條件是不含黃麴黴素、化學殘留物及變質成分。最好是採

科學的物理壓榨工藝生產的油。

油是否好,應看脂肪酸含量,國際營養要求的標準是:

(1)、飽和脂肪酸在油中的含量應在12%以下,否則吃多了同樣會引發高血脂、高血粘、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病。

(2)多不飽和脂肪酸,分爲兩種成分,一種是亞油酸,一種是亞麻酸,它們不能由體內合成,只能從飲食中攝取,故營養學家把它稱爲必需氨基酸。植物油是必需氨基酸主要來源。

最近發現植物油在氫化加工過程中產生一種人造分子,即反式脂肪飽和脂肪酸更惡劣更壞。過去吃奶油蛋糕,因奶油的飽和脂肪壞,國外又用植物油做成麥淇淋蛋糕,現在才發現這種反脂肪酸更壞。現在只得鮮奶蛋糕了。

(3)單比不飽和脂肪酸可在體內由碳水化合物轉化,在油中含量應高於70%

它有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的作用,因此有保護心腦血腦系統、降低糖尿病及癌症發生率的功能。野綠茶和橄欖油含單不飽和脂肪酸最高(72-80%),含飽和脂肪酸最低。是最理想的食用油。其次芝麻油、花生油、豆油。

2、吃多少鹽最好?

鹽所含鈉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但鹽對健康損害也很大。總的來說,一天食物中所含鈉已夠身體所需,少吃鹽並無妨礙。一人一天最多不應超過6克。一個三口之家一月最好不超過1斤。這個限量中還應包括醬油、鹹菜。一塊醬豆腐就含4克鹽,發麪饅頭中的鹼也是鈉。味精也含鈉都應少吃。

3、吃那些食物最好?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三年研究的最佳食品榜。

最佳水果:木瓜、草莓、橘子、柑、獼猴桃、芒杏、柿子、蘋果、西瓜。

最佳蔬菜:紅薯、蘆筍、捲心菜、芹菜、金針菇、大白菜。

最佳肉類:除魚類外,雞、鵝、鴨其脂肪量不比禽肉類(豬、年、羊)少,但其化學結構接近橄欖油,有益於心臟。

最近全國營養學權威專家評選出十類健康食品:

(1)大豆及大豆製品(豆腐、豆奶、豆漿);

(2)十字花蔬菜,如花菜、捲心菜、白菜、;

(3)牛奶和酸奶;

(4)海魚;

(5)西紅柿;

(6)黑木耳等菌菇類食物;

(7)綠茶;

(8)胡羅卜;

(9)蕎菜;

(10)禽蛋.

4、吃那些食物不好?

(1)應限制的食品:高度白酒;煙燻類食品(牛羊肉、臘肉、火腿、鹹肉等);醃菜類食品(鹹菜、醬菜、榨菜、泡菜等);煎炸類食品;含糖飲料。

(2)應少吃的食品:松花蛋、臭豆腐、方便麪、炸薯條、油條、味精、爆米花、動物內臟(尤其是腦、肝)、果凍、粉條。

(3)儘量不吃的食物:含較多食品添加劑、香精、色素、殺蟲劑、保鮮劑的食品;養魚池中的飼養的魚(含抗生素);用激素和化學養料催長的動物肉;罐頭食保鮮食品;從污染地區運來的蔬果。

(4)決對不要吃的食物;青西紅柿;長斑紅薯;發牙土豆;腐爛生薑;爛白菜;未煮熟的四季豆及豆類;鮮黃化菜;未醃透的醃菜;畸形瓜果;變質甘蔗;黴茶葉、黴花生米;變質銀耳、死蟹、死鱔、頭提分離的蝦、毛蚶及質量不好變質的食品。

5、怎樣清洗蔬果上的農藥?

農業部數字顯示,我國農藥年用量80--100萬噸,其中使用農作物、果樹、花卉等化學農藥約佔95%,雖保證了豐收,但污染了環境,給健康帶來了威脅。那麼,怎樣清洗這些污染呢?方法有:

(1)浸泡法,在清水鍾浸泡分鐘,約可減少30%農藥。

(2)分解法:清洗後用鹽或食用鹼加入水中(濃度爲0克/1000毫升水)泡5~10分鐘,然後用清水沖洗後烹飪。

(3)加熱法,清洗後在沸水中棹2--3分鐘。

(4)去皮法,有皮菜應削皮。

(5)貯存減毒法,農藥隨時間推移可分解。可將南瓜、冬瓜等存放10~-15天。

6、怎樣烹出營養?

(1)溫度。並非溫度越高營養喪失越多。現已已證實,烹飪時溫度66度,菠菜中維生素C損失90%而在95度時,僅損失18%原因是50-65度分解維生素的酶更加活躍,而在7而在於0而在於度以上這種酶就受到抑制維生素就不再被破壞了。所以,大夥快炒避免維生素破壞。

(2)時間。烹飪時間越長,營養損失越多。因此,菜湯中營養多,不易倒掉。豬肉經過慢火煮1-2小時,其中的飽和脂肪酸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成倍增加。

(3)水量。不喝湯的菜水應少加,否則,營養就倒掉了。

(4)用具。鋁鍋釋放鋁,破壞維生素,還易致癡呆。烹飪選用鐵製或不鏽鋼鍋爲好。存放未加添加劑的菜肉雞魚,以玻璃容器或瓷器爲好。

(5)方法。蒸破壞性大,短時間用水燉比較理想,如洋蔥、波菜用大火短時煸炒就有益。糧食中的豆類則應火侯足,小火長時間煮以保證吸收。

7、吃營養品爲何也要適度?

營養並非多多益善。多了,除了使營養實衡,還會產生副作用黃豆含優質蛋白質多,還有植物雌激素,又無飽和脂肪酸的憂慮,但也不宜過量,過量會抑制正常鐵吸收,引起消化不良,促使碘排泄引起碘缺乏,促使痛風發作。有痛風、尿酸高的人,最好將豆腐、豆製品用水先煮一下,把易溶於水的嘌呤類物質去掉再吃。花生含微量元素豐富,營養價值高,但是多吃了也是有害的,特別是它那個紅外衣,對治療血小板減少有效,但老年人吃了容易促使血栓形成,引起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發生。吃花生米,千萬注意剝去它的紅外衣。再如,黑木耳有很好的抗凝、補鐵作用,又有纖維素,牛奶是優質蛋白但每天也只能控制在500毫升以內,因它可生成對血管非常危險的分子--高半胱氨酸,這鐘分子極易沉澱在血管壁,造成動脈硬化狹窄,最終引發心梗、中風,另外還易誘發老年白內障。因此,任何營養,必須掌握食量,貴在適度。

8、吃蔬菜有哪些誤區?

(1)先切後洗,營養大量損失。營洗後切。

(2)擠菜汁。餃子、餛燉餡要擠掉,這要丟失70%的維生素、礦物質。最好將擠出的汁做湯。

(3)貯存過長,喪失營養、編制。菠菜在20攝氏度環境中放置一天,維生素損失84%,因此存放菜應儘量吃新鮮的。

(4)冷藏不當。黃瓜不宜低與10度。

(5)生吃蔬菜,不能徹底去除農藥,不易消毒。

(6)蔬菜隔頓吃。炒好青菜15分鐘後維生素減少20%,放30分鐘損失30%,放1小時損失50%,隔夜還含有致癌物,而且菜變質易致腸炎。

(7)素油代替葷油。人們怕葷油,怕脂肪太多,炒菜放很多素油,實際素油也和葷油一樣,每克油能產生9千克卡熱量,也會引起發肥胖、高血壓、心腦血管病,因此炒菜加油應適量,一人一天比應超過25克(即一湯匙)。

(8)吃半生四季豆。生四季豆含皁素,比煮去皁素會引起腹瀉。

(9)波菜不去草酸,影響鈣的吸收。應在沸水中先洗淖2分中,去掉草酸,再炒則不會影響鈣的吸收。

(10)長期吃素菜,易營養缺乏。適量膽固醇是身體需要的,缺乏蛋白質,核黃素及鋅,會使免疫力功能低下,易生病、生癌。

9、怎樣補鈣最合理?

人們越來越多重視三大元素,鈣、鐵、鋅。特別是鈣的補充。但怎樣補鈣才合理呢?一天飲食中已有100毫克鈣,若每天早晚各喝一杯奶或早一杯奶、晚一杯酸奶,一般無需再服鈣片。牛奶是最好的天然鈣,最容易吸收,是最佳選擇。但不要空腹喝牛奶,最好在餐後喝,否則不易吸收。若喝牛奶腹瀉,可改喝酸奶,或喝豆漿、吃豆製品,也可吃含鈣量高的芝麻、蝦皮等。此外,應注意含豐富植酸的波菜、毛豆、茭白。烹飪前用沸水,避免影響鈣的吸收,葷菜應適度。多飲碳酸飲料也會增加鈣的流失。少吃鹽,也等於補鈣,這是一箭雙鵰的好事。此外,補鈣同時還應曬太陽及吃魚蝦類食品,增加維生素D、磷,重視體育鍛煉,鈣纔能有效吸收,體內的鈣纔會有用武之地,也才能防治骨質疏鬆症。對於孕婦及少數老年人及長期不良飲食習慣者,食補以外也可選擇吸收較好、對胃刺激小的鈣片。一般應在晚間服用,一方面影響吸收的因素少,另一方面晚間12點至凌晨血鈣最低。老人、孕婦最容易發生腳部抽筋等缺鈣現象。對不服鈣片者,晚上克牛奶也很好,易吸收又幫助睡 眠。

10、喝什麼水好?

不是可樂,不是含糖飲料,也不是碳酸飲料。日常以水及綠茶最好(每天)。 怎樣選擇誰呢?

(1)功能性離子水。它是通過膈膜電解生成的小分子團水,其鹼性離子水滲透性強、溶解高,具有抗自由基作用,是比較理想由活動的功能水,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應注意選質量可靠的設備。

(2 礦泉水。真正礦泉水是好的,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有的礦泉水所含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很難保證自然正常比例,可能還會缺少某些需要的微量元素,應選擇正宗貧水飲用。

(3)純淨水(蒸餾水、太空水),把所有有害無害的物質、元素都去掉了。若飲用及燒飯全用純淨水,水種各種微量元素都沒有了,長此以往,可能會有潛在危害。用於泡茶飲用,保持茶水口感好,但不宜多用。特別是老人及小孩不宜長期飲用。

(4)再過濾的自來水。從水廠處理過的自來水,已經細菌毒理等35項監測,但經過水管網及水龍頭的水,最好還是使用簡便、經濟的活性炭淨化器再過濾後使用。

日常飲水也應注意。早上放掉一夜水管的死水。飲用水可先放幾個小時再用(但不宜超過一天)。儲存3天以上的老化舊水,其分子的鍵狀結構受不到撞擊而變形,不宜飲用。開水一般沸騰3分鐘,不要煮沸過久,水不開或煮沸過久不好,反覆煮沸及暖瓶中存了幾天的水都不宜飲用。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