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鈣儲蓄”,遠離骨質疏鬆的困擾

時間: 2011-08-26

鈣在我們身體內無處不在,可以把它稱作“動的精靈”。人的身體就像是一棟房子,靠206塊骨頭的連接支撐而成。一旦發生骨質疏鬆,整個身體就會像豆腐渣工程一樣,無法隨相應的重量,容易出現骨折等種種問題。由於骨質疏鬆的發展是長期的、隱蔽的,因此骨質疏鬆症又被犯法爲人體“寂靜的殺手”。目前骨質疏鬆症發病率越來越高。據統計,在歐美和日本大約共有7500萬人患有骨質疏鬆症,我國則約有9000萬人。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無機元素之一,僅次於氧、碳、和氫。正常成人體內總共約有1000-1200克的鈣,約佔人體重的2%,其中99%的鈣都分佈於骨骼和牙齒中,1%分佈於血液中。因此要想保持骨骼健康挺拔,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鈣的攝入與補充。如果你有骨質增生、骨質疏鬆、經常痠痛抽筋、容易失眠等症狀,原因就是缺鈣。我們身體含鈣量越高,身體越靈活。

骨質疏鬆危害性大

鈣對骨骼結構的形成和維持極其重要。人體每天從膳食和營養品中吸收鈣,經過成骨細胞的作用,沉積在骨骼上,支撐起骨骼的強度及密度。但是骨骼中的鈣並非只進不出,而是隨時與人體各組織之間進行着動態轉換。

人的一生中,骨骼系統不停地進行着新陳代謝:破骨細胞不斷分解舊骨,成骨細胞不斷形成新骨,兩者處於一種動態平衡中。隨着人體的老化,當人體對鈣的攝入或吸收不足時,這種平衡被打破,成骨細胞少於破骨細胞,骨鈣及骨基質等物質逐漸丟失,就會通過甲狀旁腺激素的作用使骨鈣釋放到血液中,維持血鈣濃度的恆定,以保證體內各種重要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如果長期這樣,就會導致骨鈣不斷丟失,骨密度下降,出現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早期並沒有什麼症狀,經常是發生了嚴重的骨痛或骨折後纔會發覺,但那時骨骼破壞程度已很嚴重,因此應注意抓住骨質疏鬆發生的蛛絲馬跡,及早預防。骨質疏鬆症常見的症狀是骨骼疼痛,其中以腰背疼痛爲最多見,佔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後可出現身長縮短、腰彎、駝背等現象。

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危害是骨折。據統計,我國老年人骨折發生率爲6。3%-24。4%,尤以高齡女性老人爲甚。雖然大多數骨折並不會直接引起死亡,但卻有很高的致殘性,特別是髖部骨折。據統計,約1/3的髖部骨折患者會落下殘疾,近20%的病人需要長期護理,這不僅使個人的生活質量下降,還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

此外,骨質疏鬆症還容易誘發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老年性癡呆等病症。

補鈣須早、足量

一個健康的人每天需要800毫克鈣的攝入。鈣有個特性,它每天都在流失。一個輕體力勞動者,他每天鈣的流失量大約在320毫克左右。如果長時間不補鈣,你身體裏的鈣會流失殆盡。

許多人認爲骨質疏鬆是因爲人上了年紀後機體骨質流失所致的一種疾病,因此老年人才需要補鈣。其實不然。骨質疏鬆症的發生與人體的骨量有關,而人的一生當中,骨量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而不斷變化的。老年人骨量的多少,主要取決於年輕時的骨峯值和此後骨量減少的速度。

一般情況下,人體骨量的累積90%在20歲前,10%在20-30歲,25-40歲爲骨峯值期。在達到骨密度峯值期以前,骨骼代謝非常旺盛,攝入的鈣很快被吸收進入骨骼中沉澱,骨量生成迅速,骨鈣含量高,骨骼最爲強壯。骨密度峯值期後,由於胃腸功能逐漸減退,鈣的吸收減少而流失增加,體內的鈣呈負平衡,總量逐漸減少,約每10年減少10%-15%。女性絕經、男性60歲以後鈣流失會進一步加速。有數據顯示,男性中年以後每年骨量丟失率大約爲1%,女性絕經後5-10年,每年骨量丟失率爲2%-4%。

骨質疏鬆一旦發生,就很難逆轉。所以,年輕時給骨骼多點“鈣投資”,攝取更多的鈣儲備起來,就可以達到更高的骨峯值,減少老年後發生骨質疏鬆症的機會或延遲發病的年齡。如果40歲以後纔開始補鈣,只能減緩骨量流失的速度,無法達到骨量的復原。

所以,爲了給骨骼充足的鈣儲備,被鈣應該從娃娃抓起。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日鈣的適宜攝入量是:0歲-0。5歲400毫克,0。5歲-2歲600毫克,3歲-9歲800毫克,10歲-17歲1000毫克,18歲以上800毫克,孕中期1000毫克,孕後期和哺乳期1500毫克。

身體的修復與建造是在睡覺時發生的。鈣的吸收與補充是由體內的鈣來定的。一個人平均每天的鈣的吸收率爲40%。這樣,一般缺鈣者每天喝一斤奶(相當於360毫克),再吃3個紐崔萊鈣鎂片(相當於648毫克),就足夠對抗鈣流失了,有條件的還可多補充一些保存在身體內。

骨質增生的成因

骨質增生和骨質疏鬆一樣一定是缺鈣的表現。人只要超過35歲,一般都會有骨質增生現象。我們的增生部位,一般都是頸椎、腰椎、膝關節、腳後跟等,爲什麼?一定是因爲缺鈣而造成的承重下降,因爲這些部位都是承重器官。爲什麼手、胳膊、大腿、胸椎不易增生,因爲這些器官不承重。爲什麼承重部位會增生?爲什麼年輕時不會增生而年齡大就會增生呢?年輕時敢承重呀,一定是由於後來承重力下降了,就是因爲鈣的流失。

鈣每天都要幹很多活,所有的運動,包括激素的合成,它都要參與,所以,鈣一定會有流失,這是必然的。每天鈣要大量的使用這也是必然的。鈣庫中鈣在減少,這樣就會造成運動障礙。身體不靈活一定是缺鈣的表現。

爲什麼承重力下降就會產生骨質增生呢?比如,一堵牆是承重的,當承重力下降時,就會產生相對傾斜。我們身體的頸椎、腰椎、膝關節都是承重體,當鈣充足時,它的承重力就強,但是當承重力下降時,這個牆就會傾斜。

如果真是牆華僑了,可以拆了重建。但是體內這個牆是不可心重建的。當發生傾斜時,就需要在它的旁邊壘一個支撐的東西頂住。所以說,增生在體內是一個自我保護的現象。增生時會有許多症狀出現,如頸椎痛、頭暈、噁心等。因爲越是承重的器官,它周圍的組織越複雜,變形以後壓迫而造成各種症狀。

我們發現,30歲以前身體良好,一過30歲身體就會有許多症狀出來。這是因爲,在30歲以前,鈣的缺乏不是很大,而一過30歲,身體內鈣流失量已經很大了。尤其是女人一生了孩子,什麼事都來了。這說明隨着年齡的增長,鈣的流失會增加。爲什麼孩子在小時候會有使不完的勁,而且睡得很香,很充足,是因爲鈣充足;當到了30歲以後,就有些力不從心了,說明缺鈣了。

骨質增生不會要命,但會痛得要命,會難受得要命。再進一步發展就會導致骨質疏鬆,骨密度下降,中空像乾枯的樹幹,很容易折斷。死掉的樹幹是因爲有機成分沒有了,人體也是一樣。

補鈣須有方

中國人飲食吃碳水化合物多,碳水化合物補腦子,所以中國人患癡呆症比較少;西方人吃肉喝牛奶多,生殖系統、運動系統發達。中國人技巧性強,外國人力量強,這與飲食習慣有關。“多谷者益智,食肉者攻伐”。幾千年的飲食習慣塑造了基因,造就了性格。這樣就得出一個結論:中國人在飲食上一定要有額外的鈣來補充,中國人必須補充四種營養素,即鈣、纖維素、維生素B族和類胡蘿蔔素。

我國傳統膳食結構主要以碳水化合物爲主,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蛋類)攝入較少,造成缺鈣現象普遍存在。根據2004年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每日鈣攝入量僅爲391毫克,不到推薦攝入量的一半。

所以補鈣是我國居民一個相當迫切的需求。但究竟補什麼、怎麼補才能充分利用鈣,預防骨質疏鬆,增進骨骼健康,需要科學的指導。

合理改善膳食結構

鈣的食物最佳來源爲乳製品。乳製品不僅含鈣量高(100毫升牛奶約含鈣120毫克),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此外,綠葉蔬菜、大豆和豆製品、芝麻醬、小魚、小蝦、海帶、紫菜中都含有豐富的鈣,尤其是蝦皮含鈣量最高,100克蝦皮中含鈣2000毫克,這些食物宜多進食。有些植物性食物,如菠菜、筍、萵苣、茭白等因含草酸較多,易和鈣結合形成不竄於水的草酸鈣,影響鈣的吸收,建議不要進食過量,尤其不可與高鈣食物同時進食,以免破壞鈣的吸收與利用。

科學選擇鈣補充劑

食用鈣補充劑是一個便捷、有效的補鈣方式,但選擇時要注意品質。補鈣最好選擇以碳酸鈣爲主要成分的鈣補充劑。不過碳酸鈣極易被汞、鎘等重金屬污染,所以選擇補充劑時,應儘量選擇那些美譽度和知名度高的品牌,以保證質量。

市場上的鈣基本沒有其它成分配合吸收。在補充鈣的時候,如果有鎂的參與可以協助鈣的吸收,因此最好能食用紐崔萊鈣鎂片。鎂主要扮演一個識別的功能。鈣沒有鎂帶路,就易走錯路。比如說,它會走入腎、膀胱等而造成腎結石。腎結石的發病率很高,結石的主要成分就是鈣。而如果有鎂,鈣進入體內就可以直達鈣庫。

補鈣一定要補足量

我們每日需要攝入800毫克鈣,所以,補鈣時一定要超過人體每天的流失數量,同時再給鈣庫中儲存點,最好早中各吃一粒鈣鎂片,晚上吃兩粒。

值得注意的是,多曬太陽,促進皮膚內的維生素D合成才能使來自食物和鈣補充劑中的鈣獲得良好的吸收和利用。另外,鎂與鈣相輔相成,可幫助鈣更好的發揮功能,同時也能強健骨骼,補鈣的同時補充一定數量的鎂,可能將預防及改善骨質疏鬆。在此基礎上,結合合理的負重運動,如跳繩、舉重等,可以使骨骼更加健康和結實。

上一篇:高血壓的症狀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