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運動指南

時間: 2011-05-24

運動有益於健康。但只有適量的運動纔有益於健康。適量運動的內容包括運動類型、運動強度、運動持續時間和運動頻率等。不同的運動強度、運動形式、運動時間和頻率,促進健康的作用有所不同。對於平時缺乏身體活動的人,如果能夠有規律地參加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其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都可以得到改善,促進健康的身體活動不必從事劇烈的運動;對於平時已經有適量運動的老年人,增加身體活動量可以獲得更大更多的健康效應。此外,由於老年人身體活動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並往往患有各種慢性疾病,因此,他們的身體活動/運動量和強度不同於中青年人。

根據WHO和2007年美國運動醫學會以及美國心臟學會關於老年人身體活動指南原則,老年人可以進行下列適量運動:

1.中小強度有氧運動   如步行(慢走、快走或快慢交替進行)、慢跑、騎車(自行車或三輪車)、游泳等,每天累計30分鐘以上,每次活動持續時間不少於10分鐘,每週5―7日;

2.適當的肌肉力量運動   主要是對抗阻力的運動,可以藉助啞鈴、拉力器、帶水的瓶子、沙袋和彈力帶等,進行大肌肉羣訓練,每週2―3天,每天選擇針對6―8個不同部位肌肉羣的運動,每個動作重複10―15次爲1組,間隔0.5―1分鐘,連續做3組。

3.隨時隨地的平衡和協調性鍛鍊   如單腳站立、踮腳走路、站起蹲下、椅上起身坐下等,專門編排的舞蹈、體操和太極拳也是鍛鍊平衡和協調能力的很好方式。

4.靈活和柔韌性鍛鍊   通過屈曲和伸展運動,鍛鍊關節的柔韌性,提高各種動作的靈活能力。如不進行其它運動,每週至少應進行3次以上。每次15分鐘以上的柔韌性鍛鍊,如廣播操、韻律操,各種家務勞動、舞蹈、太極拳等也包含關節柔韌性練習的成分。太極拳、太極劍等中國傳統健身運動,動作舒展、柔和有節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心境、動作與呼吸相配合協調,是老年人較理想的運動方式。

運動注意事項

老年人運動的原則應是:特別重視有助心血管健康的運動,如游泳、慢跑、散步、騎車等,每週至少三次;重視心肺功能鍛鍊,增強血管彈性,改善心肺功能;重視力量訓練,因爲這對減緩骨質喪失,防肌肉萎縮,維持各器官正常功能能起積極作用。選擇輕量、安全的力量訓練,如小槓鈴、輕拉彈簧帶等,但時間不宜過長;維持體能運動平衡,包括肌肉伸展,重量訓練,彈性訓練,心血管運動等。重視肌肉鍛鍊以腰背爲先,腰背是立身之本。關節的鍛鍊重在肩膝;注重四稍鍛鍊。四稍指四肢末稍,筋之稍爲手足指甲,肉之稍爲舌頭,血之稍爲頭髮,骨之稍爲牙齒。四稍鍛鍊爲:跑步、散步儘量腳趾着地,這能舒筋活血。舌頭經常吞吐鍛鍊能使其靈活自如。每日叩齒3-5次,每次68下,能防牙齒脫落。鍛鍊能加強血液循環,每天多喝白開水能降血粘度,使血液流速度快,少生白髮。高齡老人和體弱者也應堅持適度運動,如散步、做操等。需要注意的是:

1.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老年人的運動量應以體能和健康狀況爲基礎,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並根據體能和健康狀況變化隨時進行調整,避免運動損傷。根據目前的身體活動水平確定開始運動的強度和量,運動量、強度和類型應儘量滿足個人要求,考慮可行性和方便的方式。對於缺乏日常活動的人,運動時應從小到大,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量;先有氧運動,後力量或阻力運動;運動持續時間從短時間如10分鐘開始,逐漸延長至30分鐘或更長時間。

2.注意體重負荷   對於體重比較重的肥胖者,爲了減輕膝關節的壓力,防止關節損傷,開始運動時應注意選擇非承重運動,如平地自行車、固定自行車、游泳、水中漫步等,避免登山、上樓梯、騎車爬坡、跳繩等運動。

3.重視準備活動和整理運動   高強度運動和肌肉力量訓練時,應重視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和運動後的恢復活動。運動前充分的熱身活動一般爲10―15分鐘,運動後的整理運動一般爲5―10分鐘。

4.避免過量運動   過量運動一方面可導致運動損傷尤其是關節損傷和運動疲勞,另一方面不利於堅持運動。老年人運動每次運動強度不要過大,應以中小強度爲主,一次持續運動的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每天的運動量可以通過幾次運動累計達到,不提倡增加每次持續運動時間和強度來達到運動量目標。以微汗爲止不過度,以快樂不疲勞爲宜,帶病鍛鍊須小心,更不宜超負荷、超強度。動作輕柔爲主,先易後難,由慢到快。運動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使氣血流暢,避免骨折閃腰意外。忌劇烈運動,劇烈運動會導致心臟病復發。頭、頸部劇烈繞晃旋轉會使大腦血流減少,出現頭痛、頭暈等症狀,重度動脈硬化的老人會因此導致血管破裂,造成腦出血。進行頸部鍛鍊要適度,降低動作幅度、速度、繞旋力度,這樣才能達到舒筋活絡,活血化瘀。

5.有健康隱患的人應預先請醫生診治   對於患有可能影響運動能力疾病的人,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運動;或通過運動試驗對體力工作能力進行評價後,確定適宜的身體活動量。急性病一般不能運動。幾乎所有的慢性病都可以進行運動,但要在病情得到控制情況下運動。

6.糖尿病人應警惕低血糖   對有糖尿病的老年人,運動時應注意預防低血糖反應。警惕低血糖反應徵兆如虛弱無力、出汗、顫抖、心悸、頭痛、頭暈、精神不集中等。運動時隨身攜帶糖果,最好結伴運動,不單獨運動。

7.高血壓病人運動宜和緩   對有高血壓的老年人,避免體位變動較大和無 氧運動如爆發用力、突然用力。

8.運動服裝及鞋襪   注意穿着合適的衣服和鞋襪,以透氣性好棉質衣服和運動鞋爲好,不要穿皮鞋進行運動。

9.注意水分、營養、睡眠充足   水分的補給要充足,營養與睡眠應充足,身體不適要休息。

10.運動調節能量平衡   因此同時應注意對飲食進行調整。

11.重在堅持  運動促進健康的關鍵是養成每天都有一定身體活動的良好運動習慣,即有規律的運動。因爲一方面平時缺乏身體活動的人,只有經過一定時間規律適量的運動積累,才能出現相應的健康效應;另一方面日常有適量運動的人,如果停止規律的運動,相應的健康促進效應會逐漸消失。因此,應首先增加日常身體活動,減少靜態生活方式,如改騎自行車或步行、站立代替靜坐、爬樓梯代替電梯、飯後散步、少看電視等,建立活動的習慣。一旦養成運動習慣,機體會對此產生依賴性。此外,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對運動的看法,想到活動不是浪費時間,而是一個改進健康的機會,運動是一種享受、可以無副作用地增進健康,來強化終生運動的觀念。

12.運動項目因人而宜  原則是根據自身體質、興趣等選擇行走、慢跑、保健操、踏步、仰臥起坐、跳舞、健身器等運動方式。具體說來,擴胸法能增強心肺功能活力,增強肺活量,改善疾病,較適用於老慢支患者;每次舒展胸部3-5分鐘,擴胸同時可左、右、上、下活動頸部,自由自在地聳擡雙肩,側側身,作深長呼吸。擴胸完畢,用手掌連續輕拍胸部20-30次;前列腺患者應適量運動,散步、慢跑、做廣播操、打太極拳等,再揉腹,拍打小腹,提膝,腹式呼吸可改善疾病;骨質疏鬆患者每天在陽光下運動鍛鍊半小時非常有益。骨質疏鬆的發生與缺少運動很有關係,人在運動中會不斷剌激骨組織,骨組織就不易丟失鈣質,骨密度就高,能防骨鬆;體胖老人只要沒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系統病,都應堅持運動鍛鍊,如走路、扭秧歌、跳迪斯科、練健身操等;急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神經官能症等患者可選氣功、太極拳、保健操、慢跑、步行等(急性腸胃炎、胃出血、腹部疼痛者不宜運動,待復康好轉後纔可適當運動);哮喘病患者爲能增進心肺功能儲備,增強體質,宜在緩解期進行適當的耐力性運動練習,以改善有氧代謝能力。可視體力情況,選擇散步、太極拳、快步走、慢跑、緩慢蹬樓、游泳等,主觀感覺以稍有氣急、尚能言談爲宜,每次15-30分鐘;腫瘤患者不僅應參加體育鍛煉,而且比常人更應該積極,如慢跑,可獲得的氧比平時多8倍,慢跑流汗時,汗水可把人體內致癌物鉛、鍶等排出體外,並能提高人體制造白細胞能力。腫瘤病患者手術後也要適當做全身運動,如在房內走動,促進身體各部位機能恢復。身體恢復良好,可逐步加大運動量,從散步、太極拳、做操,乃至慢跑等,可改善心肺功能、消化功能、神經系統功能,從而提高機體對外界刺激的適應力,解除病人大腦的緊張、焦慮,有助於休息睡眠。

一般說來,老人不宜長跑。否則有產生骨折的威脅,易損傷身體。老年人運動方式應以游泳、散步和力量練習爲主。

如果選擇慢跑,雨天、雨後、雪後、霧中及迎風跑都不好,因爲這不安全,也易致病(不論何種季節,天氣不好不出門運動);心態不好不要跑,慢跑中不要比快慢、高低;應選擇平坦柔軟地面鍛鍊,道路不安全不要跑;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支氣管炎等病人不宜跑步,因跑步會耗氧增加,導致機體缺氧,誘發心肌梗塞或腦血管意外;患隱匿性疾病老人不宜跑步,否則可能觸發潛在病。如膽結石,慢跑後可能使結石落在膽囊頸部,引起絞痛;肥胖年老婦女也不要跑步,否則易導致肌肉、肌腱、韌帶等損傷。

13.冬練特別要防意外

冬季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期,而且這些疾病卻常發生在晨練中,這因爲老年人有動脈硬化特徵,耐寒性差,受寒冷刺激血管易痙攣,晨間血液粘度又高,這就容易發生動脈粥樣斑塊破裂的意外。

晨練前喝200--300毫升溫開水,稀擇血液,防心血管病發作。先在室內做舒臂伸腿等準備活動,可預先適應外界環境。穿暖和,防着涼;運動時避免張口,呼吸中吸進冷氣會引起胃腸痙攣,產生腹痛、腹脹;應避免空腹運動和運動後立即進食;應注意控制運動量、運動節奏和運動強度。

停止運動的指徵

如有以下症狀之一者,立即停止運動:1.不正常的心跳,如不規則心跳、過快的心跳、心悸、撲動、快脈搏突然變慢等;2.運動中或運動後即刻出現胸部、上臂或咽喉部疼痛或沉重感覺;3.特別眩暈或輕度頭痛、意識紊亂、出冷汗、暈厥;4.嚴重氣短;5.身體任何一部分突然疼痛或麻木;6.上腹部疼痛或“燒心”;7.一時失明或失語。

流鼻涕、鼻塞等輕感冒時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否則病菌容易侵害內臟器官,易造成病炎性心肌炎。感冒發燒時進行運動,會損傷身體組織器官,加重心臟負荷,嚴重時會導致急性心功能不全。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