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飲食避開9大誤區

時間: 2013-07-01

老年人飲食應避開的誤區(資料圖)
  ●誤區一:吃肉會攝入更多的脂肪和膽固醇,不吃肉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專家建議:不吃肉不可取,肉菜搭配更合理。肉是人體優質蛋白質和必需脂肪酸的主要來源,蛋白質與脂肪、碳水化合物一樣,都是人體內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從肉的種類上說,魚肉和牛肉所含脂肪量最少,其次是雞肉、鴨肉和鵝肉,豬肉脂肪含量最高。爲減少吃肉帶來的負擔,老年人在注意選擇肉的種類同時,吃肉時可以搭配一些清淡的蔬菜,飲食中做到有葷有素,少肉多菜。
  ●誤區二:菜裏放鹽多,吃偏鹹的菜纔有滋味。
  專家建議: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痛風患者飲食要做到少鹽。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痛風均屬代謝綜合徵,雖然不同疾病都有針對性的飲食原則,但這幾類患者應遵守的共同飲食原則是低鈉。而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過多攝入鈉,人易出現浮腫,這也是引起高血壓的主要因素,高血壓又能間接引發高血脂、冠心病、腎病等疾病。
  ●誤區三:麻花、蛋糕等高油高糖點心當零食。
  專家建議:當零食不可取,可偶爾當作主食。
  麻花、蛋糕等高油高糖點心除含有脂肪外,主要爲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機體能量,但營養價值微乎其微。經常當作零食,不僅容易影響正餐,還易導致機體攝入的總能量過剩,過剩的能量如果沒有消耗掉,在體內會轉化爲脂肪,這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糖尿病、痛風等代謝綜合徵患者以及肥胖和超重人羣尤其不利。
  特別想吃這些食物時,可以作爲正餐少量食用,相應減少正餐中米飯、饅頭等主食量,確保攝入碳水化合物總量不變,同時在搭配的炒菜裏相應少放些油。
  ●誤區四:經常吃不加熱、或熱不透的剩飯剩菜。
  專家建議:剩飯菜要少吃、熱透。
  飯菜裏的各種營養素都會隨着存放時間延長而逐漸損失,時間越長,損失越多。相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而言,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損失相對少些,但長時間存放的飯菜,還是要防止蛋白質發生變質,脂肪發生酸敗,碳水化合物發生黴變。
  另外,剩飯菜產生亞硝胺機率也會隨着存放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如果吃時再不熱透,還容易滋生細菌等微生物,引發胃腸疾病。柳鵬提醒,老年人腸胃功能比較脆弱,儘量不吃剩飯菜。
  ●誤區五:喝骨頭湯補鈣。
  專家建議:喝骨頭湯補鈣吸收率低,還易造成重金屬元素沉積。
  骨頭湯含一定量鈣,但吸收率較低,又是高脂肪類食物,因此,喝骨頭湯補鈣絕不是好的補鈣方法,而且還容易攝入沉積在骨頭上的鉛、汞等重金屬元素。
  ●誤區六:糖尿病患者吃主食越少越好。
  專家建議:攝入食物的總能量不能超標,主食應該佔一定比例。
  糖尿病人的飲食首要原則是食物總能量不超標。從這個角度說,如果過多攝入含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的食物,即使不吃主食,也不符合病人的飲食標準。
  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謝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參與,如果少吃或不吃主食,脂肪的代謝就要受到影響,在體內產生酮體,嚴重時可引起酸中毒等一系列問題。
  ●誤區七:糖尿病人多吃粗糧好。
  專家建議:粗細搭配,保持攝入總能量不變。
  粗糧和細糧都是糧食,如果不控制總量,一味多吃粗糧同樣會造成能量過剩,血糖超標。細糧裏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含量比粗糧少,但是易消化吸收;粗糧中的微量營養素雖然損失少,但由於其所含有的膳食纖維會影響吸收。所以,我們強調吃粗糧要適量,粗細搭配,而不是一味強調只吃粗糧,放棄細糧。
  ●誤區八:口感不甜的水果含糖量低。
  專家建議:吃起來不甜的水果也可能含糖量高。
  一般來講,吃起來口感甜的水果,要比口感不甜的含糖量高。水果含糖量的高低,需通過專業方法進行測定。根據測定結果,櫻桃、獼猴桃、蘋果、梨含糖量要比香蕉、荔枝、菠蘿等水果低。
  ●誤區九:痛風病人不能吃雞蛋,喝牛奶。
  專家建議:控制總能量,攝入低嘌呤食物。
  爲控制病情,痛風病人要嚴格控制飲食。首先一個大原則是控制攝入食物總能量,熟悉各類食物的嘌呤含量,少吃或不吃高嘌呤食物。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