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與心理健康

時間: 2011-09-26

  隨着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學習和工作壓力加大,心理問題也層出不窮。據調查,在我們大學生中有心理問題者達20%左右,在一些大學裏,每年都有因心理問題而休學,甚者自殺的學生。所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一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其實在我們大學生中大小都存在一些心理問題,只是我們沒有注意或沒有承認罷了。而有些心理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就會使人遭受着心理痛苦的煎熬,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而且嚴重的還可能誘發心理疾病心身疾病。下面我就談談有關睡眠與心理健康的問題
    睡眠是人每天都必須經歷的身理過程,在人的一生中,有三份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可見睡眠對人類生命活動大重要性和必要性。人們在工作、學習和勞動中所產生的腦力和體力的疲勞,必須經過充足的睡眠才能得以恢復。因此,人們把睡眠看成比吃、喝、玩還要重要。
    那麼睡眠時間多長才算合適呢?這時不同年齡和不同人是不一樣的。一般認爲,一天中的睡眠時間,新生兒約18~20小時;兒童約需10~12小時;成人7~9小時;而老年人5~7小時。在成人中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來得大,長睡眠的人每天需8~10小時,短睡眠型的人,每天睡5~7小時就足夠了,睡眠時間不可一概而論。只要第二天感到有精力,未發現神情倦怠等現象,就說明前一天的睡眠是充分的。
    缺乏睡眠會引起人心理功能的異常。有人做過試驗一名志願者載天多不睡覺以後,發現難以集中注意力,錯覺和幻覺,智力活動能力下降等現象。有經歷過的人都會覺的睡眠不足或睡的不安穩會使人次日有情緒消沉,沒有精神拿主意力不集中,記憶衰退等體驗。
所以充足的睡眠對人的心理活動的正常進行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睡眠是心理健康的要求,睡眠障礙好似心理障礙的表現之一。十下,在我們學生中有不少的人有過失眠,有的是一時性的,有的長時間的我個人也有過失眠,真的好難受,可以說是非常痛苦的事,不僅會影響你第二天的生活學習質量,而且久而久之,就會引起心理障礙。
    失眠在醫學上是一種以睡眠時間不足,睡眠深度不夠及不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與精力爲主要證侯特徵的疾病。引起失眠原因很多:一是生理原因,如出差、睡眠環境不佳、睡前飲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料都可以引起失眠。這類原因導致上一般是暫時性的,無須治療。二是軀體原因,由於疾病或軀體不適引起,如疼痛、咳嗽、心悸、瘙癢等症狀都可引起失眠。三是心理因素所致的失眠,情緒激動、興奮、恐懼、焦慮等不良心態均可導致失眠。四是藥物引起失眠,如服用苯丙胺,咖啡因,麻黃鹼,氨榮鹼等中樞興奮性藥物都會引起失眠。在學生中多爲環境因素,心理因素,學習緊張等因素引起失眠。如在我們宿舍裏,每個人的作息時間不同,因此晚上臥談勢必影響某些同學的休息。此外學習挫折,感情的傷害等都會導致失眠。
    解決失眠問題應針對不同原因採用措施,生理性原因一般不需要治療,誘發因素消除後自會緩解,老是疾病或是藥物引起的失眠,應先治療疾病,疾病好後失眠症狀自然就會減輕。在衆多因素中,人爲的心理因素是最爲嚴重的。如果不能進行及時調理,可成爲一種病態。反過來,失眠又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我就曾有過體驗,它會使人精神萎靡情緒低沉急噪緊張,易於發脾氣,降低了學習效率和同學之間的感情。長期失眠,可使人的感受能力、記憶能力、計算能力以及思維的靈活性減低,使人大情緒發生一些改變。所以我們應該學會一些自我調節方法:
    1.自我昇華調節:俗話說,睡身先睡心,入睡前應調節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做到無思無慮,情緒穩定。但人在思考問題或情緒波動時,大腦處於持續興奮狀態,使難以入睡。有的人入睡困難,越是睡不着,就越擔心失眠對人的危害,因而煩躁不安,更難入睡,形成厄性循環,加重了失眠症狀。應當正視失眠現象,明確使睡眠缺乏也不會馬上產生嚴重危害,只是注意不要形成失眠習慣。
    2.生活習慣調節:定時睡眠定時起牀,養成良好。注意合理用腦,白天集中精力學習和工作,使人疲勞後容易入睡。睡前一兩個小時不過分用腦,不思索問題,迴避生活中的矛盾衝突,可從事一些輕鬆的娛樂活動或輕微的體力活動。誰前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可食用蛋白質較高的飲品,如牛奶,可幫助入睡。
    3.單調刺激法或其他心理療法:如採用數字、聽鐘錶聲、重複念詞等較單調、輕微的聲音來促進入睡,這些方法可轉移人對事物的注意力,降低大腦的興奮性,使人很快入睡。如果這些方法不奏效,還棵向心理醫生尋求其他心理療法。
    4.心理學家認爲一個健康人體必須在生理上,心理上,與社會適應上都要保持高度的相互平衡,反之則產生疾病。所以我們應該正確對待失眠,力求從失眠的困惑中走出來,重新獲得生命力。總之良好的睡眠可以是大腦休息,保證人體有充沛的體力和精力,有利於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失眠的人,應該正確對待失眠,儘早排除自己的精神障礙,恢復正常的睡眠。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