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抑鬱症狀與情緒調節策略

時間: 2015-05-22

2010年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表明,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77億,佔總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了2.93個百分點[1]。人口老齡化的飛速發展,使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中抑鬱作爲老年人常見的一種情緒障礙,嚴重損害了老年人的生理、認知和社會功能,增加了老年人的死亡風險,並對其親屬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2]。因此,在當前的老齡化社會背景下,探究我國老年人抑鬱的形成機制進而開發更有效的干預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情緒調節是指個體對情緒發生、體驗與表達施加影響的過程。近年來,情緒調節逐漸被納入到精神病理學模型。
抑鬱作爲一種情緒障礙,通常被認爲是情緒調節困難的後果。一些理論家也認爲個體不能有效管理自己對日常事件的情緒反應,這導致他們出現更多苦惱,進而演化爲抑鬱症。根據情緒調節的影響結果,不同情緒調節可以劃分爲適應性和非適應性情緒調節策略。在Gross的情緒調節模型框架下,研究的比較多的情緒調節策略主要有認知重評(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達抑制(expressive suppression)。目前國外研究者比較認同認知重評是一種適應性情緒調節策略,它是指從認知上改變對情緒誘發情境或事件的理解,從而改變情緒體驗。如個體通過採用良性(benign)的或積極的視角來應對壓力情境,從而減輕痛苦。因此,很多研究發現認知重評與抑鬱具有顯著的負相關且抑鬱症組比正常對照組更少使用認知重評。另一方面,國外研究者比較認同表達抑制是一種非適應性情緒調節策略,它是指對當前或即將發生的情緒表達行爲的抑制。研究表明相對於認知重評,表達抑制只能從外在表現上降低負性情緒體驗,但並不能真正降低負性情緒體驗,因此國外的很多研究發現該策略與更多的負性情緒(如抑鬱、焦慮)有關。
此外,在抑鬱的研究領域中,沉思(ru-mination)作爲一種非適應性情緒調節策略歷來得到了大量的關注。它是指個體在遇到抑鬱情緒時,聚焦於抑鬱情緒,只關注自我產生情緒的原因和各種可能的不良後果。沉思在抑鬱症狀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Nolen-hoeksema等通過追蹤研究,發現在控制了最初的抑鬱水平、社會支持和壓力源等因素後,沉思依然預測了6個月後的抑鬱水平。近年來,情緒調節的文化差異逐漸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視。對東西文化背景下的年輕人的情緒調節跨文化比較發現,生活在強調維繫社會等級文化背景下的年輕個體,其表達抑制和抑鬱無顯著相關關係相反,生活在弱化社會等級維繫並且看中個人情感自主和平等的文化背景下的年輕個體,其表達抑制和抑鬱存在正向關聯。此外,在全球老齡化的時代背景下,老年人的情緒調節特點逐漸進入研究者的視野,成爲情緒調節研究者的一個重要研究主題。老年人的身體機能、認知和社會閱歷等方面與年輕人有很大的不同,如老年人常常要面對生理和認知功能的下降,以及社會關係方面的萎縮。這些差異可能導致情緒調節出現年齡差異。如國外研究發現認知重評與抑鬱在不同年齡組呈現不同的關係模式,如在青少年晚期組中二者相關不顯著,而在老年組中二者呈顯著負相關。然而,目前國內還較少有研究探討東方文化背景下老年人的不同情緒調節策略和抑鬱之間的關係。因此,本研究試圖考察我國老年人情緒調節和抑鬱的關係,以便爲我國老年人的抑鬱干預提供相應的理論依據。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