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老年人必讀的心理健康常識

時間: 2014-05-14

修身養性必讀

淺談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

來源:尋醫問藥網

[摘要] 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廣大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羣體水平,已逐步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尤其是隨着我國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羣體壽命逐步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羣體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億萬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狀況下安度晚年,已成爲我們老年學研究領域研討的重要課題之一。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和心理衛生問題,對於老年人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 老年人的心理特點:

  人到老年,機體各部分、各臟器包括大腦在內都會隨着年齡增長而逐漸老化,功能減退,如視力模糊、兩耳失聰、行動不便、皮膚多皺、毛髮變白或脫落、代謝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這是老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變,與此同時,也可發生心理方面的改變。
(l)情緒改變:有些老人變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動,可爲小事而大發脾氣,對周圍事物總感到看不慣,不稱心;有的還固執己見,自以爲是,倚老賣老;有的變得鬱鬱寡歡,苦悶壓抑,情緒低落,或是顯得淡漠無情,凡事無動於衷。
(2)智力改變:記憶力常有減退,以近時記憶較明顯,如昨天吃的什麼菜,幾天前有誰來看望過自己都會想不起來,東西放下就忘,經常要尋找鑰匙、眼鏡、鋼筆等小物件,見到熟人一下子想不起名字,自己也感精力和腦力不足,對空間概念和抽象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都減退,計算能力也會緩慢遲鈍,容易出錯,新的知識難以吸收。
(3)性格改變:有的老人顯得嚕囌,說話多重複,過於小心謹慎,唯恐出錯;有些變得不修邊幅,生活懶散,不注意個人衛生;也有的變得幼稚,喜與孩子們在一起,貪吃零食;或變得自私、貪婪,好佔小便宜。
當然,正常老人的這些改變有一定範圍,但若過分突出,尤其與一般同齡老人相比,若已明顯不同,則要考慮有無老年期精神疾病的可能。
  二 年人心理髮展的主要矛盾
  1、角色轉變與社會適應的矛盾
  這是老年人退休後帶來的矛盾。退休、離休雖然是一種正常的角色變遷,但不同職業羣體的人,對離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樣的。據對北京市離退休幹部和退休工人的對比調查,工人退休前後的心理感受變化不大。他們退休後襬脫了沉重的體力勞動,有更充裕的時間料理家務、消遣娛樂和結交朋友,並且有足夠的退休金和公費醫療,所以內心比較滿足,情緒較爲穩定,社會適應良好。但離退休幹部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這些老幹部在離退休之前,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廣泛的社會聯繫,其生活的重心是機關和事業,退休、離休以後,生活的重心變成了家庭瑣事,廣泛的社會聯繫驟然減少,這使他們感到很不習慣、很不適應。
  2、老有所爲與身心衰老的矛盾
  具有較高的價值觀念和理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離開工作崗位之後,都不甘於清閒。他們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再爲社會多做一些工作,所謂退而不休、老有所爲,便是這類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實寫照。然而,很多年高志不減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狀況並不理想。他們或者機體衰老嚴重,或者身患多種疾病,有的在感知、記憶、思維等心理能力的衰退方面,也非常明顯。這樣,就使得這些老年人在志向與衰老之間形成了矛盾,有的人還爲此而陷入深深的苦惱和焦慮之中。
  3、老有所養與經濟保障不充分的矛盾
  根據國外的一些研究,缺乏獨立的經濟來源或可靠的經濟保障,是老年人心理困擾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說,由於缺乏經濟收入,社會地位不高,因而使得這類老年人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他們的性情也比較鬱悶,處事小心,易於傷感。如果受到子女的歧視或抱怨,性格倔強的老年人,常常會滋生一死了之的念頭。所以,老有所養與經濟保障不充分的矛盾,既是社會矛盾,也是社會心理矛盾。
  4、安度晚年與意外刺激的矛盾
  老年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幸福美滿地度過晚年,而且大多數老年人都希望長壽,但這種美好願望與實際生活中的意外打擊、重大刺激往往形成強烈的對比和深刻的矛盾。例如一位老人突然遇到喪偶的打擊,若是缺乏足夠的社會支持,會很快垮掉,甚至導致早亡。據統計,居喪老年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除喪偶之外,夫妻爭吵、親友亡故、婆媳不和、突患重病等意外刺激,對老年人的心靈打擊也十分嚴重。
  三 老年心理保健的幾個重要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許多因素所決定的。大致說來有四個方面。一是生理因素。人到老年大腦和其它生理機能開始退化。如果此時能有效延緩大腦衰老,這對於人的心理健康無疑是一個良好的基礎。如果大腦衰老過快或者個人不能很好地調適自己,有可能導致心理上失常。二是環境因素。人的心理健康與否,與環境有直接的關係。如果生活在一個良好和諧的環境裏,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個外部的良好環境。如果生活在一個經常受到惡性刺激的環境裏,有可能產生不良心理,甚至心理變態。三是生活因素。有意義的活動,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益於人的心理健康,若參與一些不良活動,如賭博、酗酒等就會損害人的心理健康。四是文化因素。一個人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他會對人生有一個正確態度,能正確處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切挫折和不幸,而不會因意外情況的產生而導致心理失常。
要做到長壽,老年人要對自己負責,多做心理保健。
1. “動”,就是多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實踐證明,運動不僅延緩衰老,生物學家的研究已經證明人的肌體“用進廢退”,古人也早就提出“不動則衰”。日本一位研究老人問題的專家指出“君欲延年壽,動中度晚年。”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加強身體的適度鍛鍊,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這個道理。
2. “仁”,就是心地善良,待人寬厚。“仁者壽”爲無數長壽老人的實踐所證實。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長壽老人幾乎個個慈祥善良。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同情與幫助他人,也有利於自身的心理健康。人常說:“心底無私天地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說,對人寬厚、幫助別人,不僅有益於別人,也有利於自身。
  3.“智”,就是勤於學習,科學用腦,尤其要善於用科學的知識指導養生保健。老年人步入第二人生,最主要的心理準備就是重新學習,豐富精神生活,延緩大腦衰老。“樹老怕空,人老怕鬆。”要“活到老,學到老”。進入老年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如老年自我保健,老年社會學、老年心理學、家政學等。同時還要了解國內外大事,瞭解社會變更,學習新知識,更新觀念,緊跟時代的步伐。另外,還應該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兩手具有新時代特徵的技術,如打電腦、上網等。“網上的世界真精彩”,英特網上有很多值得老年人驚喜的東西。
4.“樂”,就是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好奇心,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只要每個人都能樂觀豁達,與時俱進,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那麼其生活質量和人生價值將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馬克思曾經說過一句名言:“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藥更能解決生理的疲憊和痛苦。”快樂與豁達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不僅要會享用,更要善於發掘。
  四 衝出對“死亡”的恐懼

  正如任何美妙的樂章都有終曲一樣,死亡是生命歷程的終結。談論死亡,認識死亡,正視死亡,會使我們更加全面地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存在的價值。
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將死亡理解爲生命的一個自然階段,死亡只是生命有機體的自然變化,其本身並沒有什麼可怕之處。人們對死亡的種種恐懼、焦慮,不是來源於死亡本身,而是來源於對死亡的恐懼與焦慮。特別是人到晚年或身罹疑難病症時,便會掉進“死亡恐懼”的漩渦,愁緒滿懷、憂心忡忡,弄得自己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夢幻紛擾,進而自暴自棄,消極悲觀。這樣,不僅會加速死亡的到來,縱然活着,也會將生命的樂趣剝奪。
有生必有死,生生死死,這是人生一條不可違背的客觀規律。“人生自古誰無死”,真正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便會消除不必要的懼怕、憂傷感,抱着泰然處之的態度,始終保持豁達樂觀的情緒。這樣便可擺脫恐懼和憂傷感,使人暢懷怡性,心情寧靜,卻老延年。
常言道:“不怕人老,就怕心老。”“越是怕死,越是易死;愈不怕死,愈不會死。”話雖不多,卻通俗明瞭,且頗具哲理和科學依據。年老莫言老,人老心不老,那就會產生一種青春活力。總覺得自己還能有所作爲,這就有利於延年益壽。心理狀態良好的人,心志安定,氣血調和,身體機能必然和諧;生理活動按正常規律運行,就會災病不生,福壽永存。反之,會激起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一系列反應,影響人的正常生理代謝過程,降低免疫功能,必然導致疾病纏身未老先衰。
有位詩人曾說過:“信心是半個生命,淡漠是半個死亡。”有信心,才能激發拼搏精神,產生頑強的意志。保持坦然心境,樂觀態度,才能挖掘自身抗病的潛在能力。任何時候,求生觀念不可淡漠。如能這樣,便會出現“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喜人局面。
步入晚年並不意味坐待人生的結束,而是重構新生活的始端。因此,老年人要衝出“死亡恐懼”的漩渦,唯有端正世界觀,認識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規律。這樣,就可以既不忌諱死亡,亦不整天陷於恐懼與焦慮之中,坦蕩而達觀,以自己的寶貴晚年,“只爭朝夕”、老有所爲地發揮餘熱,對人類多作一點貢獻。
  五 總結

  根據科學的推測,人類自然壽命應比現在實際的壽命更長。但由於疾病、創傷或心理、社會等不良影響,使人們未能達到預期壽命而過早死亡。危害老年人常見的病爲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和癌症。而這些疾病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均屬“心身疾病”,其中50%以上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爲(包括不良情緒、吸菸、酗酒、飲食過度、睡眠和休息不足等)引起的。可見,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行爲,此類疾病即可大大減少。因此,社會應該採取積極有力的措施,及時給老年人提供心理諮詢服務,指導他們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和自我保健,以達到不斷提高廣大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的羣體水平。
  

參考資料:
  1 央吉 韋宇紅《廣西高齡人口特徵、問題與對策研究》,《人口研究》 2003年第三期
  2《實現健康老齡化》中國勞動出版社 1995年9月
  3顏廷健《社會轉型期老年人自殺先現象研究》,《人口研究》 2003年第5期
  4《老年心理諮詢200問》重慶出版社 1996年6月
  5《老人如何克服“空巢心理”》,《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1年12月10日第十二版)
  6《老年人心理問題不容忽視》,《當代健康報》
  7《中國的養老之路》中國勞動出版社 1998年11月

下一篇:老人爲何愛面子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