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年人是一個社會羣體。近年來,隨着老年人比重和總人數的不斷增長,人口老齡化問題已成爲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隨着年齡增長,人體內部相應地出現一系列變化,老年期的變化可以涉及到人體的各個系統,涉及到生理和心理的變化等。本文着重闡述與老年期的心理健康有關問題,以引起對老年人的重視,進一步做好老年人的保健工作。
關鍵詞:老年生理 心理 心理健康
老年人生理特點
衰老是人類壽命中的一種自然規律,人的一生經童年、青年、壯年而至老年,到一定年齡就會逐漸出現一系列的衰老象徵。一般認爲,50歲左右稱老年前期,60歲就算進入老年期,90歲以上即爲長壽,因此,衰老是一種生理性衰退的漸進過程。
1機械的運動靠能量,人的一切活動同樣離不開能量。人隨着年齡的增長,基礎代謝和耗氧量在不斷降低,到老年降到低點,所以老年人所需要的能量較成年人少。從能量產生方面來看,老年人細胞量較成年人少。從能量產生方面來看,老年人細胞內的ATP、磷酸肌酸,糖元也相應減少,而這些減少已遠遠超過了能量需求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體的工作能力。因此,老年人都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時給自己機體以能量補給。
2“生命是蛋白質存在的方式”,老年人的蛋白質代謝呈負平衡,也就是說分解代謝合成代謝,機體中必須氨基酸水平下降,與此同時,由於老年人機體中的一些酶的活力及在細胞內的含量也有一定的變化,人的衰老使其某些組織中蛋白質的比例也有一些變化。一些蛋白分子變成複合物,這些複合物大而不活躍,沉積在細胞中,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成爲人老的表現。
3人常言“有錢難買老來瘦”。的確,人老了皮下脂肪常出現增多的表現。老年人由於飽和脂肪酸的積累,肝臟中膽固醇酯化能力增高致膽固醇增加,引起血脂升高。老年人體中脂蛋白與膽固醇的結合能力增加,膽固醇易沉着於血管壁內,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同時老年人血中甘油三酯、遊離脂肪酸也明顯增高。所以“有錢難買老年瘦”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4腦是人精神、神經活動的中樞器官,有人研究表明,老年人大腦重量比青年時期減少6.6——11%,大腦表面積比年輕時減少10%,腦神經細胞可減少10——30%,所以,老年人腦力勞動能力降低,易疲勞,易失眠,記憶減退,對生活的感情色彩缺乏。但是老年人的大腦也有它的長處,如適應機制的發展使其具有較高的智商水平,邏輯思維理解能力強,因此,最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事一些負荷輕、節律慢,而智力邏輯思維要求高的工作。有部分老年人也可能因腦動脈硬化、腦栓塞等原因造成大腦供血不足,造成腦組織軟化、壞死,大腦皮層萎縮,使智力及邏輯思維能力降低。
5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裝置,在人的生命存在中佔着極其重要的位置。老年人的心臟有其一定的特點。正常衰老的心臟,其在生理需要減少的情況下,心率減慢、心肌萎縮、體積變小、心肌的收縮功能有時也下降,易患心臟疾病。美國公佈的數字表明每年一百萬人死於心梗或猝死。也有報道7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者36%有冠心病,44%有心肌纖維化,29%的病人有心肌變性。高血壓和其它心臟病,使心臟出現病理性擴大,臨牀中常會見到。
6老年人由於肝細胞的再生功能減退,使得肝臟的老化比較明顯,往往體積變小,重量變輕,這種變化在60歲以後更爲明顯,90歲時肝臟的重量僅有正常人的50%,所以老年人的肝病常重危,異常的增生可致肝癌。
7 老年人的腎臟由於腎小球、腎小管減少,腎功能減退。
8老年人肺組織會出現彈性降低,肺泡擴大,加之胸廓前後徑擴大活動受限,出現肺總量和肺活量下降,有人發現80歲時最大換氣量,只有20歲時的50%。呼吸道粘膜萎縮,粘膜纖毛功能減退,使慢性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成爲老年人常見病。
9老年人胃腸功能減退,主要表現爲胃酸、消化酶分泌減少。平滑肌和粘膜萎縮,使對食物消化,對營養成份吸收能力降低。胃腸蠕動減慢,排便延緩,出現老年性便祕。有的老年人還因慢性腸功能紊亂,出現過敏性腸炎。所以,老年人應根據自己腸胃特點,安排好自己的飲食品種及其營養成份。
10在生殖系統方面,老年人也出現明顯變化的特徵。老年男性精子的數量減少,活動能力減低,性慾也減退,表現爲生殖功能減退。多發病前列腺肥大常引起老年男性患者急性尿瀦留,排尿困難,甚至有猝死。老年女性隨着年齡增長到45——49歲由於內分泌紊亂會出現廣爲人知的“更年綜合症”。引起生理、性格及心理的特殊變化。老年女性的內外生殖器隨年齡增高也會出現萎縮乾枯的變化。
11在骨骼方面,老年人骨骼中有機膠質成分減少,而無機成份增多,可由年輕時的50%增加到80%,導致骨骼變脆,韌性降低,易發生骨折。骨骼骨質疏鬆受力後可發生變形,如駝背等。老年人的軟骨有時會發生脂肪化、鈣化等變化。關節的表面粗糙不平整、變形等使老人年站立不穩,行動不便。一些部位的骨質增生,給老年病人常常帶來極大的痛苦。
12在五官、皮膚方面,老年人下眼瞼囊狀下垂,角膜透明度降低,結膜菲薄,球結膜下易出血,晶體的調節功能下降出現“老花眼”,甚至晶體混濁發生白內障。耳垂縮小,聽力下降在老年人中也常見。老年人嗅覺功能減退,鼻粘膜乾燥。牙根的萎縮性變化,常使牙齒脫落。老年人的皮膚菲薄,皺紋增多,皮膚彈性降低。皮脂腺功能減退,出現皮膚乾燥,汗腺功能減退,使熱量散發受阻,易中暑。以上老年人各部分組織、器官的變化如同“樹老枝枯”呈衰退徵象,但是如果老年人掌握了自身的生理特點,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採取一定的措施,動靜結合,注意養身,就將會更好地發揮自己的餘熱,到那時即使是夕陽景色也會無限好。
老年人心理特點
由於老年人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起了急劇的變化,從爲國家爲社會作奉獻的地位變成受社會供養的“閒人”。身份地位變了,從有承擔各種工作任務而忙碌變爲無職務而整日無所事事。閒住在家社會交往明顯減少,此時若再有子女分離,老伴有病或去逝,則很容易隨之相應地出現神經精神調節的障礙。在這較大的轉折時刻,自然很容易產生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有的容易產生動輒發怒、抑鬱、焦慮、孤獨悲涼,同時產生自卑,衰老感、失落感等消極心理狀態,有的並同時出現睡眠不寧、血壓波動、食慾不振和疲勞等各種不適狀態。如果原有冠心病,高血壓等這時更會加重,因此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離退休後的生活計劃,重建離退休後的新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老年人易產生以下幾種心理:(1)失落心理。現代化事業需要現代觀念意識了現代科學知識、現代心埋素質以及強健的體魄等,可是一般老年人正是在這些方面存在缺憾,這時候最容易產生失落心理。(2) 懷舊心理。對於個人來說生活環境、價值目標的改變使老幹部心理反差變大,因而懷舊心理也變強烈。(3)淡泊心理。既不刻意追求名利也不悲觀厭世,雖清貧度日卻自得其樂,雖勞碌卻不已爲然。(4)自卑心理。其表現有:膽小謹慎,不敢想不敢闖不敢擔風險,生怕打破平靜的生活和平衡;易孤獨,由於離開了崗位相對減少了同他人的聯繫,極易產生孤獨感,依戀和交際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情緒憂鬱寡歡;嫉妒多疑,同年、同在一崗的同志相比較顯示出較大反差,於是一方面加劇了自卑感,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嫉妒心理;童稚心理。其特徵一是依賴,對組織依賴,對家人依賴,放棄個人努力,一切等待照顧。二是任性.,易衝動,愛發脾氣,動輒氣衝斗牛,倚老賣老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架式。三是多情,好管“閒事”,好爲人師。四是固執性格倔強,處事刻板很難通融。有時偏執得不近人情。
老年人達到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徑
老年人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做好自我保健。
1更新觀念。首先要對老齡這個概念有一個新的認識,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八十不稀奇”。老年人要樹立自信、自強、自立觀念。日本提倡老年人要做到經濟自立、身體自立、精神自立、凡事靠自己,這種精神狀態,可以抗衰老。在心理上擺脫“老年意識”,保持“永遠年輕”的心態才能推遲衰老。
2要正確對待疾病,樹立與疾病作頑強鬥爭的信心。俗話說“年老多病”這話雖非絕對,但多少是人們經驗的概括。如老年人易患骨質疏鬆,容易發生骨折,但不能因怕骨折而整天戶外不出,甚至臥牀不動。而應該增加飲食中鈣的攝人量,多喝奶,多運動,防治骨質疏鬆。另外,由於老年人的抵抗力、免疫功能和應激能力較弱,常同時患有數種疾病,更易受到慢性病的侵襲。因此,要注意心理因素在疾病中起的作用。有的人患了癌症,長夜難眠、茶飯不思、精神極度緊張,抑鬱或悲哀,結果由於處在不正常的精神狀態下,降低了機體免疫力,加速病情惡化,而有的人雖患絕症,但能做到“忘我忘病”振作精神,像健康人一樣生活、學習、工作,有利於疾病的康復,延緩病情惡化。
3生命在於運動。適當地合理地體育鍛煉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狀態,使精神飽滿,力充沛,生氣勃勃,青春煥發。適合老年人的體育活動是多方面的,如做體操、練氣功、早晚散步、慢跑、打羽毛球、兵乓球、騎自行車郊遊等,鍛鍊時應注意因人而異,遵循機體機能規律,養成穩定型的有規律的活動習慣,動靜結合,循序漸進,持之以恆。許多事例都證明,堅持各種體育鍛煉,能夠增強體質,豐富生活,推遲衰老和延年益壽。
4開展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充實老年生活。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每個人的心理活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所處的環境。老年人諸多心理不適,追根溯源是生活中缺少積極健康、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鑑於老年人本身的惰性,我們更要努力創造條件,幫助他們尋找適合自己特點的休閒方式,例如知識型休閒、旅遊型休閒、收藏型休閒等。同時,我們每個人特別是近親屬千萬不要把老年人的心理問題誤認作精神病諱病忌醫,適當的時機應取得心理醫生的積極治療,效果會很好。
5要學會與人相處。人生活在社會之中就要相互依賴、相互交往。老年人由於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給閱讀帶來困難;視力模糊,給外出帶來不便;聽力減退,導致交際困難。由於身體衰老引起的生活困難所產生的消極心理反應,是老年人經常遇到而又難以排解的心理問題。老年人最易產生的心理疾病是孤獨。所以老年人要學會與人相處,與朋友保持聯繫,經常地給別人友愛和溫暖,並從別人那裏得到友愛和溫暖。心理學家發現,與朋友接觸,可以解除痛苦和緊張,可以促進疾病的治療,促進身體健康。老年人還要學會交一些年輕朋友。一則可以使自己年輕,二則從年輕人那裏也可以學到許多知識,加強與青年人的思想溝通減少認識上的代溝。因此,老年人要儘自己所能,多與社會保持聯繫,爲別人,特別是年輕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使自己處於一種年輕活潑的氛圍中,使自己從心理上感覺自己還年輕。
6精神上、感情上要有寄託。上了年紀的人,要避免激烈的情緒波動,萬事要採取樂觀的態度。如到了應該退休的年齡,高高興興退下來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這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往往有些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社會交往少了,每天習慣做的工作不做了,每天接觸的人已不見或少見了,這樣往往失去工作時的節奏感和責任感,而在生活上感到空虛,精神上若有所失,因此產生孤寂感,情緒低落,意志消沉。這種心理上的變化,會給健康帶來不利。因此,要正確理解退休、年老是自然發展規律,萬事要想得開。應當繼續振作精神,樂觀積極,重新替自己安排合理的生活、學習和工作計劃,發揮餘熱,給人民做些有益的事,這樣使晚年過得更充實和有意義,就可以消除寂寞、孤單焦慮和憂鬱。
參考文獻:《 淺談老年人的心理與健康 》王惠娟 洛陽大學學報第11卷第1期
《老年心理危機與健康教育對策》任佔奎 中國健康教育1998年第14卷第9期
《老年人生理特點淺析》 李士新 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第17卷第2期
《老年人的心理調適》中國心理諮詢網
《老年期心理衛生》朱同保 中國校醫1994.03
《老年心理情態與心理康復保健》唐雲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03
《人際關係與老年人心理健康》肖健 中老年保健2000.04
《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及調適方法》範清蘭汪國珍 中華醫學叢刊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