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亞健康與未病學說

時間: 2011-08-14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社會壓力也增大,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全球性調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僅佔5%,患有疾病的人佔20%,而7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1]。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中就已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兩千多年前雖未有亞健康之概念,但其“未病”理論卻包含着現代的亞健康思想。當然,並不是說中醫未病說等同於亞健康。

    目前,學術界對亞健康與中醫之“未病”及一些相關問題的認識存在較大的分歧。如陳氏[2]認爲:亞健康是“未病”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徐氏等[3]認爲:中醫學的“治未病”理論,正符合診治亞健康的要求。近年來已有較多學者對兩者關係進行了探討,本文試結合相關文獻就亞健康與中醫未病說的聯繫做一簡單論述。

1.基本概念

1.1 亞健康

    亞健康是指人體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非病非健康的一種身體狀態。“亞健康狀態”是我國學者提出的“中國式”名稱,也有人稱之爲“第三狀態”、“ 中間狀態”和“灰色狀態”[4]。2006 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了《亞健康中醫臨牀指南》,該指南在亞健康的綜合評定流程中認爲“如果存在目前醫學上不能解釋的症狀表現,且持續3個月或以上者,可判定爲亞健康”[5]。

    亞健康狀態的表現多種多樣,主要表現爲軀體、心理、社會交往3方面的不適[6]:軀體方面可表現有疲乏無力、肌肉及關節痠痛、頭昏頭痛、心悸胸悶、睡眠紊亂、食慾不振、脘腹不適、便溏便祕、性功能減退、怕冷怕熱、易感冒、眼部乾澀等。心理方面可表現有情緒低落、心煩意亂、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懼膽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應遲鈍等。社會交往方面可表現有不能較好地承擔相應的社會角色,工作、學習困難,不能正常地處理好人際關係、家庭關係,難以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等。

    根據亞健康狀態的臨牀表現,可將其分爲以下幾類[6]:①以疲勞,或睡眠紊亂,或疼痛等軀體症狀表現爲主;②以抑鬱寡歡,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懼膽怯,或短期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狀表現爲主;③以人際交往頻率減低,或人際關係緊張等社會適應能力下降表現爲主。上述3條中的任何一條持續發作3個月以上,並且經系統檢查排除可能導致上述表現的疾病者,目前可分別被判斷爲處於軀體亞健康、心理亞健康、社會交往亞健康狀態。臨牀上,上述3種亞健康表現常常相兼出現。

1.2 未病學說

    早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就提出:“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可見,古人已經認識到“治未病”的重要性。之後歷代醫學對“未病”進行了不同的闡釋,根據歷代醫著表述,未病不等於無病。中醫所說的“未病”應包括三方面的含義[7]:①狹義的未病狀態。即無病的健康狀態。②未髮狀態。即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診候》中所說的“未病”、“欲病”、“已病”中之“欲病”。此時人的臟腑陰陽之盛衰已有偏頗,或已有邪氣內存,但尚未致人體功能活動的失常,未達到已病的標準,是處於健康與已病之間的陰陽失調臨界狀態。即現在所說的亞健康狀態。③已病未傳狀態。也就是已出現病理狀態,但尚未進一步遷延、發展,對於將要被累及的臟腑來說,尚屬未病。通常理解是已病之後,要防止疾病的進一步影響和傳變,包括防止病情的逆變、惡變等,這是指在已病情況下治療未累及的臟腑及經絡疾病,即先安未受邪之地。

2 兩者關聯

2.1 亞健康與未病

    從時間上來講,“亞健康”現代人針對健康與疾病之間第三狀態的概念,而中醫“未病”一詞卻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中就有提到,之後歷代醫家不斷對其有所發揮,豐富了對“未病”的認識。“亞健康”與“未病”是兩個跨度相距2000多年的概念。從所屬領域來講,亞健康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產物,是現代醫學在健康觀念轉變、醫學模式更替基礎上提出的新概念,“未病”屬於中醫學的未病理論。從範圍來講,“未病”範圍甚廣,主要包括:健康狀態、未髮狀態、已病未傳狀態。亞健康則主要涉及中醫“未病”中“未髮狀態”。具體關係如下圖:

    可見,“未病”涵蓋的範圍更大,它包括現代醫學中的健康、疾病及它們之間的過渡帶的完整認識。中醫之“未病”學說不僅爲今天從事亞健康研究提供了歷史依據,還爲亞健康干預提供了理論指導。

2.2 亞健康干預與中醫治未病

    由上可知,未病與亞健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那麼治未病和亞健康的防治也是不一樣的。中醫的治未病不僅要做到未病先防,注重養生保健,增強體質,防止疾病發生;還要採取措施防止欲發之病,另外,在已病的情況下,防止疾病的進一步影響和傳變,防止其向未病的臟腑發展,正如《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所記載“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唐代孫思邈認爲:“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並反覆告誡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事之前”。而對於今天所言的亞健康的預防和調整,則可在結合一級預防(即針對致病因素的預防措施)的思想指導下,更多的參合對人體不同狀態的調整,這正是中醫的優勢所在[8]。

    通過以上對未病學說與亞健康關係的分析,我們可以確定中醫調治亞健康具有絕對的優勢。中醫在長期醫療實踐中所形成的“治未病”理論,及其所倡導的中醫干預、運動調攝、心理治療和中醫非藥物療法等多手段,特別是中醫理論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尤其是現下研究熱點的體質學說更具特色。我們應充分利用中醫藥在調治亞健康方面的優勢,幫助更多的人走出亞健康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青山,王生濤,荊春霞,等.應用Delphi法評價亞健康的診斷標準[J].中國公共衛生,2003,19(12):1467-1468.

[2]陳沛沛.中醫“治未病”干預亞健康的優勢.上海中醫藥雜誌,2008, 42 (4):60-61.

[3]徐有水,郭元敏.《內經》治未病理論的認識與思考——兼談對亞健康防治的指導.中華中醫藥學刊,2008,26(8):1807-1809.

[4]鍾旭敏.亞健康狀態的中醫認識與調治.現代中醫藥,2006,26(4):77-78.

[5]趙暉,陳家旭.亞健康狀態研究進展述評[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9,15(5):394-396.

[6]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中醫臨牀指南[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1.

[7]魯緣青.亞健康與中醫未病說[J].光明中醫,2010,25(8):1354-1356.

[8]倪紅梅,沈紅藝,方盛泉,等. 亞健康狀態的心身綜合干預[J].上海中醫藥雜誌,2009,43(4):14-16.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