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識字,就像用叉子喝粥

時間: 2013-05-29

關於學前識字的討論,我看了諸多文章,發現有個問題一直糾纏不清。不贊成識字的專家認爲,強迫學齡前的孩子識字,會影響和損害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自然認知,從而影響到7歲以前孩子的自我建構。常常,專家這麼一說,就有“樂識派”(不好意思,我自己取的,代表認爲快樂識字也沒什麼不妥的一派觀點)說;如果孩子覺得識字很開心,很高興,沒有感受到壓力,又何樂而不爲呢?

我個人認爲,“樂識派”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還是因爲沒有搞清楚孩子認知的特點,同時也沒有意識到,文字,這個又有形又有意又有聲的東東,在成人的眼中,和在學齡前孩子的眼中,其實是不一樣的東西。文字之於成人,就是文字符號;而之餘學齡前的孩子,其實是和汽車、大樹、河馬、電腦一樣,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

剛剛看了孫瑞雪老師的文章,我覺得她說得特別清楚。學齡前孩子對文字的興趣,就和對物質世界的任何一種事物的興趣是一樣的。他們對文字的認知,就好像你抱着孩子去動物園,她會指着大象問你:這是什麼?她也會指着動物園草坪上的牌子問你:這是什麼?如果你告訴她,牌子上寫着:請勿踩踏。下次你再抱孩子去動物園時,孩子指着草坪告訴你:請勿踩踏。這是我女兒的一個例子,她才1歲9個月,她對動物園草坪上的牌子和對動物一樣有濃厚的興趣。都是對物質世界的興趣。牌子上的字對她來說,有趣程度不亞於大象。

但是識字就是另一回事。把字作爲可以產生意義的一種符號來進行學習,這種能力是闡釋型的,而非幼兒的建構型認知。很多家長說,我的孩子認識了好多好多字呢,說明建構型認知也能學習文化符號呀。其實問題大概就出在這裏吧。非要用違反自然規律的方式來學習,非要用認識物質世界的方式來學習文化符號——文字,對孩子的自我建構的完成,一定是有影響的。

容我想入非非一下,這是否也會影響孩子今後闡釋能力的獲得呢?因爲在她很小的時候,就習慣了用建構型認知來解決所有問題。再說得白一點,就是孩子習慣了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當需要她去理解和闡釋的時候,就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我記得小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過早識字的孩子,成年後得抑鬱症的機率比較大。我想,大概和闡釋型認知的損害有關。闡釋型應該是比建構型認知更高級的人類認知模式,當進入成年,遇到相當複雜的生存壞境時,尤其是現代社會,價值多元化,充斥着各種文化符號,如果闡釋性認知能力缺乏,自然會迷失方向。對複雜的環境缺乏理解力的人,常常會有這樣的疑問:怎麼會這樣呢?明明是這樣的,怎麼就變成那樣了呢?

好多從學校剛剛步入社會的人一般都會經歷有這種疑問的階段,以前說是因爲學校教育比較僵化。其實從深裏講,就是我們的教育一直比較注重建構型認知,記住了知識,學到了技能,卻對這個世界本身、對真理和真相缺乏瞭解,也懶得思考。

說得好像太遠了,總結一下,讓幼兒過早識字,就好像非要用叉子喝粥一樣,也能吃到些許到嘴巴里,但是當她找到勺子可以喝粥的時候,卻已經習慣了叉子喝粥。很明顯,粥自然喝得少,贏在終點,又談何容易?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