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病人的護理

時間: 2011-09-23

1.飲食與液體的攝取

  1)向病人解釋發熱是一種消耗性疾病,一方面代謝增加,使各種營養素大量消耗,如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另一方面由於交感神經興奮,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影響食物消化吸收,因此,宜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並注意進食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

  2)病人因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故應依其飲食愛好,提供美味可口的飲食,並囑其少量多餐,以增進食慾。

  3)指導患者瞭解攝取充足液體的重要性。除非有腎臟疾病或心臟疾病的限制,否則應保證每日入水量在3000ml左右,防止脫水並促進毒素和代謝產物的排出。同時,向患者解釋不等到口渴時才喝水的原因。對不能進食者,應給予靜脈輸液或鼻飼。

     4)指導病人在天熱或運動後增加液體的攝取,防止中暑。 
   5)若病人有脫水現象,應監測出入水量,並維持出入量的平衡。
2.觀察發熱症狀和體溫的變化 
    1)讓病人瞭解發熱的早期現象,如皮膚髮紅、頭痛、疲勞、缺乏食慾等。
    2)監測生命體徵,定時測體溫,一般每日4次,高熱時每4小時一次。行降溫處理,半小時後再測一次,直至退燒後3天,同時注意呼吸、脈搏、血壓的變化。
    3)測量患者攝入量、出量,如尿量、體重,瞭解體液平衡情況。
    4)監測病人血、尿檢驗報告值,如白細胞計數、電解質等。
3.穿着與舒適方面
    1)評估病人是否穿着過多或被蓋過於暖和,指導其正確穿衣或蓋被,以利散熱。
    2)病人寒顫時,宜給予保暖,預防感冒。
    3)注意調節室溫和環境。適宜的室溫可防止不必要的能量消耗。體溫上升期,由於寒顫,室溫應稍高些、環境應舒適、安靜、避免噪音、直射光線、污染空氣與知覺的刺激。
    4)注意休息:發熱時由於代謝增加,消耗多、進食少,故體質虛弱,休息可使代謝維持在最低水平。高熱者應絕對臥牀休息,低熱者可酌情減少活動。 
    5)口腔護理:發熱病人,唾液分泌減少,口腔粘膜乾燥,口腔內食物殘渣利於細菌繁殖,同時由於維生素的缺乏和機體低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炎和潰瘍,故應協助病人晨起、餐後、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潔,並減輕口脣乾裂、口乾、口臭及舌苔等現象。 
    6)皮膚護理:高熱病人在退熱時,往往大量出汗,故應隨時擦汗、更換汗溼的衣物、被套、牀單,防止受涼,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對長期臥牀者,還應協助翻身,防止併發症的產生。
    7)及時給予病人降溫:一般保溫超過39℃以上纔給予物理降溫,包括局部冷敷(前額、腋下、腹股溝處等)、全身冷療(25~35%的酒精擦浴、32~34℃溫水擦浴、4℃冰鹽水灌腸等)。物理降溫無效時,還可用藥物降溫法,並應嚴格掌握藥物適應症及注意事項。

4.特殊人羣發熱護理
    1)一般小兒發熱護理:肛溫在38~38.5℃,則減少被蓋,多渴開水,使用冰枕;肛溫在38.6~39.5℃,則給予解熱鎮痛劑,較小幼兒給栓劑;肛溫在39.5℃以上,則給予溫水擦浴,對3~4歲孩童效果最佳。
    2)一般老年人的發熱護理:使用冰袋快速降溫,向病人宣教保 健知識,如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預防感冒;天熱時,不過度活 動;穿淡色、質料通風衣服;吃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飲食;補充液 體;熱時使用冷氣或電扇;居住環境應通風良好;同時,應讓病人了 解發熱的危險性、症狀、預防及處理方法等。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5-09
1. 實時檢測體溫。 2. 高熱患者需儘快查明發熱原因對症用藥,暫時無法查明的,可以暫時使用藥物強制降溫,以免肌體收到損害。 3.必要可以冰敷頭部,高熱不退可以冰敷全身。 4.及時更換髮熱者出汗所陰溼的衣物被單並已於消毒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