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 不能只靠保健品

時間: 2011-09-09
高支出女性吃的保健品最多,抉擇不對症用處不大。專家說,良善意態、合理膳食、過量靜止纔是真正的保健養生之道。  市場上的保健品五花八門,功用越來越多,讓人眼花紛亂。  “虛僞宣揚,誇張後果,坑的都是老百姓!”張小姐忿忿地對記者說,因爲她母親就特殊信任保健品廣告裏的說辭,人家宣揚什麼買什麼,哪個說的神就吃哪個。有數字顯示,2005年,我國保健品市場銷售額超越1000億元。隨着人們對保健品越來越喜愛,這個宏大的市場中,不可防止會涌現魚龍混淆、傷害消耗者好處的狀況。近日,有音訊稱,2006年年底前,中國工商總局將採用辦法打擊虛僞宣揚,分種類、分階段展開藥品、保健品廣告專項整治。而記者在北京幾家百貨商場採訪時,銷售人員介紹說,如今進入了老百姓常說的秋冬進補季節,儘管氣溫一每天下降,保健品市場卻日漸紅火。據業內人士走漏,中秋時期保健品的銷售額甚至佔到全年總銷售額的30%。本人吃、送親友……保健品不只進入了平常百姓家,更越來越成爲他們生涯中的常客。那麼,單靠保健品就能進步咱們的生涯質量嗎?  保健品已經成了生涯必須品  “我最早接觸的保健品就是減肥茶。事先認爲這貨色挺神的,儘管起初曉得這些產品簡直都含有瀉藥成分,但後果還行,所以會意動。”50歲的張女士談起保健品來可是津津有味:“起初盛行過深海魚油、維生素啥的,一樣我都衰敗下。最近,有人說蛋白粉好,如今我每天早上喝一杯,一上午都不餓。”而年近70歲的李大爺本是“大病當小病治,小病當沒病養”的人,可子女們看不過來,這個送“腦白金”、那個送“黃金同伴”。李大爺也發明身邊的老同伴都在吃各種各樣的保健品,“看來,以前那套養生觀真過期了。”李大爺對記者說,“過來認爲年歲大了吃點油膩的,多靜止靜止腿腳就算養生了,如今不來點新玩意兒還真跟不上局勢!”其實,像張女士和李大爺這樣的保健品消耗者並不在多數。田小姐的爸爸十幾年如一日,每天都吃保健品,“有出口的,有國產的,花花綠綠,在桌子上擺了一大排。我爸說有養分對身材好,花多少錢都不在乎。”  採訪中,不少專家通知記者,吃保健品其實是中國人“進補”傳統在現代的一種連續。隨着社會經濟的一直展開和廣告宣揚的火上澆油,“老要補鈣、小要補腦、男要補腎、女要補血、胖要減肥”已經成了不少老百姓心中積重難返的觀點。於是,凡是掛上“保健”二字的產品,願意花大錢的消耗者也就不在多數了。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宣佈的報告顯示,2005年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總額達250多億美元,同比增加23.52%;到2010年,我國保健品人均消耗可達 100元,保健品市場的消耗總額將到達1300億元;2020年市場總量甚至有望打破4500億元。這些數據都解釋,保健品在人們日常生涯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  什麼人在吃保健品  爲了進一步理解人們對保健品的熟悉,一項大型網絡考察,後果顯示,在服用保健品的人羣中,女性約佔60%,年紀多在20至40歲之間。而香港去年進行的一項萬人考察也顯示,中年、女性、教導水平高者服用保健品的比例較高。在這些人當中,一半人吃過維生素彌補劑類保健品,20%的人服用過中藥或中藥製品,10%的人保持服用魚油產品。當被問及購置保健品的目標時,80%的人示意是爲了“強身健體”,10%的人願望“通過保健品醫治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而且,大局部人服用保健品之前都沒有徵求醫生的看法。  記者在多家藥店和超市看到,貨架上的洋蔘製劑、鈣彌補劑和助眠類保健品仍是市場熱門。購置這些保健品的消耗者大多家中有老人或小孩。一位正在購置“腦白金”的女士對記者說:“據說這個能夠改良記憶、醫治失眠、加強反抗力,所以咱們家老老少少都吃。”而被問及能否諮詢過醫生時,這位女士驚異地反詰道:“醫生都是管開藥的,哪管保健品呀?”  除了本人吃,保健品也是很多人眼中的饋贈佳品。本報考察顯示,30%的被考察者服用的保健品起源於親友或公務饋贈。而保健品的禮品用處個別有以下幾種:看望病人,親戚冤家間的人情往來,公務用處。不過,大局部收禮者示意,關於收到的保健品,既擔憂產品不正規,也不曉得適不適宜本人,所以大都抉擇置之不理或轉送別人。  廣告誇張宣揚的3種手段  在衆多保健品購置者中,大局部人抱着“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想法,但市場後勁偉大,不可防止地讓一些合法保健品鑽了空子。採訪中,記者發明,近80%的受訪者對保健品的相干法規及科學原理缺少理解,抉擇他們能否消耗的主因就是廣告,尤其是電視廣告、親友和銷售人員的介紹。更爲重大的是,局部患病的消耗者存在“以保健品代藥”的心理,甚至不惜廢棄正常醫治,招致病情好轉。其實,那些誘人的廣告宣揚重要有3種手段:“號外”產品、廣告轟炸和高科技代言。  所謂“號外”,重要有3種。第一種是沒有衛生部保健食品同意證書的產品。這些消耗企業只在外地弄個普通食品批號,吹捧本人有多種保健功用,甚至暗示能夠“醫治”多種疾病。第二種是捏造批號的產品。爲了矇騙消耗者,企業捏造衛生部門的同意文號,標在產品標籤上,甚至涌如今廣告中,假冒保健品,趁火打劫合法運營。第三種是守法消耗、傷害性更大的 “三無”產品。這些產品爲了躲過相干部門的追究,基礎只在中小城市或鄉村落叫賣。  
   如今對比廣泛的是廣告轟炸。所謂轟炸已遠不是廣告遍地開花那麼簡樸,義診、免費試用、專家講座、明星代言、僱“託”造勢、免費旅遊等,這些充溢溫情的圈套讓不少消耗者“迷了眼”。住在北京西城區的王大媽在超市花了 399元買了一瓶阿拉斯加深海魚油。爾後,該魚油的銷售人員隔三差五就拉着王大媽和其餘購置者去郊遊。爲了享受這種效勞,王大媽吃完一瓶又買一瓶。殊不知,一瓶魚油老本僅幾元,旅遊花消實踐是王大媽本人掏的腰包。  還有一些產品連“親情”面具都不戴,“技巧含量高、療效全”就足以虜獲消耗者的芳心。藉助“人類基因組規劃”的風,有些保健品領先一步,宣稱本人的“功力”已經深沉到能夠修補基因了。另外,隨着靶向技巧的一直進步,許多保健品也乘勝追擊,宣稱本人的產品能夠“智能追蹤癌細胞,一擊就中,從此免受放療、化療的折磨”。有些商人還盯上了最近盛行的納米技巧,消耗出能“百分之百”被人體排匯的“納米鈣”,宣稱“一舉破解困擾中國人多年的補鈣難題”。  保健品只起肯定的輔佐作用  那麼,保健品該怎樣吃能力施展功能?專家們一致指出:抉擇保健品要對症下“藥”。中公養分學會副祕書長賈健斌提示消耗者,肯定要注重保健品的標識、批號、產品標籤和功用成分,並細心研讀保健品的標識和解釋書,不能自覺遵從商家的廣告宣揚。而且,爲兒童、老年人和病人抉擇保健品更要鄭重,否則延誤了醫治,甚至減輕病情,就失去了“進補”的意義。  吃補品就像“量體裁衣”,考究辨證施治。許多家長爲孩子買人蔘、鹿茸等名貴藥材進補,人蔘等補品重要適宜年輕體虛、大病初癒的人,兒童正處於成長最興旺的階段,吃這些補品豈但起不到滋補作用,反而會涌現嘴角起泡、流鼻血等症狀,無異於拔苗助長。  關於“老少咸宜”的“腦白金”等助眠類產品,清華大學隸屬玉泉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耿同超教授對記者說,目前關於腦白金的重要成分――褪黑素的鑽研僅限於植物實驗,它對人體終究有哪些作用仍不明白,因而不倡議人們服用含有這一物資的保健品。耿教授指出,臨時服用褪黑素會引起本身免疫性肝炎、意識混沌、視神經疾病,還會招致睡眠阻礙、肉體疾病、眩暈等。  至於目前對比盛行的複合維生素及礦物資彌補劑,專家們示意,這類產品對比平安,能夠依據體質吃一點。賈健斌介紹說,第四次全公養分與衰弱考察的後果顯示,人羣中確鑿存在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等微量養分素攝入缺少,以及兒童、婦女缺鐵性貧血發作率較高的景象。其中,學齡兒童成長髮育快,且易伴有厭食、挑食等狀況,因而是微量養分素缺少的高危人羣;其次是孕婦、產婦、乳母等,輕易涌現微量養分素缺少;老年人因爲食量增加、消化功用削弱,也存在着不同水平的微量養分素缺少。這些人應當合理搭配膳食,以到達合理養分的目標,也能夠抉擇吃一些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資彌補劑。  其實,除了吃保健品,良好的心態、合理膳食、過量靜止纔是真正的“養生之道”。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質鑽研分會副祕書長張一民說,從《第二次人民體質監測報告》的數據來看,儘管70%以上的人都有體育錘鍊的意識,了崩潰育錘鍊的益處,但能臨時保持併到達規則靜止強度的只要不到1/3。在加入錘鍊的人中,青年人和老年人佔了絕大多數,而“任務操勞、家務忙碌”的中年人爲數甚少。因而,專家們提示,保健品只是輔佐手腕,衰弱養生還要靠合理膳食、過量靜止、均衡心態,戒菸限酒。
來源: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