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原蛋白與骨質疏鬆症研究進展

時間: 2011-05-25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又名退行性骨關節炎,爲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變,並在關節邊緣有骨刺形成。骨關節炎多見於老年人,隨着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骨關節炎的發病率愈來越高,它嚴重妨礙工作,成爲50歲以後喪失勞動力的第二個常見原因。
    骨關節炎可分爲原發性和繼發性骨關節炎兩大類,原發性主要爲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老化病變,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日漸加重,軟骨是所有結締組織中老化現象較顯著的組織,軟骨老化是正常的生理演變,但可以在遺傳的基礎上因人而異,有的發生較早,比較快速,也有的發生較晚,較緩慢,一般病情進展與疲勞過度及關節負擔過重有關。繼發性骨關節炎即先有其它疾病如先天性發育異常、外傷、骨骼的缺血壞死、下肢不等長及畸形等,而逐漸導致關節軟骨的病變。此外,骨關節炎還可能因不適當地長期大量激素及局部的放射線治療所引起。
    肥胖患者關節負重增加,人體爲維持重心會發生膝部的內翻畸形,使膝關節兩側間隙負重不平衡,導致退行性變,積累性的微小損傷可造成軟骨下骨的硬化改變,影響關節軟骨對關節負重的抵抗力,導致軟骨的退變,上下樓梯滑一下看起來不重的損傷,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遞給關節軟骨過重的負荷。     性別與骨關節炎的發生也密切相關,女性在絕經前其骨關節炎的發生與男性相似,但到絕經期以後,女性骨關節炎的發生率明顯高於男性。特殊職業的人羣中,其骨關節炎的發生率也較高,如礦工由於長期處於半蹲或蹲位,且需用肘關節,而引起膝、肘關節骨關節炎發生增加;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有些地區的農民需採摘棉花或工廠的紡織女工,其手關節骨關節炎也較常見。    當人體漸趨老化,或因創傷或疾病,關節軟骨出現退化,逐漸出現斷裂、失去彈性,隨之發生裂縫、糜爛與潰瘍,使軟骨表面呈毛刷狀,粗糙不堪。不光滑的軟骨面相互摩擦,使軟骨損毀更進一步加重。這時關節軟骨的完整性就遭到破壞。關節軟骨基質分解和合成失調造成軟骨的進一步破壞,軟骨下骨板由於缺乏軟骨的保護,局部受到異常的壓力而發生代償性增生(骨刺形成),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    運動損傷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運動和工作時出現關節強直和疼痛症狀,尤其是運動員和老年人,即使有充分的營養和鍛鍊,仍然會發生一些軟骨磨損和撕裂的情況。運動員和健身者經常處於大量韌帶和關節拉緊的狀態,並導致損傷。隨着年齡的增長,相連組織間的磨損也有導致病變的傾向。而且隨着年齡的增長,維護關節的健康也更加困難,而體重超標或者劇烈運動會使情況進一步惡化。    頸椎病是一種高發病,由於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臨牀症狀的綜合徵。頸椎病可分爲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和其他型,臨牀常表現爲頸、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區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縮,甚至四肢癱瘓。
    該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爲多。該病具有發病率高,治療時間長,治療後極易復發等特點。頸椎病是多種疾病的根源,其退行性病變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並非一日之寒。因此,我們提醒您要重視早期鍛鍊和頸椎病的預防保健,只有早發現、正確治療,才能擁有健康的生活。    造成頸椎病的原因,醫學界認爲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退變,隨着人體的衰老,椎間盤周圍纖維環老化,體積縮水,使椎關節失穩。二是急性損傷和慢性勞累。大部分中青年患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後者。具體分析有以下4方面的原因:長時間一種姿勢低頭作業、不良坐姿和臥姿、高枕及頸椎損傷。    膠原蛋白維持關節健康    生活中,這些關節疾病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關節紅、腫、漲、痛,上樓上不去,下樓下不來,走路走不動,動不動就腿痛、腰痛、胳臂痛。這些都與體內的膠原蛋白的缺乏有直接關係     膠原蛋白(collagen)是人體內一種與組織和器官功能有關的功能性蛋白,富有多樣性及組織分佈的特異性。膠原蛋白主要分佈在哺乳動物的結締組織中,對動物和人體皮膚、血管、骨骼、筋腱和軟骨等的形成都十分重要,是這些結締組織的主要基質。膠原蛋白在高等動物機體中的含量豐富,約佔蛋白質總量的1/3。其中,皮膚總重的70%爲膠原蛋白,而軟骨中幾乎都是膠原蛋白,肌腱、筋中膠原蛋白纖維佔80%。    由於膠原蛋白是關節中軟骨組織的主要成分,負責構造軟骨組織的框架並將其定型。因此,補充適量的膠原蛋白,可以維持人體自身軟骨組織的自動生成機制,保護關節免於磨損和毀壞,也可預防由各種原因引發的骨關節炎。
    膠原蛋白用於藥物及食品已有較長的歷史。臨牀研究表明,每日攝入一定的膠原蛋白可減輕膝或髖部骨關節病患者的疼痛,血中羥脯氨酸濃度升高。一家德國研究中心的數據表明,膠原蛋白組與安慰劑組相比有顯著治療效果。對於在研究之初即有重度臨牀症狀的病人,膠原蛋白比安慰劑有更加顯著的治療效果。有報導稱14C標記的膠原蛋白將比14C標記的脯氨酸優先聚集在軟骨中,這種優先攝取顯示膠原蛋白在軟骨代謝中有增效作用。

   骨骼中有機物的70%~80%是膠原蛋白,骨骼生成時,首先必須合成充足的膠原蛋白來組成骨骼的框架。因此,有人稱膠原蛋白爲骨骼中的骨骼。膠原蛋白的流失或缺乏會引起骨質疏鬆等疾病。關節是骨與骨間的軟骨,軟骨的50%構成物質是膠原蛋白,人體由於膠原蛋白流失與缺乏而導致的關節病症情況較多。 骨質疏鬆症存在椎骨、股骨頭、股骨頸的膠原及交聯物含量減少、賴氨酸地度羥化、膠原穩定性降低。這些改變直接關係到骨微結構及生物力學特性異常;而轉基因動物模型提示上述異常可能與膠原遺傳學改變相關。Ⅰ型膠原基因是調節骨量的強有力候選基因,同質疏鬆症中,沒有任何基因的異常象Ⅰ型膠原那樣明顯.骨組織不斷進行着舊骨吸收及新骨形成,此過程爲骨轉換。骨質疏鬆症發病關鍵環節爲骨吸收大於骨形成,骨轉換增加。

    骨骼除了是支撐我們整個肉體的架構以外,同時也保護着我們體內的五臟六腑以及神經系統。人類的骨骼相當結實,它的硬度相等於同樣體積的鐵或磚的4倍,骨骼就是人體最好的支柱。我們的身體有206根骨頭支撐,主要成份由70%的膠原蛋白、鈣和鱗所組成,形成了人體1/4的重量。所以完美的骨骼就等於“健康的脊椎”加上“厚實的軟骨”。如果脊椎骨之間的軟骨受到磨損就會直接壓到脊椎神經。一般的病症是頭痛、不舒服、腰痠背痛、麻痹或坐立不安,嚴重的可能會導致關節變形、半身不遂甚至癱瘓!大家都知道我們的頭顱保護着我們的腦袋,脊椎骨則保護着我們的脊椎神經,那麼骨頭的本身又是受什麼保護呢?答案是軟骨。我們的骨骼雖然強硬但是人體的骨質密度在30歲以後開始下降。骨骼出了問題情況到底有多嚴重?讓我們看看:新加坡共有40萬名婦女患上骨骼疏鬆症。骨骼疏鬆症導致國人骨折的機會增加,女人膝蓋衰退的比較快,月經不規則動搖骨本。骨骼疏鬆症所引發的骨折病例也與日俱增。骨骼疏鬆症不堪一擊。

全球關節炎患者人數歐州有3千九百萬人,美國有1千6百萬人,亞州有2億人而全球則共有4億人患上關節炎。這個問題讓德國每年花掉8億歐元,美國33億美元而全球共消耗掉60億美元。骨骼疏鬆症已成爲世界一大問題而世界衛生組織更把2000―2010年列爲骨骼與關節時代,希望集中世界的力量全面打擊骨骼問題。

     星洲日報(馬來西亞主要報章之一)在2004年2月27日“醫學報告”指出我們的骨骼每天都在損耗。爲什麼這麼說呢?事實70公斤體重的人膝蓋所承受的壓力:

走路時膝蓋的壓力是體重的2倍也就是140公斤,

上下樓梯時膝蓋的壓力是體重的4倍也就是280公斤,

打球時膝蓋的壓力是體重的6倍也就是420公斤,

蹲跪時膝蓋的壓力是體重的8倍也就是560公斤。

所以我們根本無法避免,因爲只要有動作骨骼就會磨損!骨骼問題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現在年輕人也會患上骨骼疏鬆症。如果你有關節疼痛的問題,或者關節比較敏感,容易脹痛還是坐久了或睡久了手腳容易麻痹,或者在走動的時候關節會發出咬碎聲,那很可能你的關節已經開始磨損了。新加坡國家關節炎基金會有一項驚人的發現,任何一位超過6個月大的嬰兒都可能患上關節炎。爲什麼現代人的骨骼會那麼脆弱呢?現代人每天接觸的都是一些酸性的飲食。麪粉、肉類、穀類、油脂、軟性飲料、白糖等,爲了中合這些體內的酸毒,人體唯有從骨骼釋放大量鹼性的鈣離子來維持健康。而過度的釋放鈣會消耗骨本。引發骨骼疏鬆症關節疾病嚴重危害健康。但是爲什麼有些人不斷補充鈣質而他的鈣還不斷流失呢?這是因爲沒有膠原蛋白。比方說鈣是沙子,膠原蛋白就是水泥。骨骼需要80%的膠原蛋白粘着鈣,纔不會流失。膠原蛋白可以解決“內在”與“外在”因素。我們的軟骨就好象天然的軟墊能起保護作用。骨與骨之間又有滑液在潤滑防止骨與骨的直接磨擦。如果軟骨生長的速度趕不上磨擦的速度那麼軟骨耗損後的結果就是骨骼崩壞的開始。這時關節會感到僵硬而疼痛、無力,失控的滑液則會引起腫脹。

你知道嗎?軟骨的成份100%都是膠原蛋白。人體雖然能自制膠原蛋白。但人體合成的膠原蛋白促成的軟骨,在形成時趕不上骨骼耗損的速度,骨骼就很容易受損。具臨牀報告顯示:膠原蛋白能在幾個星期內能有效的減輕關節病痛,而且能促成軟骨、骨骼周邊組織再生。

2004年4月毆盟科學委員會確認膠原蛋白有效幫助骨骼重建,運用維他命C和鈣,結合膠原蛋白所構成的食品。就是最佳的骨骼與關節的健康輔助食品,到底誰最需要膠原蛋白呢?老人、健美愛好者、減肥人士運動愛好者、曾經扭傷、骨折、撞傷者、體重超重者、營養不均的小孩、跑步者等等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4-02-03
膠原蛋白常吃是沒有害的 ,因爲膠原蛋白是人體中的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