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危險評估

時間: 2011-09-09

  所有絕經後婦女和老年男子都應在臨牀上評估骨質疏鬆症危險,以確定是否需要做骨礦物質密度(BMD)檢查。一般說來,危險因素越多,骨折危險越大。骨質疏鬆症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但由於骨折前沒有預警徵兆,所以很多人不能在疾病早期及時診斷和接受有效的治療。很多因素可增加骨質疏鬆症相關骨折的危險。 

  由於多數骨質疏鬆症相關骨折是跌倒引起的,所以評估跌倒的危險因素也很重要。除了肌肉無力、步態、平衡和視力缺陷外,最重要的似乎是個人跌倒史。 

  在WHO的10年骨折危險模型中的危險因素包括,現在的年齡、性別、骨折史、股骨頸BMD、體質指數低及是否用口服糖皮質激素,還包括有無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父母髖骨骨折史、吸菸、飲酒量大。WHO指出此組危險因素可與BMD測量相結合,用來評估病人的骨折危險。 

  除骨質疏鬆症外,代謝性骨病(例如甲旁腺亢或骨軟化症)亦可使BMD降低。這些病很多有非常特效的治療,單純根據BMD診斷骨質疏鬆症前應完成病史採集和體檢。 

  如果考慮病人存在可以治療的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病因,開始治療前應做相應的血和尿檢查(例如血清鈣、尿鈣、血清促甲狀腺素、蛋白電泳,皮質醇或麩質敏感性腸病的有關抗體)。對最近發生骨折的老年病人,應評估繼發性原因,如果考慮骨軟化症或維生素D不足,應測定血清25(OH)D水平。一般說來,確診的骨質疏鬆症病人在開始治療前應考慮做生化檢查(例如血清鈣和肌酐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