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絡治療冠心病研究進展

時間: 2011-06-27

  中醫理論認爲,冠心病屬於中醫“胸痹”、“心痛”、“厥心痛”等絡病範疇,其病機以氣虛血瘀、痰瘀交阻爲常見。通心絡膠囊是運用中醫絡病學說研製而成,由人蔘、水蛭、全蠍、土鱉蟲、蜈蚣、蟬蛻、赤芍和冰片等藥物組成,具有益氣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近年來通心絡膠囊在冠心病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其作用機制仍未完全明確。多數研究認爲通心絡膠囊具有抗炎,保護血管內皮功能,調脂,穩定斑塊及抗氧化等作用。

  通心絡聯合參鬆養心膠囊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58例療效觀察

  冠心病合併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各病程中最常見的併發症,病情頑固,反覆發作且常繼發致命性惡性心律失常,危及患者生命。筆者自2006年3月開始應用通心絡聯合參鬆養心膠囊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58例,發現治療組患者接受治療後的臨牀症狀、心電圖改善情況顯著,顯效率、有效率及總有效率均高於57例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組患者治療後心肌酶譜均有降低,治療組顯著低於對照組,心肌酶下降均值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

  中醫學認爲心律失常主要是由於氣陰兩虛導致心絡的絡虛不榮和絡脈瘀阻,從而出現一系列心律失常的臨牀表現。參鬆養心膠囊由人蔘、麥冬、五味子、山茱萸、酸棗仁、桑寄生、丹蔘、赤芍、甘鬆、黃連等組方而成,具有益氣養陰、活血通絡、清醒安神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參鬆養心膠囊的多種成分能阻滯心室肌細胞瞬時外向鉀電流的離子通道,並延長鈣通道開放時間及輕度抑制鈉通道的效應,並能增強心肌耐缺氧能力,從而達到抗心律失常效果。同時參鬆養心膠囊可通過調節植物神經功能,增強心肌耐缺氧能力,調節心肌細胞膜對鈉、鉀、鈣等不同離子的通透性,多方面、多途徑、多環節、多靶點阻斷心律失常的發生。

  通心絡聯合參鬆養心膠囊治療冠心病合併心律失常,是用通心絡改善冠狀動脈循環、心肌缺氧缺血,調節心肌細胞泵功能,從根本上進行治療,即治其“本”,參鬆養心膠囊調節心肌收縮頻率與節律性,恢復心肌細胞收縮自律,抑制異位節律,調整過快、過慢心律失常,預防噁心心律失常發生,發揮最好的心功能狀態,即治其“標”,兩藥聯合運用達到相加與協同作用,從而達到“標”、“本”同治。

  通心絡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患者介入術後CRP、血脂的影響

  急性冠脈綜合徵(ACS)是導致冠心病病人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發生主要與不穩定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形成密切相關,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而炎性反應是引起斑塊不穩定的主要因素,主要的炎性因子有C-反應蛋白(CRP)、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ICAM-1)等,其中CRP與ACS的關係最爲密切,它不僅是一種血清標誌物,還有炎性因子的作用,直接參與動脈硬化的形成與發展。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通心絡具有抗炎、調脂等作用。筆者的研究通過觀察通心絡對ACS患者介入術後的CRP和血脂水平的影響,來探討其治療ACS的作用機制。

  目前大量研究已證實,阿司匹林、他汀類調脂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及氯吡格雷等ACS常規治療用藥,能夠抑制ACS時的炎症反應。筆者研究發現,在上述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通心絡治療的ACS患者,術後2周即出現血清CRP明顯下降,其降幅較常規治療組更爲明顯,而且其較常規治療組更強的降CRP優勢可至少持續至術後3個月,提示通心絡具有獨立於常規治療以外的抗炎、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

  另外,有部分研究認爲,通心絡還具有調脂作用,能夠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筆者研究發現通心絡加常規用藥治療組在術後3個月,較常規用藥治療組有更強的降低LDL-C的作用,但未發現較常規用藥治療組有更強的升高HDL-C的作用,提示通心絡具有獨立於他汀類藥物以外的降低LDL-C的作用。(王志芳 曾荇 曾燦榮 鄭華 滕中華 馬立勤)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