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骨質疏鬆三大策略:定期檢查最重要

時間: 2011-09-18
  2010年12月09日11:58  解放日報

  腰背疼痛、身高縮短、莫名骨折,當身體遭遇這些狀況時,你會不會關注一下自己的骨骼健康?多數人的回答也許是否定。

  專家提醒,上述狀況恰恰是骨質疏鬆的常見表現,而在骨質疏鬆發生之前,你的骨量其實早已在慢慢丟失,你卻感覺不到。

  既然骨量的丟失悄無聲息,那怎樣纔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專家給出了三大策略。

  一,未雨綢繆定期檢查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因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而導致的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爲特徵的全身性骨病。常見症狀包括疼痛:腰背痛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狀,疼痛一般會沿着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有所減輕,久立、久坐時加劇;身長縮短、駝背:脊椎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長期骨質疏鬆容易導致脊柱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併發症。一次骨折後,再次骨折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專家提醒,骨質疏鬆在早期其實並沒有明顯的症狀,許多患者都是在不知不覺間經歷了骨量的丟失,等到出現疼痛、發現身高縮短,甚至骨折後再去查骨密度,骨量丟失往往已經很明顯。

  因此,預防骨質疏鬆宜早不宜遲。人體的骨量會隨着年齡的增長經歷如下階段:青年時期,骨發育成熟後骨量達到高峯值;邁入中老年後,骨量從維持階段逐漸過渡到不斷丟失。可見,如果在年輕時就注意骨量的積累,日常生活中注重飲食補鈣並堅持運動、保持合適體重,能大大降低日後患上骨質疏鬆的風險,或推遲發病年齡。預防骨質疏鬆應該從年輕時做起。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骨質疏鬆的預防更是刻不容緩,骨量的丟失悄無聲息,只有在積極補鈣的同時定期檢測骨密度,才能及時掌握自身骨量的變化。尤其是以下人羣,更需留意自己的骨密度變化:65歲以上的老年人、40歲以後有脆性骨折史、有家族骨質疏鬆症骨折史、女性絕經較早(45歲前停經)、體重較輕、身高縮短4釐米或年縮短2釐米、鈣攝入長期較低、嗜煙、酗酒、過度攝入咖啡因、應用類固醇激素超過2或3個月、患有性腺功能減退或類風溼性關節炎等。

  專家特別提醒,中老年女性是骨質疏鬆症的高發人羣。女性進入圍絕經期,即月經紊亂而尚未絕經,連續1年以上 (我國女性多在 48歲左右進入圍絕經期),應當特別重視骨質疏鬆的預防,最好每年做一次雙能X線吸收儀的骨密度檢測,因爲絕經後體內激素水平的下降會明顯加速骨質流失。

  二,走出補鈣的飲食誤區

  骨骼對鈣元素的吸收障礙,是導致骨質疏鬆症的根本原因。很多人都知道補鈣的重要性,卻往往誤入歧途。

  由於受到“吃啥補啥”觀念的影響,喝骨頭湯能大量補鈣,是人們的普遍想法。事實上,鈣雖然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但其在湯裏的溶解度非常小,單純靠喝骨頭湯難以達到補鈣的目的。骨頭湯不僅鈣含量微乎其微,更缺乏有促進鈣吸收作用的維生素D。一般來說,一碗豬骨湯的含鈣量僅有1.9毫克,成年人每日所需的鈣量爲800到1000毫克,而缺鈣、骨質疏鬆、骨折病人及更年期婦女每日所需的鈣要1000毫克以上,如果僅靠喝骨頭湯來補鈣的話,每天起碼要喝400碗。

  有效的補鈣應該從科學飲食做起。普通牛奶每毫升大約含有1毫克的鈣,一杯牛奶約200到250毫升,大約可提供200毫克的鈣。每天喝2杯牛奶或酸奶的同時還需補充一定的維生素D,因爲鈣需要在維生素D的配合下才能被身體有效吸收。

  如果說喝牛奶大概只能提供每日所需鈣量的50%,那其餘部分就應當從其他鈣含量豐富的食物中攝取,如綠葉蔬菜、海帶、紫菜、蝦皮以及豆類等食物。此外,也可在早、晚各喝1杯經過營養強化並富含維生素D的高鈣配方奶。

  需要提醒的是,補鈣切忌“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這不僅是因爲骨量的丟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人體無法儲存過量的鈣,最佳的方式還是日日均衡地補鈣,細水長流。

  三,多管齊下重視運動

  由於內分泌失調、維生素D活力下降、運動量減少、鹽攝入量過高等多種因素都可能導致骨質疏鬆。所以,單純地補鈣並不能全面預防骨質疏鬆,只有多管齊下,才能讓自身的骨量“賬戶”增值。

  有規律的運動能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在注意飲食的同時,不能忽視定期的運動。負重鍛鍊可以減緩骨質流失,甚至增加骨密度。走路、跑步等都可刺激骨骼,牽拉肌肉,有助於增加骨峯值。中老年人應該有規律、適度地運動。專家建議,每天在日光下步行30分鐘,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此外,長期吸菸、喝咖啡、喝可樂等,都會引起人體維生素D的缺乏。戒菸、限酒、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對預防骨質疏鬆也十分重要。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