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多關注老年人

時間: 2011-03-22

老年人生理變化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經過對全球人體素質和平均壽命的測定,對年齡的劃分標準作出了新的規定。這一規定將人的一生分成5個年齡段,即:44歲以下爲青年人;45一5歲爲中年人;60一74歲爲年輕的老年人;75一89歲爲老年人;90歲以上爲長壽老年人。這5個年齡段的新劃分,將人類的衰老期整整推遲了10年,這對人們心理健康及抗衰老意志將產生積極的影響。隨着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無論是外觀還是生理機能,都在逐漸發生變化,即組織器官的退化和生理功能的衰退,這稱之爲生理性老化。

  (一)感官系統變化

感官系統指產生感覺和知覺的重要器官,包括皮膚的感覺以及視、聽、味、嗅、觸覺等。這些器官的老化會給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

    1.皮膚的變化

皮膚的變化往往是人老化的最早表現之一,主要表現在:

1)皮膚鬆弛、缺乏彈性;

2)皮膚腺體分泌減少,造成皮膚表面粗糙、乾燥並缺少光澤;

3)皮膚出現色素沉着及老年斑;

4)皮膚血管壁增厚,管腔變窄,使血液循環受到影響,皮膚缺乏營養,再生緩慢,防禦功能減退。

    作爲保護身體的第一道防線―皮膚,它擔負着體溫調節、排泄、吸收及保持水和電解質不被丟失的任務。上述衰老變化,使皮膚的各項功能均受到影響。對外界如冷、熱等一些刺激,老年人皮膚的耐受性及抵抗能力較差,寒冷季節易患感冒,炎熱天氣容易中暑,調節體溫的能力降低。當皮膚受損傷時,其癒合能力亦有所降。尤其是長期臥牀的老年人,皮膚因持續摩擦與受壓更容易破損,而導致褥瘡。故要注意保護皮膚,老年人的生活區域包括各項

設施,應避免任何造成皮膚損傷的危險因素。可進行皮膚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皮膚的抵抗力。

    2.視覺的變化

    (1)外觀改變

    1)眼周圍脂肪減少、肌肉彈性減弱,使眼皮皺紋增多,眼瞼下垂。

    2)角膜邊緣呈灰白色環狀,由類脂質沉積所致,稱爲老人環。

    (2)功能改變

    I)調節和聚焦功能減退,不易看清近物,如書籍和報紙上的字,俗稱“老花眼”,交替看遠、近物時亦不能進行快速的調節。

2)由於眼底血管硬化等原因,使視力所能看到的範圍(即視野)縮小。

 3)眼睛內部結構的變化,使青光眼、白內障等老年性疾病較爲多見。

 爲了延緩視覺老化,老年人要保持規律的生活,穩定的情緒,避免身體疲勞與用眼過度。對已存在視力減退的老年人,要相對固定物品擺放的位置,使之易於拿取。避免直接或強光照明,避免“暗”環境,少在照明不足的地方長時間用眼,少看電視電影,以防眼壓增高,造成眼睛疾病。

 3.聽覺的變化

 老年人聽神經的功能逐漸減退,辨別聲音方向及聲音由耳到腦傳導的能力下降,聽力逐漸減退,出現老年性耳聾。故與老年人交談時,儘量避開嘈雜的環境,減慢說話速度。可教會老人每天自行做3一4次耳部按摩,按摩時以手掌按壓耳朵,用手指按壓、揉搓耳垂,通過加強保健來延緩聽力下降。

4.味、嗅覺的變化

1)味覺。由於味蕾數量的減少和功能退化,睡液分泌減少,使老年人對食物的敏感性降低,造成食而無味,食慾下降。

2)嗅覺。嗅神經數量隨年齡增加而減少或萎縮,使老年人分辨氣味的能力下降,表現爲嗅覺遲鈍。

 根據上述老化特點,在爲老年人準備食品時,應注意顏搭配,以刺激食慾,彌補味、嗅覺的不足。避免使用酒精類飲料或檸檬果汁,減少口腔砧膜乾燥。經常用淡鹽水或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溼潤。

 5.觸覺的變化

 由於皮膚內的神經老化;老年人對觸覺的敏感性逐漸減低,如觸及冷、熱物或受壓,對皮膚破損的感覺均缺乏敏銳的反應。因此要經常更換體位,防止單一姿勢維持時間過長。加強安全防範措施,避免凍傷、燙傷及化學燒傷等意外的發生。

 (二)呼吸系統變化

 呼吸系統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以及胸廓,其主要功能爲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維持正常的呼吸活動。隨着年齡的增加,老年人呼吸系統的功能不斷下降。僅從通過肺向組織輸送氧氣一項功能來看,25歲的年輕人每分鐘可輸送4L,而70歲的老人只能輸送2L。同時,呼吸系統的變化常易導致肺炎、哮喘、結核等老年時期常見病的發生。

1.鼻的變化

老年人鼻道氣流阻力加大,對吸入空氣的加溫、加溼、清潔及過濾作用減弱,降低了呼吸道的防禦功能。  

  2.咽部的變化

 咽部肌肉萎縮,吞嚥功能差,神經末梢的感覺不靈敏,咽食易嗆,甚至因團塊食物被誤吸入氣管而發生窒息。

3.喉的變化

喉部軟骨逐漸變脆,肌肉萎縮,使老年人聲音發生變化,表現爲發聲的力量弱,聲音顫抖等。

4.氣管、支氣管的變化

老年人的氣管、支氣管彈性下降,鑽膜發生萎縮,黏膜纖毛運動減弱,細小支氣管管腔變小甚至阻塞,使分泌物不易排出。加之支氣管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降低,細菌易停留於呼吸道,造成呼吸系統的感染。

5.肺的變化

肺泡數目減少及彈性減弱,剩餘肺泡擴大,呈肺氣腫樣,肺不能充分擴張而造成肺通氣不足。加之咳嗽的力量不足,分泌物易殘留在肺內而造成肺部感染。

6.胸廓的變化

因骨質脫鈣疏鬆,脊柱彎曲後凸而胸骨前凸,胸廓由扁形變爲桶狀,肋軟骨彈性降低及肋骨脫鈣,縮小了肋的活動度,胸廓呈僵硬狀態,影響肺的通氣及充氣容量。

爲預防老年人患呼吸系統疾病,要鼓勵老人蔘加力所能及的活動,即使臥牀、行走困難也要通過協助翻身、拍背、做深呼吸等改善呼吸功能;同時,宣傳、督促老人戒菸,以去除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誘因;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流行時,儘量少去公共場所;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時應及時就醫以控制感染。

(三)心血管系統變化

老年時期多見的健康問題常發生在心臟血管系統,這是導致老年人功能衰退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1.血管的變化

由於血管壁增厚、變硬,擴張能力下降,血管彈性減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臟須加大力量才能將血液泵入血管腔,故老年人血壓增高,脈壓差增大。同時,神經系統調節血壓的功能減退,使老年人由臥位到立位發生位置改變時,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而導致跌倒或受傷。

2.心臟的變化

隨年齡增加,老年人心肌收縮力下降,搏動間隔時間延長。安靜狀態下,對心臟功能的影響不明顯;而在活動時,心臟輸出血液的量則不能滿足身體各臟器的需要。如腦血流量減少可使人出現眩暈及意識模糊等臨牀表現。

因此,老年人及其家人識別心血管系統的臨牀表現對其獲得準確、及時的治療來說非常重要。如自己感覺呼吸費力、“喘不過氣”、不願活動、容易疲勞,常爲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現;原因不明的胸痛應鑑別是否爲因心肌缺血而造成的心絞痛;足背部及小腿有水腫時,應檢查有無右心衰竭發生。

(四)消化系統變化

消化系統對人體的作用主要爲攝取食物、吸收其中營養物質、排泄剩餘的食物殘渣,完成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口腔、食管、胃、腸、肝、膽、胰等器官統稱爲消化系統。

  1.口腔的變化

1)牙跟萎縮及牙齒咬合面的磨耗,使牙本質內的牙髓外露,對冷、酸、甜等刺激敏感,表現爲痠痛。

2)牙槽骨萎縮,部分或全部牙齒脫落,使老人咀嚼困難,所進食物多以易消化的軟食爲主,這容易導致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攝入量不足。食物殘渣尚可存留於牙齒的缺損處,造成齲齒、牙齦炎等。

老年人要重視口腔的衛生保健,及時清理牙縫中的殘留食物,早晨及進餐後均要刷牙,牙齒脫落後要及早安裝義齒,以減少對攝食及消化的影響。有義齒者在晚間睡前要將義齒取下,進行清潔後放入冷開水中浸泡。在尊重老年人飲食習慣的基礎上,讓他們多食用瘦肉、魚類、多種蔬菜及水果,並儘量選用蒸、煮等方法進行烹調,以方便老年人咀嚼與消化。

 2.食管的變化

 1)由於支配吞嚥的神經與肌肉功能失調、衰退,老年人往往在吞嚥食物時感覺嚥下困難。

 2)食管的蠕動功能下降,使食物停留在食管的時間延長,加之食管與胃相連的賁門括約肌鬆弛,進入胃的食物很容易反流回食管,增加誤吸入至氣管的危險。

 爲了便於吞嚥,防止誤吸發生,老年人最好取坐位進餐,臥牀者要儘量擡高上半身。進餐時精神集中,細嚼慢嚥。爲防止噎嗆發生,應備好湯類或將食物加工成糊狀,幫助老年人順利進食。

  3.胃腸的變化

  1)胃腸黏膜變薄,消化酶分泌減少,使老年人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減低。

  2)胃腸蠕動無力,大腸黏液分泌減少,故老年人容易發生便祕。根據以上情況,在加工、準備老年人食品時應儘量切成小塊、薄片、碎末或細絲,少吃油炸、過黏的食物,以幫助食物吸收。同時,多吃粗纖維食物,攝入足夠的水分,以軟化糞便,刺激腸蠕動,促進糞便的排出。

  4.肝臟的變化

  肝臟對人體的作用包括儲存糖原,合成蛋白質,分泌膽汁及解毒等。隨着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肝臟逐漸縮小,肝血流量減少,致使肝臟的上述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例如,解毒能力下降,使老年人用藥時出現的毒性作用和副作用增加;膽汁變稠,膽囊排空的時間延長,膽固醇增加,使膽囊炎症、結石的發病率增加。

  因此,要指導老年人採用低脂飲食,防止久坐久臥,保持良好的情緒,以減少膽囊炎及結石的發生。在老年人用藥方面,應儘量減少用藥品種,聽從醫生的指導,按時停藥或減量,切忌隨意濫用藥物,以減少藥物在體內蓄積而出現的不良反應。

  (五)泌尿系統變化

  泌尿系統爲管狀系統,包括腎、輸尿管、膀膚及尿道。整個系統中任何一個部位出現異常,都不可避免地影響到腎的功能,使老年人出現相應的健康問題。

  1.'腎臟的變化

  老年人腎臟結構退化的基礎是腎臟血管發生硬化,此爲老年時期普遍存在的現象。硬化可波及大小血管,腎內血管彎曲、縮短,彈性減低,管腔縮小,使腎血流量減少,腎質量減輕。

  腎臟功能隨年齡的增加也開始逐漸減退。

  1)尿液濃縮能力下降,晝夜排尿量的規律發生改變,夜間尿量增多。

  2)體內調節水及電解質的能力下降。年老後人體不能很好地保存體內的水分,容易因水分不足而脫水。對電解質的調節功能亦有減退,如當身體缺鈉時,機體仍按原量排出鈉而不能少排,故易出現低鈉血癥;當身體中的鈉過多時,又不能及時排出,致使鈉在體內儲留,增加了肺水腫或心力衰竭的危險。

  3)排泄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的能力下降。腎臟是排泄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的主要場所。隨着年齡的增加,其排泄速度減慢,藥物容易蓄積在體內而出現毒性反應。

  2.膀胱的變化

  1)肌肉萎縮是膀胱老化的主要表現,可造成膀胱收縮無力,在排尿後膀胱內仍有較多殘餘尿液存留,使老年人容易發生尿瀦留及膀胱炎。

  2)容量減少。如人在50歲以後的膀膚容量較20歲時減少約40%左右,易造成尿頻及尿液外溢。

  3.尿道的變化

  尿道肌肉萎縮,彈力減退,使尿液流速減慢,表現爲排尿不暢或無力等臨牀表現。

  針對泌尿系統老年性變化,要照顧好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應提醒老人按時上廁所;及時擦浴更衣,保持牀單、衣褲整潔;儘量在白天多飲水,減少夜間排尿次數以保證睡眠;維持老年人的自尊,提供心理支持;在身體條件允許時,鼓勵老人蔘加各種鍛鍊活動。

  (六)內分泌系統變化

  內分泌系統對人體的主要作用爲調節新陳代謝,維持身體內環境的穩定。老年期的變化特點爲內分泌器官萎縮,相應的激素髮生質與量的變化。這些變化對人的衰老有很大的影響。

  1.腦垂體的變化

  腦垂體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腺,可分泌多種激素。進入老年後,腦垂體的體積縮小,並呈纖維化和囊性改變,使激素分泌紊亂,相應的內分泌功能也受到影響。例如,生長激素分泌減少,造成老年人體內脂肪增多,肌肉減少,體力下降。

  2.甲狀腺

  腺體質量減輕,功能減低,使老年人怕冷、皮膚乾燥、心跳減慢、無力。

  3.腎上腺

  由於腎上腺質量減輕及功能減低,使老年人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和對有害刺激的應對能力均有所降低,包括對偏冷、偏熱、缺氧、創傷、感染等的耐受力以及運動或勞動的能力下降等。

  4.胰島

  胰島萎縮,功能減退,使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較高。

  由於內分泌系統主要通過分泌激素髮揮作用來保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因此,當功能減退時,機體的新陳代謝及全身各方面的功能活動、適應性、抵抗力等均會受到影響,臨牀表現範圍較爲廣泛,缺乏特異性。故老年人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掌握自身器官變化的情況,保持生活規律,情緒穩定,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

  (七)神經系統變化

  神經系統具有調節人體各器官系統功能、使人體與內外環境相適應、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功能。它的老化可導致全身各

系統、器官的衰老,而各系統、器官的衰老又會造成神經系統的損

害,結果形成神經系統較複雜的功能障礙。

  1.腦萎縮

  青年時期腦質量平均爲1400g。隨着年齡的增加,至60歲以後,腦的質量約減輕10%,出現較明顯的腦部萎縮。神經細胞數目的減少是造成萎縮的主要原因。年齡越大,神經細胞的數目越少,它實際上反映了腦部老化的過程。

  2.腦動脈硬化

  腦動脈的硬化隨年齡增長而不斷增加,血流速度逐漸減慢。由於血管硬化及一些小血栓的形成,常造成腦的軟化,從而使老年人出現如健忘、思維活動障礙、癡呆等一系列健康問題,而且容易引發腦血栓等腦血管疾病。

  3.神經遞質改變

  腦內神經系統可合成並釋放多種形式的化學傳遞物質,完成神經系統不同的功能活動,這些物質稱之爲神經遞質。老年時期某些神經遞質減少,可造成失眠或睡眠質量下降,面部表情淡漠,精神抑鬱以及動作遲緩等。

  隨着上述老化現象的出現,體內殘存的腦細胞代償性地充分發揮其調節和反應的功能,以維持生理活動,故有很多高齡老人仍能保持較靈敏的思維能力。所以對老年人來說,一方面要加強腦力活動,鍛鍊思維,勤於動腦,保持對生活、對外界事物的興趣;另一方面,應補充腦部營養,多吃健腦食物,如魚、蛋、大豆等蛋白質,核桃、花生、芝麻等脂質,以及小米、玉米、棗等糖類食物,以儘量延緩衰老的進程。

  (八)運動系統變化

  運動是維持老年人健康所必需的。由骨、關節及肌肉構成的運動系統老化,不僅使全身運動功能降低,而且對整體工作能力及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都有很大影響,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1.骨骼的變化

  隨着老年階段的到來,骨骼內部結構逐漸發生了改變。骨密度減低、骨骼質量減輕及變脆,常造成老年人出現骨質疏鬆,且非常容易發生骨折,尤其在腕部、股骨頸等處的骨折更爲多見。

  2.關節的變化

  老年人的關節軟骨無論在彈性還是在韌性方面均有所降低。不僅如此,在關節四周,骨質多有增生而形成骨刺。軟骨的變化和骨刺的發生,降低了關節的靈活性,縮小了關節的活動範圍,造成老年人活動障礙。

  3.肌肉的變化

  肌肉隨着年齡的增加逐漸萎縮,失去彈性,肌力減退,肌肉的總質量可由原來佔體質量的50%減少至25%。老年人表現出反應遲緩、動作笨拙、活動後容易疲勞以及時常有腰痠腿疼等症狀。由於運動系統老化,老年人常因步履蹣跚、行動緩慢而易於跌倒造成骨折。因此,在鼓勵和允許老人儘可能自理的同時,要注意並預防老人可能發生的意外,協助老人增強自我照顧的能力。日常活動中,多用大關節活動而少用小關節,如外出時多使用揹帶書包而不用手提式,用雙手持重物而不只用單手等,以儘量保護關節肌肉。選擇低、中運動強度的項目如慢跑、散步等進行鍛鍊。在飲食中注意補充牛奶、海產品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及維生素D,以延緩骨質疏鬆。必要時,使用合適的手杖、步行器等協助活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