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亞健康嗎?

時間: 2012-07-27

亞健康,是現代人的普遍毛病,十之八九皆是。你,是亞健康嗎?是的話,誰又是導致你亞健康的魔鬼?現代化生活的快節奏?人們過高的生活水平?工作壓力大?。。。。。。

   由於我的思想源於扶陽派和脾胃派,會這兩方面有所偏重。一直以來尋找着答案,最後明白到亞健康的本質是陽氣的不足。

   按照現代醫學的理論,所謂亞健康狀態,介於病和健康,多指無臨牀症狀和體徵,或者有病症感覺而無臨牀檢查證據,但已有潛在發病傾向,人體處於一種身體機能與心理失衡狀態。

   從中醫理論來看,所謂亞健康狀態,就是陽氣不足引起的不佳狀態。留意下身邊的人,有多少不是在透支着身體,損耗着陽氣。中醫講求陰陽平衡,隨着陽氣的損耗,陰也會出現問題。身體逐漸出現不適,亞健康的大部分症狀。另外,抗生素的濫用,激素的大量使用,也扼殺了不少陽氣。生活中幾乎處處潛伏着危機。當前市場上的肉類,蛋多數是大量被製造出來的,爲了利益,提高動物的產蛋率,產肉率,保證動物不生病,會在飼料中加入各種抗生素、激素等。我們吃了製造出來的食物,又怎能逃出亞健康的魔掌呢?

如何改善亞健康狀態

      1、重視腎陽,不過於勞累

    腎陽爲一身根本之陽。腎陽尚在,人則火;腎陽一失,人則亡。腎陽不傷,則一身五臟六腑之陽有根,皆能正常運轉。打個比喻,身體裏的各個臟器如各種電器,腎陽如發電廠,沒電的供應,又談何運作呢?

   夜半早睡。什麼最容易長陽氣,不是藥物,而是睡覺。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覺補。可惜如今之人以崇尚夜生活作爲生活好壞的標準,夜夜笙歌,留戀於各種夜店而忘返,豈不可笑矣。

   不過於勞累,不劇烈運動。過於勞累則會耗傷元氣,並會傷及腎中元陽。古代的大醫和養生家無不強調養氣,不可過勞。根據陽主陰隨的理論,陽氣是人體生命之本,但陽氣過耗則導致陽損及陰而陰陽俱損。因此,像馬拉松、鐵人三項賽等,無不是損耗人的陽氣。我,是個很好的反面教材,從前爲了減肥,幾乎每天保持三四公里的慢跑。逐漸成了去年的爛攤子,現在慢慢收拾。

2、重視脾陽,少吃生冷

  飲食要溫。自從人類發明了冰箱,飲食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以前多以熱食爲主,現在卻喜吃生冷。尤其在夏天,更是無冷不歡,如雪糕、冰啤酒、冰飲料等。殊不知過食生冷會傷脾陽。脾陽傷則易見腹瀉、腹脹、腹痛、食慾減退等症狀。脾胃乃後天之本,脾胃一傷則百病叢生。不少人不知呵護脾胃,結果面暗肌瘦,精神不振,飲食不香。先天的好壞我們無法決定,後天就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3、扶助陽氣,慎用西藥

  不要濫用抗生素及各種激素,以防傷及陽氣。抗生素乃寒涼之物,誤用會傷及人體陽氣,感冒藥亦如此。不少人吃了感冒藥、抗生素後,心悸、冒大量虛汗(淡汗),毫無食慾等副作用,爲何?皆因傷及陽氣。有些人每次感冒都靠感冒藥去打壓,最後成了個頻頻感冒,發燒的復感人。

4、中藥、藥膳調理

  正確地運用中藥可以有效地改善亞健康狀態的各種症狀,最後擺脫亞健康的束縛。

  再次過程中須扶陽,多用溫性藥物,少用甚至不用寒涼。在此,我推薦幾種藥膳,以供大家學來調理身體。

  粥,最養人的食物,尤其是粥熬好後上面的粥油(廣東話叫粥膠),一來健脾胃,二來養腎生精。紅樓夢的賈母每天總有粥,方可如此健康長壽。可以用白米(粳米最好)、黑米、紅米(赤米)、小米各等份來熬粥。切勿加糖,可用鹹菜送。

  淮山,是我和老師最愛的食品。不溫不寒不燥,補脾腎,無論是什麼人都可食用。淮杞瘦肉水,最好用新鮮的鐵棍淮山70克,或者用幹淮山50克,枸杞子10克,生薑三片,瘦肉適量。

  菟絲子,能補腎陽,亦常用。可用少量直接泡水飲用(加幾片炙甘草更佳)。

  黑豆,能補肝腎,黑髮。日常可飲黑豆漿來調理,不過腸胃功能差的人不能多吃,因豆類難消化,易脹氣。或者飲用黑豆泥鰍豬脊骨湯,黑豆50克(炒過),泥鰍3條(煎過),紅棗數顆,生薑三片,豬脊骨適量

  五指毛桃,亦稱五爪金龍,能補中益氣,補人之體虛,不燥。五指毛桃大棗瘦肉水,五指毛桃30克,大棗數顆,生薑三片,瘦肉適量

  注:以上藥膳的中藥材用量爲一人分量

亞健康狀態最常見的是煩躁,容易上火,同時伴有易疲勞,食慾減退等。這揭示了所謂的上火其實根本不是實火,而是虛火,由於腎陽不足而產生的陰火。因此,千萬不能喝涼茶來降火,那隻會越喝越傷陽氣,越喝越上火。正確的做法是扶腎陽,把上浮的陰火引下來,潛下來,歸入丹田,自然心靜神安,不易上虛火。但當前的不少中醫好像不這麼認爲,反而辨出不少的陰虛內熱證。如此辨證,自然喜用寒涼。

   外有六淫(風、寒、暑、溼、燥、火),內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萬病皆由心起,其實最關鍵的常常被人忽略,關鍵是保持好的心態,好的心情。心情舒朗,身體自然就好。

   小弟學識有限,有錯漏在所難免,望各位有識之人多多指正,多多提點。謝謝!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