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調理妙手“治未病”

時間: 2011-09-30

  經絡調理是中醫“上工治未病”思想最契合的詮釋途徑。但大衆普遍認爲,經絡看不到、摸不着,神祕而玄妙。經絡到底是什麼?經絡調理是如何對人的整體進行協調的呢?效果怎樣?如何評價呢?

  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徐平教授指出,經絡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鍼灸學的理論核心。中醫各科的診斷和治療,鍼灸臨牀治療時的辨證歸經,循經取穴,針刺補瀉等,都是以經絡理論爲依據的。

  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溝通於臟腑與體表之間,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等組織器官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保持相對的協調和平衡。經絡在實踐運用中主要包括鍼灸、按摩和藥物治療。以鍼灸爲例,通過鍼灸刺激穴位,激發疏通經氣,恢復調節人體臟腑氣血的功能,因此大多按照病位症狀歸經,採用循經取穴的方法進行調理與治療。經絡調理在預防保健方面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古今把足三裏稱爲防病治病的保健強壯穴,作爲一般強壯施穴,還可取中脘、關元穴;灸風門穴,可預防感冒;灸足三裏、懸鐘穴,可預防中風等。

  徐教授介紹,中醫中藥講究的是和諧,主張天人合一,中醫認爲人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合自然規律。子午流注是古代中醫發現的一種規律,即每日的12個時辰是對應人體12條經脈的。簡單地說,子代表陽,流代表陽生的過程,午代表陰,注代表陰藏的過程。時辰在變,不同的經脈在不同的時辰也有興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規律,對保健和用藥都有很大的益處。人體的活動符合此規律時,身體處於自然的狀態,有消耗也有補充。如果破壞此規律,則只有消耗,生命處於能量加速損失狀態。

  從亥時開始(21時)到翌日寅時結束(5時),是人體細胞休養生息、推陳出新的時間,在此期間,人應該享受充足的休息,纔會有良好的身體狀態,正如睡覺多的嬰兒長得快又結實;愛鬧覺的孩子發育不好。辰時(7時至9時)、午時(11時至13時)、戌時(19時至21時)有利於人體消化,適宜進食三餐,三餐欠規律或不定時,會使人體循環和代謝進入無序狀態,容易得病,如不能糾正,醫與藥都將無能爲力。

  當下正是春光明媚的時節,陽氣升發,氣機條達,宜養陽養肝、舒展肢體、放鬆心情,也是經絡調理的大好時機。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中華經絡堂迎來了一批批希望通過經絡調理來改善身體狀況的人羣,徐教授認爲,每個人應結合個體虛實寒熱、既往患病史、家族疾病史、心理狀態等具體情況,經過循經體查等辨證步驟,採納適宜自身的調理項目。譬如溼熱、風寒、瘀阻或氣血不足的人羣可通過循經通絡方法,以艾灸、火罐、薰洗進行經絡調理,以調暢經脈,促進氣血運行。

  古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經絡調理就是運用傳統中醫經絡理論和方法開展保健養生,預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改善亞健康狀態,促進疾病康復的好方法。

上一篇:小兒感冒簡易方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