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體質的區分及調理(圖)

時間: 2011-05-05

 

  
  中醫體質的形成

  1. 認識八種體質的要點:1.形神特點,2. 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3.起居養生原則, 4.調整養生的方法

  2. 每個人的體質,首先得養於先天。理氣止痛的藥用多了會像成燥;抗生素也不可多用,多用會傷氣。

  3. 起居習慣的影響:熬夜,作息時間不規律。體力過勞,產生虛性體質(氣虛,陽虛,頭疼,肩胛背疼痛――如放血,使黑血,外形多粗獷,舌象脈象――舌體胖大,淡有齒痕,無名指脈――尺脈弱;腎陽不足。宜用溫針,這種體質夜尿多,胸悶,腰痠痛,頭痛。多治――溫灸,取腎俞、命門、一字排開,側重於補。

  4.飲食習慣:不健康飲食主要分幾種:飲食物過剩, 會影響脾胃,吃進去消化出來的食物都是“半成品”,如果時間久了易形成痰溼體質和 溼熱體質, 醫書說“水谷與元氣不相而立”。天之大寶,一輪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消化不好,會造成營養不足,不良(要想改變就先改變春季飲食習慣)。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於偏食,節食,故而造成了氣虛,陽虛,血虛,推薦使用養生食譜補血氣補腎氣。

  飲食偏鹹; 飲食中肥甘厚膩等過多;食物中辛辣刺激過重――如果陰虛體質者,內熱,陽氣要潛藏爲佳,南方多有宵夜,易傷氣傷陽,併產生痰溼體質。喜歡睡懶覺, 經常不吃早餐―― 早晨肝膽旺,如果不按時吃早餐,會影響肝膽的正常功能――容易相承氣淤體質――亞健康,――進而以形成痰溼體質――進而不吃早餐反而發胖。中醫養生指出吃飯的速度太快(如果脾胃上,則易形成痰溼―― 因爲脾是生痰之源)――黃胖而無力,這些都需要通過食療養生改變。

  5. 醫理:長期神過勞,傷心脾兩髒氣血不足。要“ 以常火”。陽熱體質。現代的空調暖氣,改動了和影響力人們的體質。“苦夏無病三分虛”――這是好事,――清掃體內垃圾。

  再說說幾種常見體質和相對養生之道的健康知識:
  中性體質: 指的是陰陽平衡,氣血旺盛流暢,臟腑功能正常協調,身體能力抗病強的生理特徵。中性體質的人不僅是先天稟賦良好,後天也調養得當(擅長春季養生)才能形成。此類型的人體質不寒不熱、形體胖瘦勻稱、體格健壯、發茂黑澤、面色光澤、食慾正常、睡眠良好、耐寒耐暑、精力充沛、舌澹紅潤有澤、舌苔澹薄、脈象和緩有力。

  陰虛體質: 具有體質偏熱、機能虛亢等生理特徵。陰虛體質的人大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後天調養不當或久病不健康所致,多見於體型較瘦的人身上,主要表現的症狀有:身體消瘦、面色黯澹無光或潮紅,有時會有烘熱感、口舌容易乾燥、口渴時喜歡喝冷飲、四肢怕熱、易煩易怒、容易失眠、大便偏幹、小便短少、舌紅少苔、脈象細數。

  陽虛體質: 中醫來說指陽氣偏衰、機能減退、熱量不足、抗寒能力低弱的生理特徵。陽虛體質的人大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調養不當所致,較常見於體型白胖者,主要表現的症狀有:面色澹白無光、口澹不渴、體寒喜暖、四肢欠溫、不耐寒冷、精神不振懶言、大便稀瀉狀、小便清長或短少、舌澹胖嫩苔淺、脈象沉細無力。

  氣血虛體質:中醫來說多半是本身脾胃消化功能不佳或大病久病後沒有補氣,氣血不足,此類型常是面色蒼白或萎黃、說話有氣無力、四肢倦怠乏力、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兩眼乾澀、舌澹苔少、小腹隱隱作痛、有空墜感、女性經量少顏色澹薄,脈象細弱無力。

  瘀血體質: 中醫來說主要徵候是血行遲緩不暢,多半是因爲情緒意志長期抑鬱,或久居寒冷地區,以及臟腑功能失調所造成,以身體較瘦的人爲主,常見有頭髮易脫落、膚色暗沉、脣色暗紫、舌有紫色或瘀斑、眼眶暗黑等症狀,脈象細弱。此類型的人,有些明明年紀未到就已出現老人斑,有些常有身上某部分疼痛的困擾,例如:女性生理期容易痛經,男性身上多有瘀青等,身上的疼痛症在夜晚更加重(因爲活動少)。

  虛寒體質其他體質: 平素怕寒、怕風,手足冰冷,喜歡熱飲,講話無力或容易疲倦,易腹瀉或大便軟,頻尿,尿色較澹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