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嬰兒營養與科學餵養

時間: 2011-10-26

一、嬰兒發育特點
   (一)體格發育
   1.體重   新生兒出生體重平均爲3.3kg(2.5~4.0kg)。出生後,嬰兒開始沿着其遺傳因素預先決定的生長曲線(或稱爲生長軌跡)生長。
  前6個月的嬰兒,體重平均每月增長0.6kg,在頭4~6個月時體重增至出生時的2倍。後6個月平均每月增長0.5kg,1歲時到達或超過出生時的3倍(>9kg)。嬰兒體重可按下面公式估計,前半歲體重(kg)=出生體重+月齡×0.6;後半歲體重(kg)=出生體重+3.6+(月齡-6)×0.5。
   2.身長   是反映骨骼系統生長的標誌,爲從頭頂至足底的垂直長度。足月新生兒平均身長爲50cm。在1歲時增長約50%,達75cm。
   3.頭圍和胸圍   頭圍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處,經枕後結節饒頭的周長。它反映腦及顱骨的發育狀態。出生時頭圍平均月34cm(男略大於女),比胸圍略大1~2cm。嬰兒期平均每月增長1cm。胸圍是胸廓及胸肌發育程度的指標。出生時比頭圍小,但增長速度快,6個月至1歲時,胸圍和頭圍基本相等,稱之爲胸圍交叉。
   (二)消化系統
   新生兒的消化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功能未健全,口腔狹小,嘴脣粘膜的褶皺很多,頰部有豐富的脂肪,有利於嬰兒吸吮。新生兒的涎腺欠成熟,唾液分泌較少,唾液中澱粉酶含量低,不利於消化澱粉。到3~4個月時涎腺逐漸發育完善,唾液中的澱粉酶也逐漸增加,6個月起唾液的作用增強。
   1.胃及其酶   新生兒的胃容量較小約爲25~50ml,出生後第10天時可增加到約100ml,6個月約爲200ml,1歲時達300~500ml。胃賁門的括約肌弱,而幽門部肌肉較緊張,在吸飽奶後受震動則易導致胃中奶的溢出或嘔吐。胃蛋白酶的活力弱,凝乳酶和脂肪酶含量少,因此消化能力受限,胃排空延遲。胃排空人乳的時間爲2~3小時。
   2.腸及其酶   新生兒的小腸約爲自身長度的6~8倍,腸壁肌層薄弱,彈力較小,腸粘膜的血管及淋巴管豐富,通透性強。粘膜的絨毛較多,吸收面積與分泌面積均較大,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新生兒消化道已能分泌消化酶,但消化酶的活力相對較差,特別是澱粉酶,胰澱粉酶要到出生後第4個月才能達到成人水平。胰腺脂肪酶的活力亦較低,肝臟分泌的膽鹽較少,因此脂肪的消化與吸收較差。
二、嬰兒的營養需要

   (二)宏量元素
   1.蛋白質   嬰兒生長迅速,不僅蛋白質的量按每單位體重計大於成人,而且需要更多優質蛋白質。嬰兒比成人所需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大。6個月的嬰兒對必須氨基酸的需要量比成人多5~10倍。除成人的8種必須氨基酸外,嬰兒早期肝臟功能還不成熟,還需要有食物提供組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以及牛磺酸。人乳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最適合嬰兒生長的需要。對於蛋白質的需要量,人乳餵哺的嬰兒,每日需要蛋白質2.0g/kg。牛乳餵養者爲3.5g/kg,大豆或穀類蛋白供應時爲4.0g/kg。
   2.脂肪  0~6個月的嬰兒按每日攝入人乳800ml計,則可獲得脂肪27.7g,佔總能量的47%。我國營養學會推薦攝入量爲總能量的45%~50%。每100ml嬰兒食品含脂肪應不少於3.8g,和不多於6g(能量比30%~54%)。6個月後雖然添加一些輔助食品,但還是以奶類食品爲主,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仍然較高,推薦的脂肪攝入量佔總能量比約爲35%~40%。n-6系亞油酸及其代謝產物γ-亞麻酸及花生四烯酸(ARA)、n-3多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酸及其代謝產物二十五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這些脂肪酸對嬰兒神經、智力及認知功能發育有促進作用。參照母乳中的含量,FAO/WHO於1994年推薦嬰兒亞油酸提供的能量不低於膳食總能量的3%。
   3.碳水化合物   嬰兒碳水化合物的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30%~60%。人乳餵養的嬰兒平均每日攝入量約爲12g/kg(供能比約37%),人工餵養兒略高(約40%~50%)。4個月以下的嬰兒消化澱粉的能力尚未成熟,但乳糖酶的活性比成人高,4個月以後的嬰兒,能較好地消化澱粉食品。嬰兒食物中碳水化合物過多,則碳水化合物在腸內經細菌發酵,產酸、產氣並刺激腸蠕動引起腹瀉。如果蛋白質供給不足,則引起虛胖水腫,導致營養不良。
   (三)微量元素
   1.礦物質   嬰兒必須而又容易缺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主要有鈣、鐵、鋅。此外,內陸地區甚至部分沿海地區碘缺乏病也較爲常見。
   (1)鈣:人乳中含鈣量約爲350mg/L。以一天800ml人乳計,能提供300mg左右的鈣。由於人乳中鈣吸收率很高,出生後前6個月的全母乳餵養的嬰兒並無明顯的缺鈣。儘管牛乳中鈣量是人乳的2~3倍,鈣磷比例不適合嬰兒需要,而且吸收率低。嬰兒鈣的適宜攝入量6個月前爲300mg/d,6個月後爲400mg/d。
   (2)鐵:足月新生兒體內約有300mg左右的鐵儲備,通常可以防止出生後4個月內的鐵缺乏。早產兒及低出生體重兒的鐵儲備相對不足,在嬰兒期容易出現鐵缺乏。母乳1~3個月時的鐵含量約爲0.6~0.8mg/L。牛乳中鐵含量約0.45mg/L低於母乳,且吸收率亦遠低於人乳。嬰兒在4~5個月後急需從膳食中補充鐵,如強化鐵的配方奶、米粉、肝泥及蛋黃等。我國6月齡以上嬰兒鐵的每日適宜攝入量是10mg。
   (3)鋅:足月新生兒體內也有較好的儲備。人乳中鋅含量相對不足,成熟乳約爲1.18mg/L。母乳餵養的嬰兒在前幾個月內因可以利用體內儲存的鋅而不會缺乏,但在4~5個月後也需要從膳食中補充。肝泥、蛋黃、嬰兒配方食品是較好的鋅的來源。我國推薦0~6個月齡鋅的RNI爲1.5mg/L,6月齡以上爲8mg/L。
(4)碘:嬰兒期碘缺乏可引起以智力低下、體格發育遲緩爲主要特徵的、不可逆性智力損害。我國大部分地區天然食品及水中含碘較低,如孕婦、乳母不使用碘強化食品,則新生兒及嬰兒較容易出現碘缺乏症。
   其他礦物質,如鉀、鈉、鎂、銅、氯、硫及其他微量元素也爲機體生長髮育所必需,但母乳及牛奶餵養健康嬰兒均不易缺乏。
   2.維生素   母乳中的維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維生素含量受母乳的膳食和營養狀態的影響。膳食均衡的乳母,其乳汁中的維生素一般能滿足嬰兒的需要。用非嬰兒配方奶餵養嬰兒時,則應注意補充各種維生素。
   (1)維生素A:嬰兒維生素A推薦攝入量約400μg/d。母乳中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A,用母乳餵養的嬰兒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牛乳中維生素A僅爲母乳含量的一半。用牛乳餵養的嬰兒需要額外補充大約150~200μg/d的維生素A。用濃縮魚肝油補充維生素A時應適量,過量補充會導致維生素A、維生素D中毒。出現嘔吐、昏睡、頭痛、骨痛、皮疹等症狀(其中尤其要注意魚肝油的重金屬污染和EPA含量,EPA可能會導致嬰兒性早熟)。
   (2)維生素D:人乳及牛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均較低,從出生2周到1歲半之內都應添加維生素D。嬰兒每天維生素D的參考攝入量爲10μg(400IU)。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較少,肝、乳類及蛋含量亦不高。因此,給嬰兒適量補充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D的魚肝油或維生素D製劑及適當曬太陽,可以預防維生素D缺乏所致的佝僂病。
   (3)維生素E: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容易發生維生素E缺乏,引起溶血性貧血、血小板增加及硬腫症。我國2000年修訂的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嬰兒的維生素E的適宜攝入量爲3mg維生素E當量/d。膳食中不飽和脂肪酸增加時,維生素E的需要量也增加。人乳初乳維生素E含量爲14.8mg/L,過渡乳和成熟乳分別含8.9mg/L和2.6mg/L。牛乳中維生素E含量遠低於人乳,約0.6mg/L。
   (4)維生素K:新生兒腸道內正常菌羣尚未建立,腸道細菌合成維生素K較少,容易發生維生素K缺乏症(出血)。母乳約含維生素K15μg/L,牛乳及嬰兒配方奶約爲母乳的4倍,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較牛乳或配方食品餵養着更易出現出血性疾病。因此,對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出生初期要注射補充維生素K。出生1個月以後,一般不容易出現維生素K缺乏。但長期使用抗生素時,則應注意補充維生素K。
   (5)維生素C:母乳餵養的嬰兒可從乳汁獲得足量的維生素C。牛乳中維生素C的含量僅爲母乳的1/4(約11mg/L),又在煮沸過程中有所損失,因此,純牛乳餵養兒應及時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果汁如橙子、深綠色葉菜汁或維生素C製劑等。我國2000年制定的嬰兒維生素C的推薦攝入量爲40~50mg/d。
五、嬰兒輔助食品
添加輔助食品的時間與原則
   1.適宜時間   在通常情況下,4~6個月時應逐步添加輔助食品,但因嬰兒個體差異,開始添加輔食並沒有一個嚴格時間規定。一般有下列情形時可以開始添加輔食:
   (1)嬰兒體重增長已達到出生時的2倍。
   (2)嬰兒在吃完約250ml奶後不到4小時又餓了。
   (3)嬰兒可以做起來了。
   (4)嬰兒在24小時內能吃完1000ml或以上的奶。
   (5)嬰兒月齡達6個月。
   2.添加輔助食品的原則   ①逐步適應:1種輔食應經過5~7天的適應期,再添加另一種食物,然後逐步擴大添加的輔食的品種。第一個添加的輔食是米粉類,因爲大米蛋白質很少過敏。每種新的食物可能嘗試多次纔會被嬰兒接受。②由稀到稠:如剛開始添加米粉時可衝調稀一些,使之更容易吞嚥。當嬰兒習慣後就可以逐步變稠。③量由少到多,質地由細到粗:開始的食物量可能僅1勺,逐漸增多。食物的質地開始要製成泥或汁,以利吞嚥;當乳牙萌出後可以適當粗一些或硬一點,以訓練嬰兒的咀嚼功能。由液體到半固體再到固體。④因人而異:嬰兒的生長髮育有較大的個體差異,這也決定了嬰兒對食物攝入量的差異。
   (三)添加輔助食品的順序
   添加輔助食品的順序參照下表
月齡 添加的輔食品種 供給的營養素
2~3    魚肝油(戶外活動) 維生素A、維生素D  
4~6    米粉糊、麥粉糊、粥等澱粉類 能量(訓練吞嚥功能)
   蛋黃、無刺魚泥、動物血、肝泥、 蛋白質、鐵、鋅、鈣、B族維生素                 
   奶類、大豆蛋白粉或豆腐花或嫩豆腐
   葉菜汁(先)、果汁(後)、葉菜泥、 維生素C、礦物質、纖維素 水果泥
   魚肝油(戶外活動) 維生素A、維生素D
7~9 稀粥、爛飯、餅乾、麪包、饅頭等 能量(訓練咀嚼功能)
   無刺魚、全蛋、肝泥、動物血、碎肉末、 蛋白質、鐵、鋅、鈣、B族維生素      
   較大嬰兒奶粉或全脂牛奶、大豆製品
   蔬菜泥、水果泥 維生素C、礦物質、纖維素
   魚肝油(戶外活動) 維生素A、維生素D
10~12    稠粥、爛飯、餅乾、麪條、麪包、饅頭等 能量
   無刺魚、全蛋、肝、動物血、碎肉末、 蛋白質、鐵、鋅、鈣、B族維  
   較大嬰兒奶粉或全脂牛奶、黃豆製品 生素
   魚肝油(戶外活動) 維生素A、維生素D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