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發育要在2歲前趕上

時間: 2011-12-26

每年,我國大約有100萬早產兒出生,他們和足月兒相比,更容易面臨營養缺乏以及生長遲緩的危險。然而,目前我國對早產兒的營養支持策略仍偏重於住院期間,出院以後獲取的營養支持遠遠不夠。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醫學院兒科新生兒分部副教授JaneDCarver 博士特別提醒,很多研究證實,如果出生後一年或兩年沒有實現追趕性生長,早產兒就會失去追趕性生長的機會。

  半數以上早產兒生長髮育遲緩

  “我的寶寶是早產兒,出生時僅1.84公斤重,43釐米高,現在母乳餵養4個半月了,已經長到6公斤重、60釐米高,還算不錯。但是,寶寶吃得太少了,原來每天吃5次奶,共850ml左右,現在晚上睡眠時間一長,中間就不吃奶了,每天只能吃4次,共700ml左右,我很擔心影響她的身體發育。”

  “我這個孩子7個半月早產,出生時只有3斤多,住暖箱住了4個月,才4斤6兩重。現在回到家,就是不肯吃奶,只能臨睡前喂一點。”在鄭大三附院兒科門診外,兩位正在排隊候診的早產兒家長互相交流着彼此的心酸和擔憂。

  “隨着生育年齡的推遲、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殖能力的下降以及污染問題的加劇,早產兒比例正在逐年增加。”鄭大三附院小兒內科、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醫學博士徐發林說。

  由於早產兒都是胎齡未滿37周、出生體重少於2.5千克、身高小於46釐米的嬰兒,再加上多是宮內感染、胎膜早剝等原因導致了提前出生,他們大都“先天不足”――鈣、鐵等多種營養物質存儲不夠,胃、腸等身體各臟器功能發育不全,宮內發育遲緩。

  一方面,這些早產兒宮內發育就不如健康孩子,另一方面,出生以後,受胃腸功能發育不全影響,有的孩子吸吮慢,有的孩子能吸吮但不會咽,有的孩子能吃會咽但胃腸對營養不耐受,導致早產兒後天餵養比較困難,營養不良。徐發林說,調查顯示,我國大約半數以上早產兒都存在出生後發育遲緩的問題。

  早產兒別忽視早期“吸吮”和“胃腸營養”鍛鍊

  爲儘量避免出生後發育遲緩等問題的發生,通常早產兒出生後都會被直接送進封閉室,接受靜脈營養等特殊護理和餵養。“雖然靜脈營養支持足以滿足孩子的生長髮育需要,但新生兒早期也千萬不能忽視了‘非營養性吸吮’和‘胃腸營養’。”徐發林說,“用進廢退”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早產兒先天就吸吮力差、胃腸功能發育不全,如果再不讓他早吸吮或通過胃腸消化吸收營養,這些功能只會越來越差。

  徐發林建議,可以經常拿一個實心奶頭讓孩子吸吸,能鍛鍊他的吸吮能力;或採取下胃管等方式,讓孩子通過胃腸道消化吸收一些營養,儘快健全他的胃腸功能。

  此外,有條件的媽媽,還要儘可能地用吸奶器儲存自己的母乳,送給封閉室裏的孩子吃,因爲媽媽的乳汁更適合早產兒的生長髮育需要。

  儘可能餵母乳,必要時結合早產兒配方奶粉餵養

  當早產兒體重達到2公斤,室溫下體溫、脈搏等都維持到正常範圍,全奶餵養也能滿足正常生長髮育需要時,他們就可以出院回家了。從這以後,在早產兒的餵養上,就輪到爸媽們一顯身手了。徐發林給家長們提出了幾點餵養建議:

  ■儘可能母乳餵養。

  母乳最適合早產兒生長髮育需要,能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母乳不足,或單純母乳餵養,孩子身高體重增長仍不理想,就建議使用母乳強化劑,或母乳結合早產兒配方奶粉混合餵養。

  當然,母乳強化劑是第一選擇,但國外應用普遍,國內卻很難買得到,有條件的媽媽可以到國外購買或郵購。對大多數中國早產兒來說,母乳結合早產兒配方奶粉混合餵養是更可行的選擇。早產兒配方奶粉不是普通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相比後者,它添加了更多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更適合先天不足的早產兒生長髮育的營養需求。等到早產兒矯正胎齡達到40周以後,再讓他改喝嬰幼兒配方奶粉。

  ■加量補充維生素D和鐵製劑早產兒從媽媽那兒獲取並儲存的營養物質常常不足,尤其是鈣和鐵。徐發林建議,早產兒出生後每天要補充800單位(是正常孩子的2倍)的維生素D,加強鈣的吸收,一直用到2~3個月大;從出生後1~2周起,每天按照每公斤體重補充2~4毫克的元素鐵的量給早產兒補充鐵製劑。

  ■晚於正常孩子添加輔食正常孩子出生後4~6個月就要開始添加輔食,但是,早產兒由於胃腸功能發育不全,就不能按照這個時間添加輔食,否則,胃腸負荷不了,孩子反倒容易營養不良。早產兒何時添加輔食呢?必須先矯正胎齡到40周,再等上4~6個月(可以稍微提前一點)。

  由於早產兒吸吮能力、胃容量及消化能力有限,媽媽們在餵養時,要喂得頻繁一些(可以隔兩小時喂一次),每次喂得少一點,以便寶寶更好地吸收營養。

  密切監測生長髮育

  徐發林說,在矯正胎齡以前,孩子每天每公斤體重增長15克,身高每週增加1釐米,是比較理想的生長髮育狀況;矯正胎齡以後,實際年齡減去矯正胎齡的月份,也就是早產兒應該達到這一年齡段孩子生長髮育的各項要求。一旦體重、身高、顱圍達不到正常範圍,要及早在餵養等方面找原因,及早糾正。

  當然,如果早產兒“追趕”太快也要警惕,要謹防肥胖危險,因爲,嬰兒期肥胖增加的是脂肪細胞的數量,是很難減的一種肥胖。

  早產兒生長髮育監測

  出生後6個月內每個月監測一次

  6~12個月 兩個月監測一次

  1~3歲 3個月監測一次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