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能X線骨密度儀測量骨密度診斷骨質疏鬆症(1)

時間: 2011-10-14

雙能X線骨密度儀測量骨密度診斷骨質疏鬆症

楊乃龍   鄧浩萍

臨牀心身疾病雜誌 2007 年

  2001 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 提出骨質疏鬆症是以骨強度下降、骨折危險性增加爲特點的骨骼疾病。骨質疏鬆症是主要發生在絕經後和老年人中的一種代謝性骨病。我國50 - 60 歲的婦女約30 %患絕經後骨質疏鬆症,60 歲以上的婦女患病率約爲30 - 50 %, 老年男性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約爲20- 30 %。骨質疏鬆症因易誘發脆性骨折、緻畸致殘給老年人造成嚴重的痛苦。重視骨質疏鬆症的診斷和防治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1  雙能X線吸收法骨密度儀(DXA) 測量骨密度診斷骨質疏鬆症的現狀

骨密度測量是診斷骨質疏鬆症的主要定量依據。1987 年DXA 問世,DXA 對腰椎和股骨上端測定的骨密度指標具有精度高、準確性好、射線劑量低和圖像清晰等優點,被稱爲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金標準”。國際臨牀骨密度學會( ISCD) 關於骨密度測量的共識文件認爲,DXA 測量脊柱前後位L1- L4 和髖部股骨頸、大粗隆、全髖骨密度有診斷意義。1994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 批准的診斷標準爲:T 值≤- 2. 5 標準差(SD) 診斷爲骨質疏鬆症; T值≥- 1. 0SD 爲正常, - 2. 5SD < T 值< - 1. 0SD 爲骨量減少,T 值≤- 2. 5SD 伴有1 個部位以上的骨折爲嚴重的骨質疏鬆症。WHO 的診斷標準爲白人絕經後婦女的骨質疏鬆症診斷標準,在不同地區、不同人種中實際應用時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但各國對男性和其他人種骨質疏鬆症診斷也參考應用WHO 的診斷標準。

2  DXA 的測量部位及其他影響因素

目前應用較多的測量部位是腰椎L2 - L4 和髖部。然而人體各部位鬆質骨和密質骨含量不同,隨年齡的增加各部位出現骨量流失的早晚也不同。大樣本橫斷的研究發現, 以鬆質骨組成爲主的Ward’s 三角區和腰椎側位分別在絕經前15 年(約35 歲) 和10 年(約40 歲) 就開始骨丟失,到絕經時(約50 歲) 已分別丟失11 %(Ward’s 三角區) 、10 %(側位中間區) 和5 %(側位總體) ,當鬆質骨開始丟失時,皮質骨卻還在繼續增加,並一直保持到絕經纔開始丟失。並且,由於增齡本身所造成的骨組織退行性改變、主動脈鈣化、軟組織異位鈣化以及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往往造成分別測量兩個部位的骨密度作出的骨質疏鬆症的診斷的發生率不同。以往認爲,由於椎體鬆質骨含量較多,骨質疏鬆症早期首先顯示鬆質骨的丟失,因此,該部位的測量值能較敏感的反映骨質下降。但衆所周知,腰椎的骨密度隨年齡增長而變化,受檢者年齡越大,其骨量丟失越明顯,骨質增生等退行性變越顯著。嚴重的骨質疏鬆會使骨組織與周圍軟組織的密度差異減少,進而影響DXA 測量時骨和軟組織邊界的確定,而骨質增生等退行性變也會影響DXA的測量結果。Masud 等研究發現腰椎測量誤差達32 %。Ito 等提出在掃描分析時,如腰椎X線片有骨質疏鬆者可將測定的骨密度值減去一定的值之後進行診斷,使骨密度值真實地反映整個椎體的狀況。餘位認爲老年男性由於椎體終板增生、椎間盤鈣化等的影響,致前後位L2 - L4 骨密度增高,部分掩蓋了骨量丟失尤其是鬆質骨丟失。另外,林強等對91 例不同年齡的女性腰椎DXA 測量的結果顯示:年齡因素也可影響中老年女性腰椎DXA 測量的重複性。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