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胃炎怎麼辦?(圖)

時間: 2013-06-27

急性腸胃炎

1、病情較輕的病人常不需要特殊治療,一般可在1-2內自愈。在期間飲食要選擇容易消化的,如細麪條、稀飯、發麪饅頭等,禁食生硬、辛辣飲食等。
2、中、重度的病人由於嚴重的嘔吐和腹瀉,可使胃腸道丟失大量液體,出現水及電解質平衡紊亂,所以應適當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還常選擇藥物爲止痛(如阿托品、複方顛茄片)、保護胃黏膜和減少胃酸分泌(西咪替丁、硫糖鋁)的藥物,若自行用藥後症狀不見好轉或病情加重時,需及時就診,向專科醫生諮詢。
3、一旦急性腸胃炎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徹底,則易發展成慢性胃炎(如慢性淺表性胃炎等),可出現遷延不愈、時好時壞等現象,所以急性腸胃炎適當應及時就醫。
慢性胃炎、潰瘍

當胃部感到不舒服時,就吞顆制酸劑中和胃酸和消炎藥,以減緩胃部的不適。不過,最近消化科的研究人員表示,不建議長期使用胃藥。一方面因爲抗潰瘍、制酸的藥物會和其他藥物產生拮抗作用,影響其他藥物吸收。另一方面,長期使用這些藥物,對腸胃健康恐怕會產生不利影響。

研究人員指出,長期使用抗潰瘍藥會抑制胃酸分泌,導致分泌胃酸的細胞萎縮,引發萎縮性胃炎。臨牀上就常見長期吃胃藥的年輕人,在胃鏡照射下,明明是年輕人的胃,卻因胃黏膜萎縮,看起來像是老年人的胃,機能已經減退。另外,許多消化性潰瘍患者爲了避免潰瘍復發,會繼續吃藥以保養脆弱的胃。但因爲吃制酸劑會使胃酸減少分泌,而胃酸具有消毒殺菌功用,胃酸分泌不足會使腸胃道細菌增多,長此以往就會引發腸炎或腸黏膜病變。
現在常用來治療腸胃潰瘍的質子阻斷劑(如奧美拉唑等),對於消滅幽門桿菌和治療潰瘍的效果雖然比傳統藥物好,但由於藥性效強,抑制胃酸、導致腸胃細菌增長的效應也越強,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潰瘍患者,一旦潰瘍治好,幽門桿菌也根除了,就不要再繼續服藥,應進行下一步的工作,修復和保護胃黏膜。

修復和保護胃黏膜

消化內科的研究人員再次表明:不管是急性腸胃炎還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等胃病,保護胃的胃黏膜都會受到損傷,所以在急性腸胃炎病情緩解好轉之後需要進一步修復胃黏膜,而慢性胃炎、潰瘍在治療中和治好後也需要修復胃黏膜,以預防胃病再次的復發。
人人都知道是藥三分毒,所以在選擇修復和保護胃黏膜的產品應儘量選擇純天然、無毒副作用的產品,而海洋研究人員指出,從海蟹蟹殼中提取出來的膳食纖維幾丁聚糖和從海藻中提取出來的卡拉膠能夠智能中和胃酸、消炎殺菌、促進受傷組織癒合、提高免疫力,從而達到修復和保護胃黏膜的作用。DIV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