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淺表性胃炎

時間: 2012-07-06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統的一種常見病,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該病是指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症,約佔慢性胃炎的80%。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發病原因不一,可因嗜酒、喝濃咖啡,或因膽汁返流,或因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狀,進食後上腹部不適、隱隱作痛,可伴噯氣、噁心、泛酸,偶有嘔吐,一般症狀輕微,有的甚至無明顯症狀,可在胃鏡檢查時發現。慢性淺表性胃炎經治療大部分可以治癒。如不積極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容易形成潰瘍,有的可以發展成萎縮性胃炎,但一般不會發生癌變。慢性淺表性胃炎要採取症狀性治療,如保護胃黏膜,減少胃酸分泌,促進胃腸蠕動,抑制幽門螺桿菌感染等。 治療 一、飲食療法:飲食療法是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基礎。飲食應節制,定時定量,食物應易消化且富有營養。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飲料; 二、消除病因:去除各種可能的致病因素,積極治療可引起胃粘膜損害的慢性疾病; 三、對症治療,應避免盲目用藥和不合理用藥,應根據不同臨牀表現而適當選擇治療藥物; (一)針對胃酸較高者:可給予H2受體阻滯劑,泰胃美、雷尼替丁及法莫替丁等,或H+/K+-ATP酶抑制劑,如Losec或奧美拉唑; (二)針對低酸或胃酸正常者:給藥應以胃粘膜保護劑爲主,如硫糖鋁,或膠體鉍劑等,目前國外已有喜克潰、施維舒等新的胃粘膜保護劑應用於臨牀,可以適當選擇應用; (三)胃動力藥:爲避免十二指腸液、膽汁反流及加速胃排空,可選擇應用嗎丁啉或西沙比利; (四)清除幽門螺桿菌:對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應積極清除幽門螺桿菌,常用抗生素或膠體鉍劑,其中膠體鉍劑連服4周,對幽門螺桿菌的清除,常可取得滿意效果,如德諾。以上藥物的劑量及用法,須遵醫囑。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