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治療 及井原輸經合五腧穴

時間: 2012-08-17

慢性胃炎的治療 宿美雲 2006-2-10 13:49:41 中華醫藥雜誌 2006年1月 第6卷 第1期 關鍵詞:胃炎 治療慢性胃炎,除了消除病因、調整生活方式外,藥物治療是常用方法之一。
1 治療前提是根治幽門螺桿菌
目前,已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Hp)與人類多種疾病有關,尤其與以下四種疾病密切相關:(1)慢性胃炎;(2)消化性潰瘍;(3)胃癌;(4)NALT淋巴瘤。Hp的致病機制並不是很清楚,但是現已公認Hp是B型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慢性胃炎病人有95%感染Hp。其在潰瘍病的發病機制中也起着不容忽視的作用。所以根除Hp可以降低潰瘍複發率和改變十二指腸潰瘍的自然病史。根除Hp的方案很多可歸納爲兩大類:一類含鉍製劑;另一類含質子泵抑制劑(PPI)或H2受體阻斷劑(H2RA)。現在認爲一個理想的治療方案應該包括:(1)Hp根除率≥90%;(2)潰瘍癒合迅速,症狀消失快;(3)病人依從性好;(4)不產生耐藥;(5)療程短,治療簡便;(6)價格便宜。目前傾向於用抗分泌藥與兩種抗生素聯合低劑量、短療程的治療方案。常用PPI+阿莫西林+甲硝唑,Hp的根除率約在75%~85%,三聯療法中若將一種抗生素換成克拉黴素,Hp根除率可以增加10%~15%左右〔1〕。
根據1999年全國幽門螺桿菌科研協作組專家會議,關於Hp感染的治療在國內推薦如下方案:(1)PPI+兩種抗生素;①PPI標準劑量+克拉黴素0.25g+阿莫西林1.0g bid×1周。②PPI標準劑量+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g bid×1周。③PPI標準劑量+克拉黴素0.25g+甲硝唑0.4g bid×1周。(2)鉍劑+兩種抗生素:①鉍劑標準劑量+四環素0.5g+甲硝唑0.4g bid×2周(也可用替硝唑0.5)。②鉍劑標準劑量+阿莫西林0.5g+甲硝唑0.4g bid×2周。③鉍劑標準劑量+克拉黴素0.25g+甲硝唑0.4g bid×1周。(3)其他方案:①雷尼替丁枸掾酸鉍(RBC)0.4g替代推薦方案中的PPI。②H2受體阻斷劑或PPI標準劑量+推薦方案2組成四聯療法。療程1周〔2〕。
綜上所述,每一個方案都難以同時達到理想方案的標準,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與克拉黴素或阿莫西林、甲硝唑聯合治療Hp感染,其根除率可達79%~96%,但費用較高,難以廣泛應用,而且阿莫西林不能用於青黴素過敏者,使該方案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傳統三聯雖然相對便宜,但病人依從性稍差,含痢特靈的治療方案價格便宜,但也存在病人依從性問題。 (1)方案因病種稍有差異:活動性消化性潰瘍疼痛症狀明顯時,選用抗酸分泌劑爲基礎的方案。
(2)以療效爲主:PPI+兩種抗生素。抗生素選擇克拉黴素,可使Hp的根除率提高10%~15%。
(3)考慮經濟問題:可選用H2受體拮抗劑(H2RA)或鉍劑+兩種抗生素,如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
(4)療程:推薦1周,一般不超過2周。
(5)根除治療失敗者:可酌情更換敏感藥物或適當增加抗生素(克拉黴素,阿莫西林)〔2〕。
2 重點保護與營養胃黏膜 常用藥物的選擇:
(1)硫糖鋁片(舒可菲):被稱爲“多功能保護傘”,常用量1.0g,每日3~4次,在餐前及睡前服用,偶有便祕、噁心、腹痛等不良反應,嚴重者可分別用胃腸舒(或鎂鋁合劑)、維生素B6、654-2(或顛茄片)等處理。此藥不宜與雷尼替丁、甲氰咪胍、奧美拉唑、多酶片同服,必需時應隔0.5h以上。
(2)膠態鉍:國內常用的有枸櫞酸二鉀鉍(得樂)、果膠鉍(維敏),後者可能略優,常用量每日4次,每次1.0g,前3次飯前半小時服,第4次晚餐後2h服。1個療程28天,連用時應間隔1周以上,服藥期間可使大便及舌苔發黑,停藥後可消失。注意服藥時不得同時食用牛奶等高蛋白飲食和抗酸劑,以免減弱療效。
(3)氫氧化鋁凝膠或鎂鋁合劑:除有保護作用外,尚有較弱的中和酸作用,注意前者可引起便祕。一般15mg,1日3次,餐前服。此藥不宜用於有胃出血的病人和腎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宜與四環素同用。
(4)其他:可酌情選用胃膜素、維酶素、猴頭菌片等。
3 輔助-對症藥物的選用 (1)胃腸動力藥:對早飽、腹脹、反酸等症狀有效,如嗎丁啉10mg,1日3~4次,或普瑞博思5mg,1日3~4次,爲常用藥。後者對有便祕的患者效果較好,但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應慎用。
(2)抑酸藥:慢性胃炎不一定高胃酸,有些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就偏低,但對抑酸藥的反應良好,可能與減輕胃酸刺激有關。常用雷尼替丁150mg,1日1~2次;甲氰咪胍400mg,1日1~2次;法莫替丁(信法丁)20mg,1日1~2次;亦可用奧美拉唑20mg,1日1次。
(3)助消化藥:多酶片、乳酸菌素片、乳酶生、乾酵母片等均可選用。腹脹明顯的病人,也可加服二甲基硅油(消脹片)。
非處方藥中有些沿用日久的複合製劑,常將數種功能集於一身,仍有使用價值,如胃仙-U、樂得胃、胃得樂、胃必治等。中藥依辨證施治,也有較好的療效。
4 提醒—選藥原則及注意事項 (1)服藥多而雜:同時處方4~5種或更多藥物,這樣同時使用的藥物越多,藥物不良反應率越高,對已有損害的胃難免負擔過重。
(2)隨意使用抗生素:把胃炎當一般細菌性炎症來“消炎”,隨意挑選單一抗生素來治療幽門螺桿菌,這樣做有害無益,尤其會給以後正規的根治幽門螺桿菌帶來抗藥性的困難。
(3)要求“完全治癒”:慢性胃炎特別是腸腺化生(腸化)和不典型增生者,這些變化是機體對炎症與萎縮的一種補償和修復反應,除非重度改變,並非全是癌前病變,要求治療到完全正常(病理切片的完全正常)不切合實際。何況目前並無肯定的“靈丹妙藥”,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法是定期做胃鏡複查,做到基本無臨牀不適症狀即可。

不吃任何藥物即可治癒 想忘記自己或家人有胃病嗎?想不花錢治胃嗎?想讓醫生歇會兒嗎?      胃病治療新方法,有特效,並且永不復發,不花一分錢胃病自愈方法,祝 天下胃病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1、每天喝水3000ml至5000ml。(病癒後稍微減量)喝水方法,餓時、睡覺前、 半夜、早起,喝。 原理;胃病大多主要原因是胃酸過多刺激胃粘膜造成的。喝水可以大大淡化胃酸 濃度。 2,改變睡覺姿勢,同樣重要,切忌不能往右側臥姿勢。往左側臥姿勢最佳。 這樣會使膽汁直接流向腸道,不至於反流到胃、食道內。 原理;胃病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膽汁反流到胃裏,腐蝕胃壁、食道。
3、忌口; 胃病發病期,少吃。吃麪片爲宜,7成飽就可以。 忌、(從主→到次)1、酸→酒→過硬→辛辣→醃製食品→油膩→過甜→冷飲→ 涼食→油炸→方便食品。 按我的方法,不到兩個月就好了。記住;不要以爲光忌口即可。 病癒之後還要 繼續堅持,忌口再忌前五項或前兩項、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胃病多爲先天生理缺陷、有遺傳性,不能與其他人相比。 如果胃部不疼了,還有打嗝、反胃就要考慮還有肝膽疾病或肝功能不良。 治療胃病首先要排除肝病,有肝病往往表現好像是胃病或加重胃病病情。 教你個簡單的看手相鑑別肝病方法,凡手大拇指甲蓋內側有暗色豎條的就可以斷 定有肝膽有疾病了,此方法是我研究多年的結果就對靈驗。 以上均爲本人多年胃病各種方法治療無效,求醫無門(現在的醫學還沒有可以治 愈胃病的方法和藥物,特別是有膽汁返流的胃病)後自己查書、籍翻資料、向 各界名醫求教總結胃病發病原理後研究的一套治胃病方法,自己把自己的胃病治 好已經好幾年一直未犯。 病癒後別忘相互轉告,讓天下每個胃病患者都徹底擺脫胃病折磨(我的願望)。       
最後祝你永遠健康!!胃病一去不回頭,好人一生平安。

五腧穴——井穴、滎穴、輸穴、經穴、合穴以及原穴、絡穴、郄穴

它們都是人體12條正經上的精兵強將,是一穴勝十穴的特效穴位。
井穴是主管我們身體上12條正經所有支脈的穴位   井是水源頭的意思。《黃帝內經・靈樞》說:“病在藏者,取之井。”《難經・六十八難》言:“井主心下滿。”所以,如果您身上出現發熱、胸中煩悶等症狀,那就要在井穴上貼同氣相求的藥物,使其性氣通過井穴進入經脈,最終調治好這些疾病。   滎穴是主管人體發熱問題的穴位   “滎”是泉水已成小流的意思。多分佈在指(趾)、掌(跖)關節附近。“滎主身熱”,就是說滎穴主要應用於發熱病症。所以,將藥物貼在滎穴之上,其性氣就能在它的引導下汩汩流入臟腑中,到達由火引起的各種疾病所在之處。像口腔潰瘍、淋巴結腫大的這樣的問題,當然首先要找滎穴不可。   經穴是主管喘、咳、寒、熱之證的穴位   “經”是人體12條正經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樣。經穴一般在腕踝關節以上。能治人體各個臟腑的病。   所以,我在處理像咳嗽、便祕、腹瀉等問題的時候都會把藥物敷在上面,讓藥性通過經穴這個大樞紐進入有毛病的臟腑,有寒祛寒,有熱祛熱。病根一解除,喘、咳、寒、熱之證自然就好。   合穴主治六腑疾病   “合穴”在經絡上是“入海口”的意思,《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合治內府。”內腑就是六腑,指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當它們出了問題,通常都要通過合穴來治療。比如說胃氣不足了,一般就是在足三裏穴上貼甘草來培補。甘草的艮土之性通過合穴進入同屬艮土的胃,同氣相求,就能讓胃得到補益。
原穴是正經元氣出入的總開關   12條正經上各有一個原穴,在腕、踝關節附近部位,是人體元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元氣指人的先天之氣,所有的臟腑及經絡都必須要得到元氣的滋養才能發揮各自的功能,維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動。因此,元氣充沛,臟腑的功能纔會旺盛,人才健康少病。   所以,凡是臟腑有病了,都可以取相應的原穴來治。   比如,頸椎病是肺氣虧虛造成的,那麼治療時必須先補足肺氣,這時我就用白參片貼肺經兩側原穴太淵的方法來大補肺的元氣。   絡穴是個十字路口   12條正經在四肢部分又各分出絡脈,上面各有一個絡穴。絡穴就好比是兩條經絡的交會點,它的作用是把人體相表裏的經絡溝通在一起。所以,一些兼有兩經問題的毛病,找絡穴來治最好,因爲它能同時引導藥性進入兩條經,一舉兩得、事半功倍。   急病找郄穴   從古代開始,急病都是通過郄穴來治的,所以,凡是急性發作的小毛病,您儘管去找郄穴,讓它幫您打頭陣,肯定沒錯。   將精選的藥物貼在上面,這樣,藥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同氣相求”的治病效果也就達到了極致。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