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慢性胃炎?

時間: 2012-02-03

          

           慢性胃炎是西醫的病名,中醫屬胃脘痛、痞滿、納差、嘈雜、噯氣、噁心、嘔吐、泛酸等範疇。慢性胃炎是由多種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損傷所致的慢性炎症。如胃鏡下可見的胃粘膜充血、水腫、粘膜粗糙、色澤紅白相間,嚴重時有顆粒增生、糜爛,色澤紅白相間以白爲主,粘膜變薄,粘膜下血管網透見。

          慢性胃炎以其時好時壞、反覆發作、經久難愈爲主要特點。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其中淺表、萎縮又分爲輕度、中度、重度三個級度。在時間上一般爲:慢性淺表性胃炎輕度3年--發展中度3年--發展重度3年,約9年時間,由重度淺表性胃炎發展到慢性輕度萎縮性胃炎3年,發展到中度3年,發展到重度3年,共約9年時間,也就是說慢性胃炎由發病初期的輕度到慢性萎縮性胃炎嚴重的重度約爲18年時間。

         慢性胃炎是常見病嗎?

        慢性胃炎是常見病、多發病,人們常說“十人九胃”,也就是說十個人中九個人患有胃病。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大人羣慢性胃炎發病率爲76%。醫院門診胃鏡檢查者,有80――90%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粘膜炎症,說明慢性胃炎的確是常見病、多發病,而且隨着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愈高。

        慢性胃炎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慢性胃炎形成的因素比較多,中醫和西醫有不同的見解,大致分爲: 中醫:

          1、飲食因素: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喜食辛辣、菸酒、生冷硬食、不潔食物、有毒食物。

          2、精神因素:易怒易氣、心胸不寬、突然天災人禍、過度疲勞、憂傷、鬱悶。

         3、疾病因素:風溼性關節炎、心臟病、肝 病、膽囊炎、膽石症、糖尿病、慢性腎炎,均可誘發慢性胃炎。

         4、其他不可預見因素:自然災害、搶險、過度緊張、飢餓。

      西醫分爲:

         1、胃粘膜保護因子損傷因素:不良的飲食習慣、吸菸、酗酒、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以咽部慢性感染竈等都可形成攻擊因子,破壞胃粘膜保護因子。

         2、細菌感染因素:近年來發現,幽門螺旋桿菌與慢性胃炎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其中胃潰瘍、糜爛性胃炎、胃幽門螺旋桿菌發病陽性檢出率爲99%以上。

         3、膽汁返流因素:十二指腸內容物主要有膽汁、腸液和胃液,這些液體尤其是膽液返流刺激幽門導致關閉失調,膽汁返流入胃,刺激胃粘膜發炎,嚴重時返流到食管,形成返流性食管炎。

       4、免疫因素:免疫功能下降,體質虛弱。

       5、其他疾病因素:心衰、動脈高壓引起的胃粘膜給血缺氧、甲亢、糖尿病、慢性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等。

      慢性胃炎都有哪些症狀?

       慢性淺表胃炎與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症狀基本相同,只是程度輕重不一,大體臨牀表現爲:

       一、胃部症狀:胃脘痛、胃脘部隱隱作痛,或左右肋下攻竄脹痛,遇刺激性食物後加重,易反覆,一些人疼痛有規律、一些疼痛無規律,個別人出現陣發性刺痛,飲水或進食後減輕。 胃脘痞滿:進食後上腹部脹滿不適,嚴重者時脹滿難忍,或餐後1小時左右脹滿不適。嘈雜:胃脘部進食後或飢餓時,似痛非痛,似脹非脹,一種很難言明的不適感,時而出現或稍多進食或食生冷刺激性食物,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時易出現。 噯氣:食後噯氣頻發,或陣發性噯氣、呃逆。納差:無飢餓感,不思飲食。 泛酸:食後自感胃脘時有泛酸的感覺。 返酸:有少許的酸水或食物返出口中。嘔吐:酸苦的食物從胃中吐出。噁心:時感胃中不適、乾噦、不易吐出。

       二、咽部症狀:口乾:多在夜間出現,嚴重時整天口乾。口苦:多在早晨起牀後出現,嚴重時餐後出現。 口臭:口中臭氣重,一般自己無感覺。口舌生瘡:不時出現口腔潰瘍。慢性咽炎:咽部幹、癢、痛。

      三、頭部症狀:頭暈:視物昏花旋轉,嚴重時天旋地轉。 頭痛:頭部不時的隱隱作痛。

      四、全身症狀:身睏乏力:經常疲倦,四肢無力,腿痠腰困。 肩背痛:肩部或背部酸困隱痛不適。 失眼多夢:夜間休息狀態不良,難以入睡或睡而不實或睡後多夢易醒,早起後睏倦乏力。 消瘦:體重不斷下降。

       五、腸道症狀:大便時稀:大便無規律、時干時稀。便溏:大便次數多,不成形。 大便不爽:拉大便時不爽快,想拉而不達,便後下墜不適,有未拉完的感覺,或大便後一站立又不想拉, 大便乾燥:大便乾燥,2―3天一次,嚴重者3―5天一次。

     慢性胃炎如何檢查確診?

      1、首選: 胃鏡檢查:凡具有慢性胃炎的臨牀基本特徵,應進行內窺鏡檢查,觀察胃粘膜炎症狀況。病理活檢:做胃鏡檢查時,無論輕重均應進行病理活檢,從胃粘膜組織細胞觀察炎症及病情級度(輕、中、重級度及惡變)。 2、再選: 胃電圖:輔助檢查,幫助診斷胃電圖信息分析可能出現胃炎。 X線鋇透:對胃潰瘍、胃下垂、消化道腫瘤相對較好。慢性萎縮性胃炎有什麼標準? 1、具備臨牀基本症狀1―3項以上:

      2、胃鏡檢查:鏡下胃粘膜色澤紅白相間,以白相爲主,或局部灰白色,胃粘膜變薄,粘膜下血管網透見。

       3、病理學活檢:做胃鏡時在胃部典型炎症部位取活體組織,胃粘膜腺體萎縮1/3爲輕度萎縮性胃炎、萎縮2/3爲中度萎縮性胃炎、重度爲大部分腺體萎縮。

      什麼是腸腺上皮化生?

      胃表面全部是胃腺細胞,它的形態如柱狀,上下一樣,主要分泌胃酸、胃蛋白酶、腐蝕消化食物。 腸腺上皮細胞在腸道,腸腺細胞形態如杯狀,上大下小,在腸道表面吸收胃消化後食物中的營養成份,再通過管道轉化爲精微物質,生氣化血,營養四肢百骸。如果在胃的粘膜表面發現了腸道的腺體細胞,稱爲“腸腺上皮化生”。

      腸腺上皮化生與胃癌有什麼關係

       組織病理學研究發現,胃癌發生後,其周圍全是腸腺上皮細胞。所以一般認爲,胃癌是產生在腸腺上皮化生的基礎上,與胃癌有直接的關係。因此一旦發現胃粘膜中有腸腺上皮細胞就要重視治療,力爭根除,防止癌變。

      什麼是不典型增生,它是癌變嗎?

      不典型增生,也稱異型增生,它必須通過組織病理學切片,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發現,它的形態是在正常細胞的頂端,側面出現一個隆起的小泡狀物質,不典型增生較易發生癌變。

     慢性萎縮性胃炎、腸腺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能治癒嗎?治癒後是否再復發?

       目前,西醫認爲萎縮性胃炎不可逆轉,伴有腸腺上皮化生,或異型增生時,往往建議手術將胃大部分切除以防癌變,祖國醫學經過多年的研究,大量事實證實,慢性萎縮性胃炎可以治癒,可以使腸腺上皮化生、異型增生消失。 慢性胃炎治療後,仍可再次復發。因此,建議治癒後的慢性胃炎患者每年冬春季節進行相對的鞏固預防治療,防止復發。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