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與亞健康

時間: 2016-06-02

戴秋萍

同濟大學醫學院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預防醫學教研室副主任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世紀威脅人類的頭號殺手是生活方式疾病,尤其是它的“前奏”——亞健康。亞健康是界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是處於疾病與健康之間的一種生理機能低下的狀態,也是很多疾病的前期症兆。

常見亞健康的症狀有:渾身無力、容易疲倦、頭腦不清爽、思想渙散、頭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勞、視力下降、鼻塞眩暈、起立時眼前發黑、耳鳴、咽喉異物感、胃悶不適、頸肩僵硬、早晨起牀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發涼、手掌發粘、便祕、心悸氣短、手足麻木感、容易暈車
、坐立不安、心煩意亂等。

國內外的研究表明,現代社會符合健康標準者也不過占人羣總數的15%左右。有趣的是,人羣中已被確診爲患病、屬於不健康狀態的人也佔15%左右。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生命過程的兩端的話,那麼它就像一個兩頭尖的橄欖。

亞健康通常發生在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的中年人羣中,但隨着社會的發展,亞健康所困擾的主體人羣正呈現低齡化發展趨勢,尤其是在校大學生,他們已成爲亞健康的高發人羣。

從高中步入大學生活後,相對寬鬆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讓大學生們的生活逐漸變得散漫。中學時期的生活有父母的監管使起居作息無法偏離既定的軌道,而到了大學之後,時間就都可以由自己掌握。不少大學生的生活狀態表現爲:晚上熬夜開個夜車,早上逃課睡個懶覺,上網打到“廢寢忘食”,中午嫌食堂人多就回寢室把零食當午餐,時常一頓、兩頓不吃,然後又狠吃一頓……,無規律的生活、無規律的飲食、無規律的睡眠已在透支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亞健康狀態,爲健康埋下了隱憂。

要高度關注大學生的亞健康狀況,儘早進行有效的干預,使其儘快向身心健康狀態過渡,創造良好的校園學習和生活的氛圍,爲今後順利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呂秋萍 整理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