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被嚴重誤解的“亞健康”(圖)

時間: 2011-06-12

                                    
                                     

            (一)正確認識亞健康

            讓我們先來測試一下,您覺得您有沒有病?有病?沒病?(即 100%健康)還是處在亞健康階段?爲什麼要做這個測試呢?因爲這裏涉及到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亞健康。首先說“亞健康”這似乎是一個狠流行很常用的詞,不學醫的說,學醫的也說,一般醫生說,醫學專家們也常用。連世界衛生組織(WHO)這個管全世界人民健康的機構也不甘人後,公佈了亞健康人羣的比例,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5%的人處於健康狀態,20%的人有病,而剩下的75%的人是亞健康。其實,只有真正認識了亞健康的本質,我們才能對自己的健康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纔會懂得隨時隨地關注和維護自己健康是何等的重要。

        亞健康這個名字是由誰開始使用的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亞健康”這三個字就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我們看到:一些人疲勞、乏力就說成是亞健康;一些人頭昏、失眠被說成是亞健康;一些人煩躁、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被說成是亞健康;一些人渾身上下那都不舒服,就是找不出是什麼病,也被說成是亞健康;以至於有些人到死都搞不清是怎麼死的,所以有一句順口溜:亞健康是個筐,搞不清楚就往裏裝。所謂的“亞健康”這種模糊的叫法實在害人不淺,因爲它嚴重妨礙了我們對疾病的認識和理解。

     但可悲的是: 即使是世界衛生組織也沒能給我們一個清晰易懂的定義。它告訴我們“亞健康”是指介於健康與不健康之間的邊緣狀態,又叫“慢性疲勞綜合症”或“第三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還制定了一個有30個項目的指標,認爲只要有人符合其中6項以上,就可以初步認定爲處於亞健康狀態。這30個項目是:(1)精神緊張,焦慮不安;(2)孤獨自卑,憂鬱苦悶;(3)心悸心慌,心律不整;(4)耳鳴耳聾,易暈車船;(5)記憶減退,熟人忘名;(6)興趣變淡,慾望驟減;(7)懶於交往,情緒低落;(8)易感乏力,眼易疲倦;(9)精力下降,動作遲緩;(10)頭昏腦脹,不易還原;(11)體重減輕,體虛力弱;(12)不易入眠,多夢易醒;(13)晨不願起,晝常打盹;(14)局部麻木,手腳易冷;(15)掌腋多汗,舍燥口乾;(16)自感低燒,夜有盜汗;(17)腰痠背痛,此起彼復;(18)舌生白苔,口臭自生;(19)口舌潰瘍,反覆發生;(20)味覺不靈,食慾不振;(21)反酸曖氣,消化不良;(22)便稀便祕,腹部飽脹;(23)易患感冒,脣起皰疹;(24)鼻塞流涕,咽喉腫痛;(25)憋氣氣急,呼吸緊迫;(26)胸痛胸悶,心區壓感;(27)久站頭昏,眼花目眩;(28)肢體酥軟,力不從心;(29)注意力分散,思考膚淺;(30)容易激動,無事自煩;]。這樣的定義對我們解決“亞健康”問題又有多大的指導意義呢?這個概念對我們太重要了,不能一直糊里糊塗的叫下去,我們一定要搞清它的本質,更何況揭開它的實質並不難。

      人的一生很簡單,想想看,人的一生就兩種生活狀態,我把它們分別叫做院內狀態和院外狀態,既醫院內狀態和醫院外狀態,您要麼在醫院裏住着,要麼在醫院外住着通過下面的圖,您發現沒有,從健康的角度講,人總在健康和疾病這兩種狀態之間徘徊,這一輩子永遠走在去醫院的路上(圖1)一端是100%的健康,另一端是疾病,那中間區域就是我們常說的亞健康,對不對?那麼亞健康到底意味着什麼?舉個例子您就明白了。

                                    

         有很多朋友聽說過冠心病這個病吧,什麼是冠心病呢?就是您心臟供血的動脈血管(醫學上稱之爲冠狀動脈)堵塞了,當堵到70%左右時您就不舒服了,就會出現心慌氣短胸悶等症狀。您就得趕緊去醫院看醫生,醫生給您一檢查,發現您的冠狀動脈血管已經堵了70%左右了。就給您寫下了一個診斷,既冠心病。那您說是醫生寫“冠心病”這三個字時,您的冠脈血管一下子就堵到了70%嗎?答案很明確,當然不是了,我就跟您講,要想讓您的冠脈血管堵到70%,那要經過您幾十年的“努力”才能實現。您的血管可能在您幾歲時就開始堵塞了。

                                    

         那麼當血管堵到40%時,您有感覺嗎?您平時什麼感覺都沒有,充其量是很生氣或乾重活兒時,可能會出現胸悶和容易疲勞的表現。但血管堵到40%時您有沒有病?您一定是有病呀,因爲您生下來時一點也沒賭,也就是說,在這一階段,雖然有病,但您沒什麼感覺,您的血管一點也沒賭時,這就是100%健康的狀態,而當堵到70%時,您就有感覺有症狀了,到這時纔給您診斷成冠心病,而從血管一點都沒有賭到賭到70%的程度之間的狀態就是我們說的所謂的“亞健康”。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亞健康”這個叫法是不準確的,準確的叫法應該把“亞健康”改稱爲“疾病的早期階段”,而不是什麼慢性疲勞綜合症或“第三狀態”。也就是說“亞健康”時,您不是沒有病,而是處在“疾病的早期階段”或叫“疾病的非臨牀階段”,您幾乎沒有什麼症狀,但您已經有病了。

       而今天我們稱呼的“疾病”,應該稱爲“疾病的晚期”或“疾病的臨牀階段“。當您見到一位朋友,您問他”你怎麼了?‘他說“我病了,我要去醫院“,其實他是到了疾病的晚期,想想您自己和周圍的人,大多數是受不了了纔去醫院的。所以,您要清楚,不是隻有癌有早期晚期之分,所有病都有早期晚期之分,必須到醫院去治的所有疾病都是疾病的晚期,因爲如果您身體能夠忍受,您就不會去醫院。

      在疾病發展的過程中您爲什麼有受不了的階段?這就涉及到”亞健康“的本質了。亞健康的本質其實是消耗儲備的過程,儲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等着用。平時往銀行裏存錢就是一種儲備,可以稱爲資金儲備,就是等着用的錢。國家不打仗,要不要生產軍火?要等着用,萬一要打起來呢,這就是軍備。

      我們的身體就有這樣的儲備機制。我們看換腎的人,只換一個腎也能活的很好,爲什麼要長兩個腎?這就是儲備,再比如,您有兩個肺,左肺和右肺,您靜靜的站着聊,可能用半個肺就夠了,那剩下的一個半肺做什麼?等着用,一會您去跑步,半個肺就不夠了,可能就得用上一個肺,那還剩一個肺作爲儲備等着用。

      您可以想一想,如果您就有半個肺,那您稍微一動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的症狀,因爲您沒有儲備了,而當您有兩個肺有完好的儲備時,您就可隨心所欲地去運動。但危險也隨之而來,比如有一天,您的右肺上長了一點東西(圖3—A)就這麼一小點東西,因爲您有儲備,一定不會影響到您的呼吸功能,您不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也就是說因爲沒有感覺,您就不知道已經長了這個東西,所以也不會去看醫生。

       疾病句是這樣,您不管它,它就繼續長大(圖3—B),您還是不知道,那就再長大一點,還不知道,再長大一點,再長大一點,直到有一天,(圖3—C)把儲備都消耗完了,您纔會有症狀,出現胸悶氣短,趕快去看醫生,一查是肺癌晚期。

              

      所以一方面有儲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它讓我們有很多的活動方式可以選擇,正因爲有身體各部位的功能儲備,我們纔可以爲所欲爲,纔會有挑戰極限,有奧運會等等的活動。運動員所做的就是挖掘儲備,挑戰自己儲備極限的過程。我們通常說的人的潛能,就是人的身體各部位的功能儲備,激發潛能的過程句是大量運用儲備的過程。但另一方面儲備也有一個弊端,就是它導致絕大多數疾病在早期沒有症狀,導致我們很難發現它們比如冠心病,癌症的早期。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