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 營養性疾病

時間: 2011-01-14

細目一: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要點】

1.   營養不良的中西醫病因、臨牀表現及分度

2.   營養不良的中西醫病機

3.   營養不良的中西醫治療

一、營養不良的中西醫病因、臨牀表現及分度

1.中醫病因   先天稟賦不足,餵養不當,或其他疾病影響。脾胃受納腐熟功能失調,氣血津液化生不足造成生長髮育不良,進而累及他髒所致。

2.西醫病因   多爲供給不足、餵養不當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或因消化功能異常、低體重兒、早產或宮內感染及先天代謝缺陷等所致。主要見於3歲以下嬰幼兒。

3.臨牀表現及分度

(1)臨牀表現

①消瘦型營養不良:多見於1歲以內嬰兒。其最早出現的症狀是體重不增,繼則體重下降,病程持久時身高也會低於正常,同時智力發育受到影響。皮下脂肪減少,肌肉發育不良;精神萎靡,對外界刺激反應差;體溫偏低,心率緩慢,心音低鈍;食慾低下,腹瀉與便祕交替出現。

②水腫型營養不良:又稱惡性營養不良病,常見於1~3歲幼兒。凹陷性水腫爲本病的重要表現。

(1)     目前常用的分型和分度(均值離差法)

①體重低下(underweight):其體重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參照人羣值的均數減2個標準差,但高於或等於均數減3個標準差爲中度;低於均數減3個標準差爲重度。

②生長遲緩(stunting):其身長(高)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參照人羣值的均數減2個標準差,但高於或等於均數減3個標準差爲中度;低於均數減3個標準差爲重度。此指標主要反映過去或長期慢性營養不良。

③消瘦(wasting):其體重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參照人羣值的均數減2個標準差,但高於或等於均數減3個標準差爲中度;低於均數減3個標準差爲重度。此指標主要反映兒童近期、急性營養不良。

4.營養不良的常見併發症

1)營養性小細胞性貧血   最爲常見,與缺乏鐵、葉酸、維生素B12、蛋白質等造血原料有關。

2)各種維生素缺乏   如維生素A、B、C、D的不足。以維生素A缺乏最常見。

3)感染   由於免疫功能低下,故易患各種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鵝口瘡、肺炎、結核病、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特別是嬰兒腹瀉,常遷延不愈加重營養不良,造成惡性循環。

4)自發性低血糖   患兒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脈搏減慢、呼吸暫停、體溫不升但無抽搐,若未及時診治,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二、營養不良的中西醫病機

1.中醫病機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二者共司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物質的輸布,以營養全身。故脾健胃和,則氣血津液化生有源,全身上下得以滋養;反之,脾胃失和,則氣血不足,津液虧耗,全身肌膚、筋骨、經脈、臟腑失於濡養,日久形成疳證。疳證的基本病機是脾胃受損,津液消亡。主要病變部位在脾胃,可涉及五臟,錢乙曰:“疳皆脾胃病,忘津液之所作也。”

2.西醫病機   因母乳不足而未及時添加其他乳品;或人工餵養調配不當;或母乳餵養時間過長未及時添加輔食、驟然停奶;或長期以澱粉類食品爲主,以及不良飲食習慣(偏食、挑食、零食過多)等均可導致長期攝入不足而發病。

三、營養不良的中西醫治療

1.中醫治療   應根據疳氣、疳積、幹疳的不同階段,靈活運用攻、補之法,一般疳氣階段以和爲主;疳積以消爲主,或消補兼施;幹疳階段以補爲要。出現兼證者,應按脾胃本病與他髒兼證合參而隨症治之。

2.西醫治療   西醫採取祛除病因,調整飲食,補充營養物質,改善消化功能和積極治療併發症等綜合治療措施。

細目二: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鈧

【要點】

1.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病因

2.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臨牀表現

3.   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鈧⒌牧俅脖硐

4.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及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鈧⒌惱鋃

5.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及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鈧⒌募鷲鋃

6.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治療

7.   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鈧⒌募本卻

8.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預防

一、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病因

西醫認爲本病病因是維生素D攝入不足、光照不足、生長過快,以及疾病或藥物的作用造成肝腎損害,使維生素D的羥化過程發生障礙。

二、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臨牀表現

根據臨牀症狀、血液生化及X線檢查,本病可分爲四期。

1.活動早期(初期)   常自2-3個月起,煩躁多哭,多汗,枕禿。X線骨骼檢查多正常或僅有鈣化線輕度模糊。血清總鈣正常值降低或正常,鈣、磷乘積稍低,鹼性磷酸酶大多已有增高。

2.活動期(激期)    主要出現骨骼病變,此外還有肌肉關節及神經系統改變。

(1)骨骼表現:①頭部。顱骨軟化,多見於3-6個月嬰兒;方顱,多見於5-9個月以上小兒;前囪遲閉,甚至遲至2-3歲;乳牙萌遲,可遲至10個月,甚至1歲多方可出牙;②胸廓。肋骨串珠,以第7-10脅爲明顯;郝氏溝;重症佝僂病肋骨軟化;雞胸或漏斗胸;③四肢。手、腳鐲,多見於6個月以後的小兒;腿的畸形;脊柱通常爲後凸畸形。

(2)肌肉鬆弛,肌力減弱,條件反射形成緩慢,貧血及肝脾腫大。

(3)血鈣可稍低,血磷下降明顯,鈣、磷乘積大多低於30。鹼性磷酸酶明顯增加,爲活動期重要指標。

(4)X線改變:常規攝腕部正面片,長骨骨垢軟骨帶明顯增寬,臨時鈣化帶模糊不清,毛刷樣。

3.恢復期   經治療後症狀改善,體徵減輕,骨垢重現臨時鈣化帶。鹼性磷酸酶一般1個月至1個半月達正常水平,血鈣、磷乘積又可達到40。

4.後遺症期  大多見於3歲以後活動期。症狀消失,骨骼改變不再進展,X線及血生化恢復正常水平,骨垢畸形,輕者可在生長髮育過程中漸行矯正。

三、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鈧⒌牧俅脖硐

主要表現爲驚厥、手足搐詈禿砭仿巍

1.症狀

(1)驚厥:嬰兒期最常見。突然四肢抽動,兩眼上竄,面肌顫動,持續幾秒鐘至數分鐘,甚或更長,數日一次,或一日數次。

(2)手足搐:多見於2歲以上小兒。手腕屈曲,手指伸直,掌指關節屈向掌心,拇指內收。足踝伸直,足趾強直不屈,足底略彎,酷似芭蕾舞者足。

(3)喉痙攣:多見於2歲以下嬰幼兒。喉部肌肉及聲門突發痙攣,致吸氣時喉鳴、呼吸困難。

2.體徵

(1)佛斯特徵:即面神經症。以手指尖或叩診錘驟擊患兒額弓與口角間的面頰部,引起口角及眼瞼抽動,即爲陽性。

(2)羅斯特徵:即臍反射。以叩診錘驟擊下外側腓骨小頭上腓神經處,如同側足向外側收縮,即爲陽性。

(3)陶瑟徵:即人工手痙攣症。以血壓計袖帶包裹上臂,使血壓表的壓力維持在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5分鐘內該手出現痙攣,即爲陽性。

四、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及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鈧⒌惱鋃稀

1.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根據臨牀症狀、體徵、X線骨骼改變、血生化檢查,結合年齡、季節、生活環境及餵養史,佝僂病診斷不難。鹼性磷酸酶增高早於骨骼改變,有助於早期診斷。血液中1,25-二羥膽骨化醇或血清中25-羥膽骨化醇常在活動早期已降低,對早期診斷常比其他檢查更靈敏可靠。

2.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鈧     根據年齡、季節、誘因、典型臨牀表現及不發作時可誘發神經肌肉興奮的體徵,可作診斷。必要時可查血鈣,常低於2mmol/L(8mg/dL),或鈣離子低於1.0mmol/L(4mg/dL)。

五、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及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鈧⒌募鷲鋃

1.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鑑別診斷

(1)甲狀腺功能低下:出生後2-3個月即出現甲狀腺功能不足表現,如生長髮育遲緩、出牙延遲,前囪寬大閉合延遲,但患兒智力低下,有特殊外貌,體溫低及大便祕結,血清鈣、磷正常,x線見骨齡雖較正常同齡兒遲,但鈣化正常。血清TSH測定可資鑑別。

(2)軟骨營養不良:頭大、前額突出、長骨垢端膨出、肋骨串珠、腹隆等與佝僂病相似,但四肢及手指粗短,五指齊平,腰椎前凸,臀部後凸,血清鈣、磷正常。

(3)遠端腎小管性酸中毒:可出現佝僂病表現,但患兒畸形顯著,身材矮小,有代謝性酸中毒,排鹼性尿(尿pH>6),血鈣、磷、鉀均低,血氯高,2-3歲後仍有活動性佝僂病表現應考慮本病。

(4)腎性佝僂病:因先天或後天原因引起慢性腎功能障礙所致。鈣、磷代謝失調,血鈣低,血磷高,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骨質普遍脫鈣,骨骼呈佝僂病表現。

2.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鈧⒌惱鋃霞凹鷲鋃

(1)低血糖症:常發生於清晨空腹時。有進食不足或腹瀉史。血糖測定低於2.2mmol/L(40 mg/dL)。口服或靜脈注射葡萄糖液後立即恢復。

(2)低血鎂症:多見於人工餵養兒,常發生於新生兒或幼嬰。有肌肉顫動,甚至驚厥、手足搐睿蠐諧て詬剮菏貳Q境5陀0.58mmol/L(1.4mg/dL)。注射或口服鎂劑後可控制症狀。

(3)嬰兒痙攣症:1歲以內起病。常呈突然發作,頭及軀幹、上肢均前屈,手握拳,下肢彎曲至腹部,作點頭狀抽搐,智力多受影響,腦電圖呈特有的高峯節律紊亂。

(4)顱內感染:大多伴有發熱和感染中毒症狀,常有顱內壓增高體徵及腦脊液改變。

(5)先天性喉喘鳴:生後即出現間歇性或持續性喉喘鳴,吸氣時明顯,數月方愈。 (6)急性喉炎所致的喉梗塞:多有感染症狀和體徵,犬吠樣咳嗽,聲音嘶啞。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