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營養食譜

時間: 2011-04-12

       此處指嬰兒期,又稱乳兒期,因爲這一階段主要以哺乳餵養,自新生兒期滿至1週歲。這一期的生長髮育特別旺盛迅速,體重在3~5個月時,可增加到初生時的2倍,到週歲時則增加到3倍;身長在週歲時也增長到出生時的1.5倍。由於生長髮育迅速,要特別注意飲食營養,適時地增添輔食,同時要注意避免因飲食所傷導致脾胃疾病。 中醫認爲,小兒如初生的幼芽,是“稚陰稚陽”之體,陰陽之氣都是幼小的,但同時又是處於生長髮育階
段,朝氣蓬勃,生機旺盛。其生理特點可概括如下:

第一,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小兒藥證直訣》裏說:“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育嬰家祕》 第二,生機蓬勃,發育迅速。這和上述特點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由於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所以在生
長髮育過程中,從體格、智力以至臟腑功能,均不斷向完善、成熟方面發展,年齡越小,生長髮育的速度越快,好比旭日初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榮。因此,應根據小兒的上述生理特點進行保健。 乳貴有時,食貴有節 這是因爲母乳爲氣血所化,最適合小兒的生長髮育需要,是小兒的最佳的天然食物。因此,中醫有句話叫做:乳爲血化美如餳(音xīng,即美味飴糖),這種認識是很科學的。現代的研究表明,母乳中含有大量的乳糖和脂肪,熱量很高,母乳富有容易消化的蛋白質,還有維生素、酶和抗體,各種營養成分比例適當,營養的價值全面,對小兒來說是任何其他食物都不能相比的。其次,母乳還能隨着嬰兒生長髮育的需要,消化與吸收能力的強弱,不斷髮生質和量的變化。 出,乳母在哺乳時,先應揉散乳中的熱氣,擠去宿乳,不使乳汁涌出而造成小兒哽噎,哺餵時不可讓乳房填堵住小兒口鼻。晚上哺乳,不可躺着哺餵,應抱小兒坐起哺餵等。中醫還認爲,哺乳不可過飽,過飽則易溢出,造成溢乳。除此之外,哺乳之後,應將小兒豎抱,勿使傾倒橫抱,避免溢乳。
一般來說,週歲以內人乳餵養的小兒,每日每千克體重應供應蛋白質2~2.5克,牛乳餵養的小兒3.4~5.0
克。若在其食物中長期缺乏蛋白質,就會使身長和體重的增長緩慢,肌肉鬆弛,出現貧血。小兒因生長髮育迫切,所以體內脂肪消耗量較大。週歲以內小兒每千克體重需脂肪4克左右。由脂肪供給的熱量佔膳食總熱量的35%~40%。碳水化合物是嬰幼兒肌體內,一切臟腑、神經、四肢、肌肉等內外部器官發育及活動的能源物質,小兒大腦細胞的迅速增殖和整個神經系統的發育,都需要大量的葡萄糖。週歲以內嬰兒每日每千克體重需糖10~12克。同樣,維生素對嬰兒十分旺盛的生理機能和新陳代謝也很重要,若缺少,嬰兒的正常發育和抗病能力都將受到明顯影響,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其中維生素B更爲重要。
乳類食品含維生素A較少,但人乳相對多些;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甚少,小兒所需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一是魚肝油,二是利用陽光紫外線照射。人乳中維生素C含量是牛乳中的4倍,但仍不能滿足嬰幼兒每日30~50毫克的需要量。維生素B1,週歲以內小兒每日需要5~10毫克,各種乳類中含量均不多,但谷、豆類及動物性食品中較爲豐富。維生素B2嬰幼兒每日需要量爲1~3毫克,在蛋黃、瘦肉、動物肝臟裏含量高。
各種礦物質在體內以無機鹽的形式存在,它是構成肌體組織的重要物質。嬰幼兒每日需鈣600毫克,如供給
不足,可發生佝僂病和手足抽搐。鐵對小兒營養極爲重要,嬰幼兒生長髮育快,每日需鐵10~20毫克,綠葉蔬菜和某些水果中含鐵均較豐富。嬰幼兒每日需鋅量爲5~10毫克,食物中肉、肝、蛋含鋅較多,其他如磷、鈉、鉀、氯、硫、銅、鋁等微量元素,也爲嬰幼兒新陳代謝和成長髮育所必需。
水對生命的重要性,僅次於空氣,爲體液的主要成分。正常小兒每日每千克體重需水120~150毫克。 中醫自古以來,一直主張母乳餵養,對於母乳餵養的方法十分重視。在唐代《千金方》中詳細地描述了哺
乳的姿勢,哺乳的量,哺乳時的注意事項,等等。

如何測知小兒所需乳汁的量的多少呢?應通過哺餵的情況,反覆多次地看看小兒飢餓的反應,來推測小兒所 開始,嬰兒一般每2~3小時就吃1次奶,這對母親來說會感到疲勞,但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會逐漸減少
次數到每天4次。 氣所侵,此時哺餵,熱乳會傷害小兒,應“定息良久”,再“捏去熱乳,然後乳之”。小兒啼哭未定,也不可立即哺餵,否則小兒氣息未定,氣機不調,立即吮乳,也有害健康。古人特別提出,出生未滿一月的新生兒,尤其要注意不可一啼便乳(見《大生要旨》)。另外,許多醫書裏還記載,乳母在性生活之後不可立即哺乳。因爲乳 因此,祖國醫學還十分強調乳母的保健和生活調節。如過於寒涼及生冷瓜果不宜恣食,哺乳期做到不飲酒或少飲酒,做到不吸菸。要“調六氣”,六氣即四時氣候的變化。如《育嬰家祕》中就指出: 若乳母患病,最好不要哺乳,比如瘡瘍、狐臭、癲癇、癭瘻等。 1~4個月嬰兒的輔助食品:此期也要加輔食,主要補充乳類中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等的不足和鐵 糖麩水:含豐富維生素B,廣大農村很適用。生後兩週即可少量加服,從稀薄、少量開始,代替白開水飲 菜汁、果汁、新鮮葉菜、西紅柿和蘿蔔等含有豐富維生素C。人工餵養者可從第一個月添加,母乳餵養者
可稍晚3~4個月。初加每日1~2湯匙,至4個月時可加至30~60毫升,每天1~2次,宜在餵奶前1~2小時服。
魚肝油: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生後半個月開始添加,每天給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濃縮魚肝油3~5 5~6個月嬰兒的輔助食品:澱粉食品有米粉糊、乳兒糕、粥、餅乾。即使乳類充足也應補充澱粉食品,以
培養嬰兒用匙子吃半流食品的習慣。從小量加起,初量僅爲每次1湯匙,至6個月可吃稀粥。這裏應提醒家長,澱粉類食物中儘量不加糖,不必製成甜食,糖加多了對孩子有很多害處,此時還應給孩子吃餅乾(含鈣、豆粉者更好)、麪包幹、饅頭乾等,以培養嬰兒的咀嚼能力。 蔬菜、水果:含豐富維生素及鹽類。綠葉菜含大量鐵、鈣、胡蘿蔔素及維生素C。4個月後即可加菜泥、土 此外,還宜添加少量植物油。
6~7個月的輔助食品:此時嬰兒開始長牙,可喂餅乾1~2片,加半個香蕉或半個蘋果,蒸、煮雞蛋和碎菜,讓孩子逐漸練習咀嚼食物的能力。8個月後可喂粥、爛面、碎菜、肉末、魚片、肝泥、 9~10個月:應以營養成分較高的食物,如肉末、軟飯、肝末、麪條或豬血、豆腐、土豆、饅頭、麪包和水
果等,取代1~2次母乳,全日4頓奶,1頓軟飯。
11~12個月:應加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如煮熟搗爛的雞、魚、瘦肉、肝(食量始爲2茶匙,後漸增)或煮熟的雞蛋,全日3頓奶,兩頓軟飯或麪條、餅乾、糕點及多 小兒到了1歲左右,就應斷奶,否則於小兒不利。如果斷奶過晚,會影響小兒脾胃,使“脾多溼滯,納谷不 此外,祖國醫學十分重視嬰兒的飲食方法,主要有 第一,要有節制。原因是小兒智能未開,不懂得自我調理,不懂得節制,見喜愛之物,就不管飢飽,食之 注意質的調配,更重要的是要做到飲食的規律化。

第二,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這是根據隨着年齡
的增長,生長髮育的需要,脾胃功能的逐漸完善提出來的。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一個是量的變化,一個是質的變化;小兒時期脾胃疾病較多,其主要原因就是傷於乳食,也無非是飲食的量與質的問題。

第三,要兼具色、香、味和軟、爛、熟的特點。色澤新鮮,香脆可口,味道鮮美的食物,是促進小兒食慾、 第四,要清潔衛生。小兒時期的許多疾病都與飲食相關,而飲食不潔,又是其中常見的主要原因。小兒髒
腑嬌嫩,抗病能力弱,尤其需要注意飲食衛生。具體方法有:熟食的食物要炒熟煮透,不可夾生;生吃的食物要洗淨後用開水煲。食物宜新鮮,腐爛、變質、發黴的食物不可食用。不吃過夜的食物,不吃超過規定儲存期的製成食品,如吃過期奶粉之類。食具要清洗乾淨,定期消毒;進食前要洗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