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老年人心理活動的特點 做好老年管理服務工作

時間: 2013-06-11

研究老年人心理活動的特點 做好老年管理服務工作

老年人離退休後,生活、生理髮生了很大變化,如何很快適應生理、生活變化,過好離退休後的生活?調節心理變化,是很快適應離退休後的平靜的生活的關建。由於離退休前老年人職業不同,社會地位不同,身體狀況不一樣,經歷又不盡相同,這就決定了老年人適應離退休後的生活心態不一樣。有的人從容自如,有的人不太適應,有的人很不適應。

研究老年人心理活動特點,發現有明顯的二重性。老年人既有久經社會生活磨鍊,心理承受能力較強的一面,又有隨着年齡增長,接近死亡,心理很脆弱的一面。他們既有退休後平淡生活,淡泊名利,對待具體事情非常認真的一面,還有面對複雜的變化的社會各種現象,由於學習少,情況不瞭解,觀念沒有轉變而不理解,不適應社會的變化,常常好發牢騷、容易激勵,心理不平衡的一面。老年人離退休後,心理、性格隨着身體健康等條件變化發生明顯變化,有的人變得十分固執。

研究老年人心理活動的特點,掌握老年人心理活動的規律,對於做好老年管理服務工作,是很有幫助的。

老年人心理特點,大體可分爲這幾種類型:

1.較爲樂觀的一般老年人型。身體較好,生活條件較好,經歷了人生風風雨雨的磨練,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夠以平靜的心態,從容自如地對待人生最後階段。他們身體沒有隨着年齡的增加而變壞,對老年生活的期望比較合理,比較現實,不太愛“杞人憂天”。他們安於現狀,怡養天年,與世無爭,抱着看看世界的心情渡過餘生。他們反應較慢,判斷準確,不太容易接受,學會新生事物。他們有人生積極向上的一面,有老年人一般的心理特點,渴望得到人們的尊敬、理解和幫助。又會因爲對現實情況不瞭解,常常提出各種問題、意見,製造各種麻煩,有二重性。這是老年工作的難點。這類老年人能夠參加健康講座、象棋、撲克、麻將等集體娛樂活動,這類人構成了老年人主體部分。

對於這類老年人管理、服務,對於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我們要按照黨的方針政策,進行宣傳、解釋。對於老年人提出的各種意見、問題,要進行必要的分類解決。貫徹、執行、協調、落實有關政策,消除意見,解決問題。同時我們應該看到,老年人向我們提出問題、意見,是對我們的信任,我們切不可粗暴,應該正確對待問題,意見,做好工作。平時注意思想溝通,利用我們接觸老人多,辦事多的機會,做好思想工作,以求得老年人對我們做老年工作的理解、支持。

2.向上樂觀型,身體較好,經濟條件一般。這類老年人有一定進取心,想在某個方面有所作爲。由於生活有目標和追求,他們生活比較充實,總覺得有做不完的事。生活質量也較高。他們想活得長一些。這類老年人蔘加活動是有選擇的。

3.杞人憂天型,身體較好,經濟條件一般。這類老年人杞人憂天無病呻吟,小病大治。總覺得自己渾身是病,喜歡看病吃藥。他們整天無所作爲,心理負擔較重。市場上老年保健新產品,他們幾乎都有,都要試一試。這類老年人能夠參加各種活動。

2、3類老年人,是身體較好,經濟條件一般老年人的兩個方面,一類向上樂觀,二是杞人憂天,對待2類老年人要聽取他們意見,改進自己工作,引導他們目標要與現實相結合,從身邊小事做起,改善自己生活,達到健康長壽。對待3類老年人通知他們參加健康保健講座,引導他們參加各種健身活動,發揮他們這方面積極性;儘可能消除沉重的心理負擔。

4.攤牌取鬧型,身體較好,生活條件一般,平時跟一般老人心態一樣。這類老年人會提出各種要求,當這些要求因爲某種原因暫時不能達到時,會攤牌取鬧。這類老年人佔老年人口比例很少。爲這類老年人服務,既要周到、熱情,又要動之以情,理直氣壯地曉之以利害,提醒他要做青年人榜樣,不要做與老年人不相稱的事,不要怕他攤牌而不敢講話,嚴格按黨的政策辦事。

5.今不如昔型。這類老年人身體沒有因爲年齡增長而變壞。離退休前做具體工作,離退休後又做一些具體事情,整天忙忙碌碌。好表現自己,對於手中一點點爲老同志服務的權力,不肯輕易放過。因爲思想跟不上形勢,容易因循守舊。總認爲自己正確,別人不行,工作中會跟老人發生爭執。

對於這類老年人管理服務,要善於發揮這類老年人長處,讓他們多做一些公益性的服務工作,克服他們短處,關心他們身體情況。這類老年人蔘加集體活動比較積極。

6.有失落感,心理不平衡型。注重自己健康情況,重視自己歸屬,心理有經過錘鍊的一面,又有脆弱的一面,特別是擔任過領導幹部的老年人,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失落感。一句很正常一般的話或一件小事,一般人很容易理解、接受,他會有反感。這類老年人,不願意爲大家服務、擔任具體服務工作,這類老年人能參加各種活動。爲這類老年人服務、講話、舉止要特別注意。能解釋清楚就解釋清楚,解釋不清楚不要開口,禁用:不太清楚,談話時老人站立,自己一定要站立,說話態度和藹可親,做到百問不厭,不厭其煩。

7.衰老知足型。身體狀況沒有隨衰老而變壞,生活條件一般,生活能自理。對離退休生活比較滿足,安於現狀,知足長樂。這類老年人的一般年齡較大,他們有安於現狀,知足長樂的一面,又有接近死亡,思想、心理十分脆弱的一面。爲這類年齡大,身體又尚好的老年人服務,要多做實事。特別是單身生活的老人,要細心、周到。除與家庭親屬建立必要的聯繫外,要成立離退休小組,把單身老人作爲重點對象,小組長要定期常問、常看,單身老人門口裝有報警裝置,遇有緊急情況按報警器,便於小組、離退辦人員及時聯繫搶收救。建立定期詢問、見面方式,留有子女,直系親屬電話,以防有事時手忙腳亂,找不到人。

8.懷疑一切型。身體狀況一般,經濟條件一般的老年人。突然受到某種沉重的打擊,爲了保護他們以後生活,往往採取全封閉政策,不與外界接觸來往,或不肯與人交流真實思想,自己將自己封閉在狹小天地裏,由於這類人精神上受過沉重打擊(突然失去親人等),容易懷疑一切,什麼事情都不放心,生怕壞人破壞,不與外界接觸、來往。這類人佔老年人很少數。

對於這類老年人的管理、服務,要用他們還相信的老年人,做一些必要工作,儘可能引導他們走出狹小天地,打開封閉的心扉,參加各種活動,瞭解外面世界,娛樂身心,有益於健康,同時要及時家訪,建立必要的聯繫,採取靈活的方法,防止發生死亡在家無人知道的情況。

9.身體狀況較差型,生活條作一般。平時跟一般老年人心態一樣,隨着年齡增長,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他們或有這種那種病,有的病得還很重。由於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對衰老比較敏感,比較悲觀,信心越來越不足。遇事容易激動、計較,甚至爲報銷醫藥費相差幾分錢,校內津貼相差幾元錢等問題,能寫信、甚至親自找各級領導反映情況。有過一天算一天思想,總覺得時日不多,心理、思想負擔較重。他們參加集體活動不積極,這種老年人爲數不多。

對於這類老年人管理服務,特別有關個人經濟賬目,要計算精確,明明白白,千萬不能馬馬虎虎,平時多關心他們身體狀況,提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合理化的建議。服務周到、熱情,特別是對他們提出的一些合理化的要求,儘可能給予滿足,引導他們參加集體活動。

10.病重老人的心態:研究表明,身體健康對於老年人心態影響尤爲重要。一般情況下,老年人身體健康、心情開朗、樂觀,容易與人相處,喜歡參加各種文體活動。

病重老人的心態、思想負擔、心理壓力較重。因爲知道或猜到自己身患重病,時日不多,容易煩躁不安,提出各種要求。

據一項研究資料表明,人病重(垂危)有四個階段。

A.當病人知道自己不久人世時,首先會說,這不是我,可能是誤診。這種否論使病人免去死亡憂慮,而爲親人們提供了適應時間。

B.憤怒和怨恨取代了否定心情。“爲什麼我偏偏要死”,看到別人健康有神,就會激起羨慕、妨忌、憤憤不平的情緒,但無濟於事,對這些病人,重要的是幫助他們發泄自己感情。

C.病人經常估計自己剩餘時間,通常會說,我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但是……然後想入非非。“倘若我與家人醫生合作,或許上帝會讓我活到女兒畢業,或兒子結婚”。

D.一旦病人放棄了“但是”,承認“我不久於人世”,就會進入第4階段。鬱鬱不樂,這時應讓病人感到悲傷,發泄這種感情。最壞的事是否認這種感情,還要勸病人高興起來。比較明智的做法是與病人談論對死亡的態度,幫助病人正視現實和不幸。

E.接近死亡。在美國,大多數病重垂危並人被嚴格與外界隔離,只允許與少數人探親。但就病人來說,他們不想孑然謝世,這就是爲何絕大多數病人願意在家中死去的原因,死亡的痛苦多半來自心靈的痛苦,尤其是懼怕與鍾愛的人隔離。

心理學家指出:當病人顯露出不久於人世的願望時,最好不是騙他,而是同他談論有關知識。比如談論死亡,用知識驅散對死亡的恐懼、垂危感及垂危的玄虛,使垂危的人能坦然的對待死亡。

研究老年人心理特點,掌握老年人心理規律,尊重老年人實際情況,積極引導他們渡過離退休後不適應期,安排、組織他們如何適應離退休生活,平靜生活,安度晚年。做好老年人病重走訪慰問,在老年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實實在在的幫助他們做一些具體事情,度過最困難時期。辦好老年人最後一件事,紮紮實實地把老年管理服務工作搞好。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