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的醫療》 被炒作的骨質疏鬆症

時間: 2011-07-12

作者:       出版社:

    被炒作的骨質疏鬆症
    婦科醫生最常提供的健康檢查項目是骨質密度測定,這是給達到一定年齡的所有女性的。因爲每位女性(男性亦然)的骨質密度會隨年齡降低,這是老化的徵候。有些人(特別是年長婦女)的骨質較爲脆弱,在摔倒時特別容易折損:這種嚴重的病症就叫骨質疏鬆症。
    所以,瞭解骨質密度就可知道易受折損的程度。爲此,器材製造廠商和公司推出超聲波和實驗室檢測的方法,其中最常見的是X光檢查。骨質愈緻密,光線愈不容易穿透;然後檢測值會拿來和年輕健康者的數值做比較,測出了每位年長者的骨質密度是會降低的。其實骨骼的這種變化只是年老的徵兆。
    不過要怎樣的骨質減少纔算正常呢?骨質的老化過程要到怎樣程度纔算病態呢?法國的羅樂基金會、美國的史密斯克林公司和瑞士的山度士製藥公司在1993年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場研討會時,曾明確答覆這個問題。不過當時訂立的極限值卻使骨質疏鬆症變成全民病:骨質密度落在標準以下20%~35%,或是標準偏差值低於2.5者。由於這項決議,在70~79歲的婦女中就有31%屬於骨質疏鬆,80歲以上者則有36%。就連骨質密度的些微偏差也被蓋上某種印記:在標準以下的1~2.5標準偏差值被稱爲“骨質減少”,即骨質萎縮的早期症候。
    有了極限值這種發明,就可將一般人變爲病患,如此一來,一個前所未有的藥物市場也就打開了。
    世界上賣得最好的骨質疏鬆症藥物叫阿侖磷酸鈉(Alendronat),2004年就賣了32億美元,據說可以提高骨質密度。臨牀實驗顯示,這種藥物可有效降低骨折危險。有一批平均年齡爲68歲、偏差值在-2.5以下的婦女接受爲期4年的臨牀研究,在與不服用藥物的對照組相較下,她們的髖骨折損機率降低了56%。
    美國醫生兼作家約翰・亞伯爾朗鬆(John Abramson)認爲:“這對患骨質疏鬆症的婦女而言,儼然是個天大的好消息。”但他更關心的問題是:“不過這樣到底能防止多少髖骨骨折呢?”未服用藥物的年長婦女每年不會碰到髖骨骨折的機率高達99.5%。而服用阿侖磷酸鈉的婦女,該項機率是99.8%。換句話說,每日服藥的結果使骨折的機率從0.5%降到0.2%。這麼有限的結果卻在統計的炒作下號稱降低56%的危險性。
    根據亞伯爾朗鬆的說法,該藥物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是:骨質密度降低的81位婦女爲了預防髖骨骨折必須持續服用藥物4.20年(付出30萬美元的代價)。然而,這種高價購得的效果卻隨着時間推移而消逝。一項長達10年、針對阿侖磷酸鈉的研究顯示,雖然它有助於骨質密度增加,但並沒有證據說長期服用真能降低骨折危險性――而這卻是該治療的最終目標。
    藥廠將這種抗骨質疏鬆症鎖定在更年期的婦女客戶羣。不過數十年如一日地吃藥是否能在老年達到有效預防,就很難說了。在髖部骨折的婦女中,有三分之二是在80歲以上,她們幾乎所有人骨折前就遭受過損傷。經過損傷的婦女通常無法復原,也有不少人甚至需要照護。所以說,重要的是要保護這些年長且容易骨折的婦女。但是仔細衡量一下,這個高危險羣體似乎並沒有從骨質疏鬆藥物中得到什麼益處。我們從《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就至少可以得知這項結論。受測婦女都在80歲以下,她們若不是被診斷爲患有骨質疏鬆症,就是有較高的跌倒風險(佔大約8成)。根據該篇文章,利用阿侖磷酸鈉的治療方法“對於髖部骨折的發生並不具任何作用”。
    所以說,預防骨質疏鬆症的藥物可提高骨質密度,但就預防骨折的真正治療目標而言,收效卻甚微。箇中原因就在骨骼本身。亞伯爾朗鬆指出,骨骼有8成是由皮質骨,也就是堅硬而緻密的外層組成。此外,若干骨骼還有所謂骨小樑的內部構造。骨小樑形成立體的支架,能在骨骼最受載重的部位(如髖骨、腕關節和脊椎等)形成支撐。骨小樑的分支構造與緻密的皮質骨相比較,具有大上許多的表面積和代謝活動:它能以較快速度將鈣質轉化爲骨質,也可做較快的分解。所以在一般老化過程中,骨小樑的損耗比皮質骨來得快。然而一旦這個支架或部位有所損耗,提供再生的環節就會有所損耗,隨即這些環節也就喪失。而通過抗骨質疏鬆藥物形成的新骨質,主要是從外緣,也就是在皮質骨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它提高了骨質密度,但骨骼的穩定程度並沒有隨之增加。
    這種生物性原因正說明,何以針對健康婦女的骨質密度檢測並不能形成醫療保護作用,也無法帶給她們益處。在這方面,德國、瑞典和美國都有臨牀研究爲佐證。其中一項研究探討了阿侖磷酸鈉對於患有骨質減少(骨質疏鬆前兆)的婦女的效果:髖骨骨折的危險性居然還略微提高。加拿大溫哥華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科技結果評估中心的專家們也同樣對這個議題做了深入探討。他們在一份報告中斷言,並沒有證據顯示“就健康的或處於停經期的婦女而言,骨質密度檢測能預言未來的骨折”。出於職業的考慮,在不久前,德國就將這種針對健康人的骨質密度檢測由健保給付的法定項目中刪除。不過有些重視收入的醫生還是熱心提供這項檢查,作爲健檢的自費項目(約40歐元)。
    不僅骨質密度檢測缺乏明顯效果,它本身也有諸多疑義:因爲就算有較高的骨質密度檢測值,也是既不能預防跌倒,亦不能保證骨質在跌倒後容易復原。
    那麼人可以做些什麼呢?我們瞭解到,醫學其實提供不了對抗骨質疏鬆症的萬靈丹。不過,強化骨骼健康及降低骨折危險的方法其實很多。鍛鍊身體和良好的營養從來都是打造穩固的骨骼支架之基礎。具生長機能的骨骼會對載重做調整,而皮質骨正可通過運動變成穩固的支架,從而有助於人的晚年生活。
    另外,年輕時有運動習慣者,年老時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就大大降低。在美國有項研究對近10000名65歲以上的婦女的健康狀況進行調查,調查時間甚至長達7年。凡每週花兩小時鍛鍊身體的人,髖骨骨折的機率比不做運動的人少上36%。在爲期一年對1000位婦女的研究中,運動組的婦女只有6位骨折;反觀在服用阿侖磷酸鈉的研究中,藥物所達到的成果少了一半。
    爲了避免骨折,重要的是減低跌倒的機率。而改善體能、步伐和重心穩定度等等對此都很有幫助。亞伯爾朗鬆醫生指出,體能訓練乃是“提高骨質密度及預防跌倒的最佳方式之一”。此外,太極拳能訓練肢體掌控,從而降低骨折機率。不消說,每個婦女都能自行掌握的這些有效措施,藥廠和骨質密度檢測提供者的宣傳中是不會強調的。所以進入更年期的婦女不妨自己注意:定期做運動、維持均衡的營養,以及提防跌倒的風險。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