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老年人的心理、行爲變化!

時間: 2011-01-10

    近日到了學期期末,工作很忙,家務也很雜。然而,喜歡“挑釁”的老媽,突然安靜了許多。不僅能正常的膳食、入睡,還能很自然而禮貌地對待婆婆,望着她們友好而和諧地相處,身體不適的我,也感到很開心、很幸福。真想把這種現狀維持下喲……

    這時,我想起好友:老年人的心理和行爲變化通常具有下列一些特徵:發佈者     的一文:

1,長年積累使老年人的習慣心理、個性獨具特點

      由於長年累月的生活與工作習慣,使老年人的習慣心理十分鞏固;幾十年的社會實踐,使得老年人的個性心理特徵更加明顯。他們的興趣、愛好、脾氣秉性、性格等具有突出的個性化。他們總是頑固地堅持自己的習慣、觀點和愛好,不贊成別人的意見和看法,更無法輕易改變。由於習慣心理、定型個性而對一切變化和新事物總是湍湍不安,極力反對,盲目排斥。由於不自覺地堅持自我中心和自我防衛態度,因而對什麼都表示懷疑,固執地向保護自己而採取利己的方法和態度,優先考慮自己。有的甚至由懷疑發展到妄想,總以爲別人要謀財害命以至於心神不安;也有的因此變得抑鬱或悲傷。

2,失落感

       老年人緊張、辛勤工作數十個春秋,事業有成,受到尊敬和愛戴。一旦步入離退休生活後,生活節奏一下子由緊張、有序,轉爲清閒、鬆散甚至無所事事的狀況,如果沒有思想準備和妥善安排,常使老年人精神上感到空虛,思想上無所依託,心理上就會出現失落感,甚至鬱鬱寡歡。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則變得焦躁不安和激動易怒。兩種表現截然不同,但其基本都是老年人心理上一時不能適應的表現。有人觀察老年人的適應過程,時間有長有短,通常需要幾個月或一年左右才能在心理上逐漸趨向平衡。

3,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後,與同事間接觸減少,社會活動和交往不多,以致消息閉塞,信息不靈。如果“人走茶涼”,子女遠走高飛或另立門戶,出現“空巢”,變成兩老廝守或單獨生活的“留守”老人。若是體力不佳,視聽減弱,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時間長久,會出現“與世隔絕”、“孤立無援”的心境。喪偶的老年人這種心境更爲顯著。

4,消沉沒落感

      這類老年人常爲體弱多病或舊病復發,或罹患新病,影響健康和生活質量。這些老年人思想上有壓力,精神上消沉,再若臥牀不起,更覺得已是“日薄西山”、“餘年不多”的沒落狀況。對待這些老年人,一方面積極防治老年病,解除實際病痛,另一方面亦要反覆給予鼓勵,減輕這種對健康有害的消沉沒落情緒。

5,焦慮恐懼感

      有的老年人擔心年老多病,患上“恐懼”症,擔心中風癱瘓,顧慮心絞痛、心臟驟變猝死等,以致湍湍不安,惶惶不可終日。爲此,有人輕信廣告宣傳,到處求醫問藥,有的道聽途說,不經深思覈實就胡亂用藥,以致造成不應有的藥物所致不良後果。對待這類焦慮恐懼的病人,一方面,親友要求其認真細緻地檢查身體,弄清卻是病況;另一方面,親友還要耐心解釋,分析焦慮恐懼對治病無益,對健康有害,使病人對“各種疾病”有一個較爲正確和全面的認識,對疾病有一個樂觀科學的態度。   

     認識老年的心理、行爲變化更有利於我們幫助她們安度晚年,相信自己一定會做得更好!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