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防治糖尿病

時間: 2014-06-29

薛萬祥

近幾十年來,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齡化,糖尿病患病率呈現出世界性的迅速增長趨勢,糖尿病是現代疾病中的第二大殺手,其對人體的危害僅次於癌症。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公佈的權威數據顯示,200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達2.46億,預計2025年將增長55%,攀升至3.80億,而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受損(IGT)人羣也將由2007年的3.09億增至2025年的4.20億。中國的形勢尤爲緊迫,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近4000萬,位居全球第二;IGT患者已逾6000萬,名列世界第一,我國35歲以上人羣糖尿病患病率爲5.5%,北京市45歲以上人羣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6%。另外還有一大批糖耐量低減人羣,他們是血糖病的邊緣人羣和後備軍。有研究表明,我國體質指數(BMI)爲22.4和27.5的IGT人羣糖尿病年發生率分別爲13.3%和17.2%,這提示我國IGT人羣病程進展速度之快。

我國2型糖尿病患病率表現爲大城市高於中小城市,城市高於農村,富裕縣城鎮高於農村,經濟發達地區的患病率較高,顯示出經濟發達程度與糖尿病的患病率相關。目前糖尿病有擴大化和年輕化的傾向,而且由於糖尿病本身及其合併症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危害越來越大,再加上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需要高額的直接和間接費用,糖尿病已成爲21世紀全球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預防和控制糖尿病已成爲世界各國面臨的嚴峻挑戰。糖尿病(DM)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代謝紊亂,其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礙,導致糖類、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造成多器官的慢性損傷、功能障礙或衰竭,糖尿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由於糖尿病可以引起冠心病、腦卒中、失明、截肢等嚴重後果,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防治已經給各國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和社會壓力。2002年美國居民糖尿病直接或間接費用共計達1320億美元,而我國城市治療2型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年直接醫療費用也高達187.5億元,佔衛生總費用的3.94%。特別是已經存在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其醫療費用較無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更是顯著增加。糖尿病還顯著增加各種原因引起的死亡,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近年來由於降壓、調脂及戒菸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得到廣泛教育和控制手段的進步,其相關聯的卒中、心臟病引起的死亡有所減少,但由於肥胖患病率的增加以及血糖控制差,導致糖尿病引起的死亡卻增加了45%。根據調查結果,2000年全球大約有290萬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已經成爲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目前,不僅糖尿病發病形勢十分嚴峻,對糖尿病病情的控制也不樂觀,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率普遍偏低,這不僅是中國糖尿病控制的現狀,也是全球的普遍問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其他代謝指標的控制也不令人滿意。合併有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中僅有大約2/5的患者接受了降壓治療,其中80%的患者血壓控制不達標(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0mmHg)。在1998年至2003年這5年中,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比例提高了4%,但是血壓的控制達標率仍然沒有明顯改善。另外,只有大約60%的患者在1年內曾經檢測過血脂水平,在檢測過血脂水平的患者中,有大約一半的患者存在血脂紊亂,其中僅有1/4的患者接受了調脂治療,5年中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也無明顯改善。此外,糖尿病的各項合併症及併發症的控制也不令人滿意,5年中除了背景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微量蛋白尿的患病率有顯著下降外,白內障和腦卒中的發生率都有所上升,神經病變的發生率沒有明顯變化。

  我國糖尿病控制情況不理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有關,被調查的糖尿病患者中,有23%的患者體重控制較差(男性BMI≥27kg/m2,女性BMI≥26kg/m2),自述進行飲食控制者爲77.1%,堅持體育鍛煉爲61.8%,有17.2%的患者吸菸,11.3%的患者飲酒。僅有35%和19%的患者在家中自我監測血糖或尿糖,自我監測血糖的患者平均每月只作9次血糖測定。另外,糖尿病控制不理想與治療藥物的選擇和胰島素的合理應用密切相關。

因此,糖尿病的防治已經成爲刻不容緩的任務。加強糖尿病的防治,主要是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等代謝指標,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延長患者的生存壽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預防與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不僅對患者有益,而且可以明顯減少國家衛生總費用的支出。

  糖尿病是一種容易引起併發症的慢性新陳代謝疾病,常見糖尿病合併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腎衰竭、視網膜病變致失明、脈管炎致肢體壞死等。糖尿病併發症又分爲急性併發症和慢性併發症兩種,急性併發症感染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爲常見,有一定的死亡率。慢性併發症是指大血管併發症、微血管併發症和神經併發症。大血管併發症有腦血管意外、冠心病和下肢血管病變引起足部壞死,微血管併發症主要影響及腎臟和視網膜血管,造成腎功能不好,視力不良等。
  糖尿病患者合併心腦血管等慢性併發症的可能性大大高於非糖尿病人羣,糖尿病已作爲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臨牀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糖尿病合併慢性併發症是非糖尿病人羣的倍數:高血壓2倍,血脂紊亂3倍,冠心病4倍,中風4倍,失明25倍,慢性腎功能衰竭17倍,截肢15倍。由此帶來的醫療開支、經濟負擔和患者及家屬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是可想而知。

大量研究表明,胰島素分泌不足是2型糖尿病的根本原因。糖尿病的患病率升高與社會經濟狀況緊密相關。隨着社會經濟的好轉,生活質量的改善,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日益升高。究其原因,① 人們體力活動大量減少。體力活動增加可以減輕或防止肥胖,從而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糖能被利用,而不出現糖尿病。相反,若體力活動減少,就容易導致肥胖,而降低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血糖利用受阻,就可導致糖尿病。② 我國居民飲食中蛋白質、脂肪所佔比例加大,每人每天攝入的熱量達到2200-2400卡路里。過多的熱量攝入會導致肥胖,是誘發糖尿病的主要因素。糖尿病的發生均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2型糖尿病具有很強的遺傳性,不良生活方式,如膳食因素、缺乏鍛鍊和超重等可增加2型糖尿病發病的危險性。有大量研究證明了體重指數與患糖尿病的關聯性。當人體肥胖時脂肪細胞膜和肌肉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數目減少,對胰島素的親和能力降低、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導致糖的利用障礙,使血糖升高而出現糖尿病。還有研究進一步表明,腹型肥胖者更易發生糖尿病,腹內脂肪堆積是比全身型肥胖更強的獨立危險因素和預測指標。男性糖尿病發病危險升高與長期的睡眠不足、睡眠質量差等睡眠障礙相關。

  在遺傳的基礎上,環境因素作爲誘因在糖尿病發病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環境因素包括:空氣污染、噪音、社會的竟爭等,這些因素誘發基因突變,突變基因隨着上述因素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的增長而越來越多,突變基因達到一定程度(即醫學上稱之爲“閾值”)即發生糖尿病。

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高血壓患者發展爲糖尿病的危險性比正常血壓者高。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心理因素、用藥史等也可能是糖尿病發生的危險因素。

現有研究已充分證明,2型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關鍵是要早發現易感人羣。預防2型糖尿病要從IGT開始,生活方式對IGT發展爲2型糖尿病的影響很大。糖耐量受損(IGT),指的是口服定量葡萄糖後,血糖水平超過正常範圍,但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長期隨訪表明,IGT患者1/3可發展爲2型糖尿病,1/3維持在IGT狀態,另外1/3則可轉變爲正常糖耐量。IGT是2型糖尿病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這表現在:①IGT屬可逆階段,是人體處於糖代謝紊亂的代償性階段,是由糖耐量正常向2型糖尿病的過渡階段。② IGT患者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相比血糖正常者,IGT患者頸動脈狹窄發生率高出3倍。

有研究表明,各種心血管事件危險早在IGT階段就已顯示出與血糖顯著的相關性;餐後高血糖可增加多種CVD的發生率及相關死亡率;糖尿病前期更是與代謝綜合徵有着衆多共同的危險因素;在診斷2型糖尿病時,41%的患者已患有冠心病;反之,在冠心病人羣中,53%合併糖尿病,24%爲糖尿病前期患者。IGT除了本身是缺血性心臟病的危險因素外,往往還同時合併其他危險因素,如肥胖、高血壓、血脂紊亂、高胰島素血癥、微量白蛋白尿等,這就是所謂的代謝綜合徵。國內外資料還證明,IGT患者已經存在一些糖尿病的特徵性表現,如眼底微血管瘤、微量白蛋白尿以及24小時血壓改變等。糖尿病心血管病死亡危險性並不依賴於糖尿病病程,而是發生於糖尿病前期,即IGT階段。

在1年的強化生活方式干預後,43%的患者達到了減輕體重5%的目標,同時糖尿病危險減少61%。那些超過體重減輕目標的患者糖尿病風險進一步降低,平均體重降低11%,可使糖尿病危險減少83%。糖尿病危險降低的程度與所達到目標的數量有關。86%的患者達到了每週鍛鍊4小時以上的目標,其糖尿病危險降低62%,而該效應與體重減輕的量無關。
  所有材料充分證明了預防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干預IGT的重要性,但最爲經濟可行和有效預防糖尿病的方法仍然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即多動一點,少吃一點,勤查一點。

由於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兒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在上升,這是一個嚴重的醫療和社會問題。兒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飲食控制、運動和減重,很多患兒病情可明顯改善,對於那些血糖不能達標的患兒,一般主張應用二甲雙胍。

我國應積極做好糖尿病的初級預防,鼓勵糖尿病前期的人增加運動,吃全麥麪包、蔬菜、水果等低熱量、低脂飲食,將體重降下5%~7%。對糖尿病病人應注意檢查,防止心血管併發症,心血管病醫生也應爲前來就診的病人查血糖。

2007年歐洲糖尿病指南對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治療給出諸多建議,其中亦強調了應以糖耐量試驗作爲診斷工具。在治療方面,重申戒菸等生活方式干預的重要性,不但明確規定血糖相關目標值(糖化血紅蛋白≤6.5%、靜脈血糖<6.0mmol/L),還規定了血壓<130/80 mmHg、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1.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男性>1.0mmol/L,女性>1.2 mmol/L及甘油三酯<1.7 mmol/L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目標值。

當前我國糖尿病的形勢不容樂觀,糖尿病的防治工作還面臨着巨大挑戰。併發症是影響2型糖尿病年治療費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應該進一步提高對糖尿病的控制水平,使患者得到早期規範治療,並長期管理好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預防和控制中,生活方式干預(包括飲食治療和加強運動等)所起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飲食治療不僅可以幫助控制血糖,在預防高血壓、血脂異常及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我們只有採取綜合措施,才能進一步降低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率,從根本上降低糖尿病的治療費用,延長患者的生存壽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