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現代人的文明病

時間: 2011-05-02

 

最近在臨牀工作中碰到很多病人朋友問,脂肪肝是怎麼回事?得了脂肪肝害怕嗎?平時要怎樣預防?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今晚有空便上來敲敲鍵盤,就病人和朋友們關心的問題做一個簡單的回答,希望能幫助病人和朋友們。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方式的改變,脂肪肝已逐漸成爲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常見疾病。
   脂肪肝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它是多種因素引起脂肪在肝臟內的過度蓄積,從而導致肝臟形態和功能的改變。判斷脂肪肝的標準有兩項:一是肝臟中的脂肪與肝臟的重量之比;二是組織學上肝細胞脂肪性變佔肝臟細胞總數之比。正常人肝臟的脂肪含量佔肝重量的5%,其中60%是磷脂,40%爲甘油三酯、脂肪酸、膽固醇和膽固醇酯等。當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l 0%或組織學上肝細胞半數以上有脂肪變性時,即爲脂肪肝。
  在長期研究和臨牀治療過程中,發現導致脂肪肝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長期酗酒 專家指出,酒精是損害肝臟的第一殺手。這是因爲,酒精進入人體後,基本上都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使肝細胞對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發生障礙,引起肝內脂肪沉積從而造成脂肪肝。研究發現,酒精攝入量女性每天超過20克、男性每天超過40克,可導致酒精性脂肪肝。飲酒越多,脂肪肝就越嚴重。
  營養過剩 長期攝入過多的動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這些食物在體內不能被充分利用,過剩的營養物質便轉化爲脂肪儲存起來,導致發胖、高血脂和脂肪肝。特別是晚上12點以後攝入上述營養物質,更易引起脂肪肝。因爲晚12點以後是人體能量消耗自我調節期,吃進的食物營養大部分被儲存於肝臟,勢必增加發生脂肪肝的危險。
  營養不良 肥胖者容易得脂肪肝,但並不是說瘦人就不會得脂肪肝。臨牀上也常發現有的人很瘦但也患有脂肪肝。這是由於長期營養不良,缺少蛋白質和維生素,引起營養缺乏性脂肪肝。如因患有慢性腸道疾病,長期厭食、節食、素食,吸收不良綜合徵及胃腸旁路手術等原因,造成低蛋白血癥,缺乏膽鹼、氨基酸或驅脂物質,從而使肝內脂肪堆移形成脂肪肝。
  慢性疾病 糖尿病、肝炎、甲亢、重度貧血等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不足,身體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爲了補充能量,體內脂肪酸顯著增加。這些脂肪酸不能被充分利用,就會使肝臟的脂肪合成亢進,於是引起脂肪肝。60%肥胖者會發生糖尿病,他(她)們發生脂肪肝的機率要比無糖尿病者多2倍。高脂血症中高膽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癥者(絕大多數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和酒精中毒)也易患脂肪肝。
  藥物損害 資料顯示,藥物性肝損害約佔成人肝炎的1/10,脂肪肝是常見類型。有數十種藥物與脂肪肝的發生有關,如四環素、乙酰水楊酸、糖皮質類固醇、合成雌激素、胺碘酮、硝苯地平、某些抗腫瘤藥及降脂藥等,都可以導致脂肪在肝內蓄積。
在我國,較常見的脂肪肝病因是肥胖(營養性)、酒精(化學性)及糖尿病、高血脂(內分泌代謝性)等。近年來,隨着人們飲食中脂肪、糖、酒精攝入增加,多坐少動的工作方式,激素食品的泛濫等,致使脂肪肝患者越來越多,已成爲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故有人把它稱爲現代人的"文明病"。一次全國各地區20箇中心參與的前瞻性臨牀調查顯示,我國酒精性肝病發生率爲4%~6%,而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病率已接近西方國家30%的水平。
  脂肪肝危害首先是脂類代謝和運轉發生障礙,導致能量代謝紊亂,機體免疫功能下降,長期在肝臟過度蓄積的脂肪會直接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發展爲肝癌。有關調查證實,5 0歲前患脂肪肝折壽5年,50歲後患脂肪肝折壽10年。通常而言,輕度脂肪肝沒有任何不適;中、重度脂肪肝可有食慾不振、噁心、腹脹、腹瀉、肝區隱痛、右肩背部痠痛發脹、容易疲勞等症獎。體檢時可發現肝臟腫大,嚴重者可有脾臟腫大、黃疸等。抽血檢查可有肝功能異常、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增高。當肝臟脂肪達到30%時B超可檢出;還可做肝活組織穿刺檢查,其陽性率也較高。
  患了脂肪肝並不可怕,只要早期發現,及時治療,一般都能恢復,而且不留後遺症。在發生肝硬化之前的早期脂肪肝病變是可逆的,所以要注意脂肪肝的早期診斷及干預治療。治療要採取綜合措施,包括調整飲食、糾正營養失衡;肥胖者應降低飲食總熱量的攝入,堅持運動以維持理想體重;除治療原發病外,還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降血脂、保肝消炎、抗纖維化等藥物治療。中藥絞股藍、山楂、綠茶等也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