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殺手――焦慮症

時間: 2011-02-25

 “焦慮”是一種負性情緒,它常常出現於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但焦慮也不是一無是處,譬如說,人們遇到困難或挑戰時,如果心理應激表現出適中的焦慮,會導致體內某些激素分泌增加,從而幫助人們提高應變能力和工作效率。但不適中的焦慮不僅無益,還會嚴重危害到人類的身心健康甚至於死亡,如果把輕度焦慮看成是心理感冒,那麼嚴重的焦慮――焦慮症,即爲人類徹頭徹尾的心理殺手。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定義是:以持續的顯著緊張,伴有植物神經功能興奮和過分警覺爲特徵的一種疾病。有調查報告,我國該病的終身患病率爲4.1~6.6%,女性兩倍於男性。目前此病是我科門診第一大病種,住院病人中僅次於精神分裂症,是我科重點研攻的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高,尤其是容易伴發於其他軀體疾病,由於公衆和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對該病認知度不高,嚴重妨礙了患者的正規治療,往往造成病人四處求醫,花費了大量金錢後病情仍遷延難愈、許多病人由此放棄了工作,生活陷於困境,有些病人雖然堅持治療,但卻出現藥物成癮,甚至於有些病人因此而自殺。可喜的是,由於我院重視,各臨牀科室醫務人員對此病已有了一定的認識和處理能力,對嚴重的焦慮症患者進行院內會診已習以爲常。

焦慮症的發病主要與遺傳、生化及心理等因素有關。患者經常無明確對象或內容的緊張不安,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過分擔心或煩惱,這種緊張不安、擔心或煩惱與現實極不相稱,就象杞人憂天一般,惶惶不可終日,例如:擔心子女出門遇到車禍,擔心出門時沒有鎖好門,擔心自己的手沒洗乾淨而受到污染,擔心體重又再增加等等;患者搓手頓足,來回走動,眼跳手抖,經常疲乏;膽子變小,易受到驚嚇,對外界刺激反應過敏,注意力難以集中,有時感到腦子內一片空白,難以入睡和易驚醒。所有這些,都讓病人感到難以忍受,但又無法擺脫。同時,患者常常伴有植物神經功能興奮,如心悸、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氣促和窒息感、頭昏、頭暈、多汗、面部發紅或蒼白、口乾、吞嚥梗塞感、胃部不適、腹疼、腹瀉、便祕、尿瀕、頸背部疼痛和渾身肌肉痠痛等症狀,有的病人可出現陽萎、早泄、月經紊亂和性慾缺乏等性功能障礙。毫不誇張,焦慮症患者的軀體主訴可以涉及我們人體各大系統,但除了植物神經功能明顯異常之外,臨牀症狀和體徵往往不符,各種輔助檢查難以查出確切的結果,即使結果有問題,也與軀體疾病的表現和嚴重程度不相吻合。

對一般人而言,不管任何原因,只要出現了明顯的心煩意亂、坐立不安和睡眠障礙等,都應主動諮詢專科醫生;而對非精神心理專科的醫護人員而言,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嚴重的焦慮,下列提示可作爲參考:如病人煩躁、沒完沒了地說、沒有明確原因的軀體主訴特別多、在診室走來走去、心率快、手心出汗等。需要說明的是,焦慮症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焦慮症主要有廣泛性焦慮障礙和驚恐發作兩種,繼發性焦慮症有腦器質性焦慮或軀體疾病伴發的焦慮,譬如高血壓病伴發焦慮、腦血管病伴發焦慮、糖尿病伴發焦慮、甲亢伴發焦慮、癲癇伴發焦慮等,應注意鑑別和專科處置,否則會影響到軀體疾病的轉歸。有資料表明,在焦慮症患者的一生中約有90%合併有抑鬱症、疑病症、嚴重失眠症、酒精濫用等其他精神障礙,其中,焦慮症合併抑鬱症最常見,臨牀簡稱“焦慮抑鬱症”,一旦確診,必須立即治療,並嚴防自殺行爲。如果焦慮出現於精神分裂症之後,即使焦慮十分嚴重,臨牀醫生也會把焦慮看成精神分裂症的臨牀綜合徵之一,而不會診斷焦慮症,這樣做是爲了遵循臨牀等級診斷原則,但治療上會針對焦慮症狀作出相應措施。有些人自幼就容易出現心煩、喜歡擔心、手指好震顫等,這可能與性格有關,只要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沒有明顯的煩惱,可以不理會。

焦慮症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兩部分。藥物治療主要有抗焦慮劑,如阿普唑侖、氯硝西泮、地西泮,丁螺環酮,舍曲林、帕羅西汀、多塞平、阿米替林、黛力新、普萘洛爾等,有些抗精神分裂症的藥,如硫必利、喹硫平等也有一定的療效,病友放心治療,只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用藥,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和成癮。心理治療包括:(1)心理教育:將本病的性質教給患者,讓病人具有一定的自知能力,可降低患者對健康的焦慮,增進合作,堅持治療。(2)認知行爲療法:如焦慮控制訓練和認知重建。採取想象或現場誘發焦慮,然後進行放鬆訓練,可減輕緊張和焦慮時的軀體症狀。對導致焦慮的認知成分,則應用認知重建,矯正患者的歪曲認知,進行矯治。(3)生物反饋療法:利用生物反饋信息訓練患者放鬆,以減輕焦慮。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