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分離性焦慮症

時間: 2011-05-26
1.兒童分離性焦慮症 兒童分離性焦慮症指兒童與其依戀對象分離時產生的過度的、持久的和不現實的緊張焦慮,這種焦慮表現非常痛苦和傷心並造成兒童許多重要功能的障礙或缺損。兒童分離性焦慮症多發生於3歲至15歲兒童,發病高峯是6歲至11歲。患病率在4~16歲兒童中爲4.7%(Bird等,1988)。女孩多見。 緊張焦慮在兒童中是極普遍現象,是一種正常反應,特別是兒童與父母分離時,一過性的緊張焦慮非常普遍。所以,如果不是非常嚴重、持久以至於嚴重損傷其社會功能時過度緊張和焦慮,不要輕易診斷爲病態。 2.兒童廣泛性焦慮症 兒童廣泛性焦慮症是指對社會能力、學習、未來、以及以往行爲表現出過分地和不切實際地擔心、憂慮和關切;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常有軀體不適如頭痛或腹痛等; 這些症狀持續存在6個月以上,而不伴有特定的焦慮或其他精神症狀。一般10~13歲發病,男女差別不大。兒童與少年廣泛性焦慮的主訴及植物神經症狀均較成人少,診斷應慎重。 診斷需注意以下幾點: 1.焦慮症是青少年兒童中常見的情緒障礙之一,需要注意一方面必須與正常人的焦慮反應相鑑別,以免診斷擴大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焦慮症的隱蔽性,以免誤診; 2.焦慮的軀體表現幾乎遍及人體各個系統,患兒經常可能以其中之一作爲主訴或不會描述焦慮體驗,因此被誤認是軀體疾病,反覆去綜合醫院內、外科檢查,而長期得不到確診; 3.焦慮和抑鬱經常同時存在,應善於從孩子的各種不適主訴中考慮到可能的情緒障礙,以免遺漏並存的抑鬱症狀; 4.有許多疾病可同時伴有焦慮表現,如:甲亢、低血糖症等,焦慮還可以是其他精神障礙的症狀表現之一。因此,病情較複雜的患兒,要注意檢查確診,準確地評估疾病類別、合併症、嚴重程度、自傷、自殘、自殺及暴力的可能,以免延誤治療。 (二)主要治療原則 根據患兒發病有關因素和症狀的特徵,可採取心理治療,包括行爲療法、遊戲療法、家庭治療和藥物治療等。幾種方法可同時或先後應用。 1.減少刺激:顯然,精神應激與焦慮狀態的形成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只要有可能就應該採取措施減少或緩解不良刺激。 2.行爲治療:主要是各種形式的鬆馳訓練。年齡較大的學生可用生物反饋療法,也可以認知療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療爲主,幫助消除各種不利因素。 3.個別指導:儘量給孩子機會,讓他理解這種反應的原因和機制,並指導孩子掌握對付焦慮的方法,如鬆弛療法等。同時耐心教育引導,幫助患兒剋制情緒上的障礙,樹立勇敢堅強健全的性格,鼓勵他們適當的體育鍛煉及戶外活動,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改善情緒,增進交往,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環境。注意生活內容要豐富多彩,生活時間安排要規律。 4.父母諮詢:幫助家長正確教育孩子,改善家庭環境,以減少對患兒心理上不良的影響。幫助和支持父母,減少他們對孩子心理行爲的過分介入和彼此的過分依賴行爲。規勸父母允許孩子更加獨立自主是治療成功的一個重要環節。焦慮情緒可以傳播,因此對有焦慮個性傾向的父母,要進行心理干預,幫助其認識本身的個性弱點及對患兒的不良影響。 5.家庭治療:患兒是家庭系統中的主要成員,甚至是家庭的核心。兒童時期最主要的關係就是親子關係。因此,調整整個家庭,是治療兒童焦慮症的關鍵。臨牀上也發現許多住院治癒的情緒障礙兒童回家後不久又復發;在家庭環境中焦慮不安的兒童到醫院環境很快就改變過來。 6.藥物治療:一般以心理治療和環境調整爲主。對症狀嚴重者可短期使用抗焦慮及抗抑鬱劑。常用佳靜安定(阿普唑侖)、氯羥安定(羅拉)、安定等,或/和舍曲林、氟西汀、文拉法辛等。但是新型藥物由於倫理學限制沒有藥物上市前在兒童中使用的資料,應謹慎觀察使用。
下一篇:脂肪肝如何運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