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糖尿病足(壞疽)

時間: 2012-10-07

糖尿病足亦稱糖尿病壞疽,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是糖尿病人肢體出現麻木、感染、潰爛、壞死等症狀的疾病,常見於下肢,尤其是足部。糖尿病人足部出現壞死、潰瘍、紅腫疼痛,或潰瘍長期不癒合,嚴重者導致截肢,給病人帶來了極大的痛苦。

 我國糖尿病患病者保守估計約爲4000萬人,全世界約有2億人左右。其中糖尿病足壞疽發病率爲0.9%-1.7%,老年患者更高達2.8%-14.5%,爲非糖尿病性足壞疽的15倍。因此,可以推算出我國糖尿病足患者達數百萬人。1995年起世界衛生組織(WHO)糖尿病報告書將糖尿病足與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腎病、眼病共同列爲“糖尿病四大併發症”。

爲什麼糖尿病患者發生壞疽機會要比正常人高許多?由於長期高糖狀態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壓、吸菸等,導致人體的大、小血管、神經、肌腱、筋膜等組織發生病變,足部的組織代謝失調,循環、營養障礙,感覺遲鈍或喪失,易於損傷或細菌、黴菌等感染,形成糖尿病足壞疽。這也是糖尿病患者足部容易發生破損和壞疽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壞疽的原因

糖尿病若長期得不到滿意控制,血糖過高,糖代謝不能滿足人體的生理需要,人體就會動用儲存的脂肪來供給能量。大量脂肪代謝的產物會沉積在血管壁,引起下肢大血管的管腔狹窄或阻塞;糖尿病人由於缺乏胰島素,蛋白代謝會加快,生長素增加,免疫複合物增多,這些會造成微血管的內皮損傷,引起微循環障礙,導致肢端缺血;高血糖、微循環障礙還會引起末梢神經功能障礙,肢端缺血嚴重時引起壞死;同時,血糖高爲細菌提供了良好的營養,容易引起感染,出現局部潰爛。壞死加上感染,就導致了糖尿病壞疽(糖尿病足)。糖尿病足隨着表現和缺血程度不同有多種分型。

1.糖尿病壞疽的類型

糖尿病患者因血管閉塞缺血組織失去活力,神經病變足部失去感覺,由此常可導致足的潰瘍和壞疽,就是糖尿病足壞疽。糖尿病足壞疽主要有兩大病理類型:

a.血管閉塞缺血性病變―――局部蒼白、紫紺、涼感、疼痛劇烈,壞疽多爲乾性壞死。約佔糖尿病足壞疽15%-20%左右。

b.非缺血性的肌腱變性壞死導致的壞疽―――奚氏糖尿病足筋疽。臨牀主要特點是,病變足部可見潮紅、溫暖、高度腫脹、伴惡臭氣味,有肌腱變性水腫、液化、穿透性壞死、感染,壞死呈溼性,脂水多而臭穢;全身有“三高”(高血糖、白細胞增高、血沉加快)與“三低”(白蛋白低、血紅蛋白低、紅細胞數低)等現象。

2.症狀

糖尿病患者出現下列感覺異常,如:下肢麻木、疼痛、發涼或燒灼感,或觸覺、痛覺、溫度覺、震動覺減弱或消失;足部水皰;皸裂;磨傷;雞眼;胼胝以及甲溝炎等,都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並進行相應的檢查。

3. 糖尿病足的診斷:

1.有明確糖尿病病史。

2.或無明確糖尿病史:臨牀上有相當一部分中老年患者,病史不清,且不具備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但卻是2型糖尿病患者。

3.肢體症狀和壞疽:主要有肢體缺血、神經功能障礙和感染3個方面 。還可表現爲:皮膚瘙癢、幹而無汗、肢端涼、浮腫或乾枯、顏色變暗及色素斑、毫毛脫落,肌肉萎縮。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覺遲鈍或喪失。腳踩棉絮感,鴨步行走、間歇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難。常見跖骨頭下餡,跖趾關節彎曲形成弓形足棰狀趾、雞爪趾,夏科氏關節。關節韌帶易損傷。骨質破壞可發生病理性骨折。肢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管狹窄處可聽見血管雜音。淺反射遲鈍或消失肢端皮膚乾裂或水泡、血泡、糜爛、潰瘍、壞疽或壞死。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