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時節飲食原則:食不偏,量不過

時間: 2011-06-29

《秋分時節飲食原則:食不偏,量不過》


  秋分是每年陽曆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這天晝夜時間長短相等,真正進入了秋季。
  秋分時節飲食原則力求“食不偏,量不過”,儘量做到食物多樣化,搭配合理、協調,因爲飲食只有粗細、葷素、主副、正餐和零食、飲和食之間合理搭配,人體纔可益壽延年。
   秋分時節不僅要堅持飲食原則,飲食還要注意:
   一、食不偏嗜:合理膳食、飲食多樣化。在飲食選擇上每日有植物性食物:穀類、豆類、薯類、真菌類、藻類、水果類、蔬菜類;還有可食的動物性食物:肉類、蛋類、奶類、禽類、魚類和甲殼類;主食宜選雜食且廣食。多吃含飽和脂肪酸多的動物性食物,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發生。
   二、飲食有節、飢飽適當。每頓飲食量不能過少也不能過多。進食量過少引起消瘦,進食量過多引起肥胖。其實每頓食慾得到滿足,熱量需要就滿足,就能維持人體健康的標準體重。
  三、老年人不宜偏食。有些老年人每頓只吃清淡素食,甚至不吃肉、雞蛋、牛奶。老年人偏食會使身體營養素失衡,如缺乏微量元素,使老人總感覺吃東西不香,味覺減退,食慾下降。在飲食上老年人最好是葷素搭配,食物多樣化,既可增進食慾又有益於健康。

四、妊娠、產後飲食宜忌:妊娠、產後因孕育胎兒或哺乳等特殊生理情況,要選適宜的飲食飲食要多樣化,要從穀物糧食、動物性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熱量。

五、女性只吃果蔬會危害健康:現在一些女性爲了身體的苗條只進食蔬菜、水果等素食,會導致蛋白質和脂肪量嚴重不足,使體內營養素供需失衡,這不僅不能減肥,還會影響身體的機能,危害健康。
   六、病中飲食宜忌:人們在疾病期間,宜食性質溫和、易消化、營養合理的飲食,忌食堅硬、粘滯、腥臭和過於油膩的飲食。在疾病初愈,宜以糜粥調養,不可驟進日常飯菜或肉食之類厚味的飲食,反之難於消化,脾胃受累,甚至病難痊癒或疾病復發。

七、甜酸苦辣鹹不能過:在生活中有些人偏食辛辣、偏食煎炒、油膩、嗜醇酒者;有些兒童多偏愛零食、肉食。這些對健康都是不利的。其中甜食主要是糖或含糖的食物,易使身體及齲齒髮病;鹹食是鹽和含鹽的食物,鹽含鈉和氯。由於高血壓的發病率與鈉的攝入呈正相關,故食鹽不宜多吃。至於飲用高度白酒若無節制,會使食慾下降、飲食減少,以致營養缺乏,嚴重的還會產生酒精性肝硬化。因此應少飲或不飲酒。

  八、秋分時節更不宜大補:秋分時節不宜追求山珍海味、雞鴨魚肉、美酒名茶、大吃大喝。對發育中的兒童,如無特殊原因不宜過分進補;對老年人,忌食大熱食補之品;對痰多、咳蔌的人應忌食油膩;對上火的人應忌食辛辣;對患有皮膚病、哮喘的人應忌食蝦、蟹等海產品;對胃寒的人應忌食生冷食物等。不論是哪種人,飲食調養方面要體現“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
    九、瞭解食物宜與忌和飲食的作用:在食物搭配和飲食調劑方面,採取食與藥一體調養。比如食物:烏雞、羊肉、蔥、姜、棗可以用來補胃再搭配藥材如:枸杞、桂皮、淮山、黃芪、茯苓、丁香、豆蔻一起食飲可強健身體和防止疾病的功效。

  總之,秋分時節在飲食搭配上應根據食物的性質和作用合理搭配,做到因時、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的辨證用膳,就可避免機體早衰,正氣旺盛。
   呼籲:秋分時節是強壯身體的好時機,只有食不偏,量不過,人體纔可益壽延年

下一篇:寶寶的大便種種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