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大便種種

時間: 2012-01-22
當嬰兒腹瀉時,家長一定要注意他的精神狀況。當孩子每日大便5~6次,較稀,但食慾好,精神佳,體溫正常時,你可以有充分的理由把它歸入生理性腹瀉之列,不需作任何處理。當孩子大便次數多,同時以水樣便爲主時,要高度警惕有沒有脫水的表現,比如:精神差、嗜睡、易激惹;吐瀉次數較多、口渴、尿少;眼窩凹陷、哭時無淚、口舌乾燥;囟門凹陷;呼吸、脈搏快;皮膚彈性差等等。(1)一般情況下,大便呈臭雞蛋味,多爲蛋白質消化不良;(2)奶中糖加多了時,大便多泡沫,有酸臭味;(3)母親喝了太油的湯,乳中脂肪過多時孩子大便呈灰白色,多泡沫;化驗時常報告大便中含脂肪球;(4)當換尿布動作太慢或包裹不當使孩子腹部受涼時,腸蠕動增快,過多的膽汁進入大便,可看到大便發綠;(5)病毒或細菌感染時,則多見水樣便(似蛋花湯樣、水和便分離)或膿血便。正常大便1、胎便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約佔了72%,由胎兒腸道脫落的上皮細胞、膽汁、濃縮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組成,出生後幾小時內(一般10小時內)首次排出胎糞,呈墨綠色、有點發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曬溶了的柏油,無臭味,進食後2_3日內逐漸過渡爲嬰兒正常糞便。2、母乳餵養兒糞便呈金黃色,多爲均勻糊狀,偶有細小乳凝塊,有酸味,每日2_3次。即使每天大便達到3_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狀,也可視爲正常。3、人工餵養兒糞便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餵養的嬰兒,糞便呈淡黃色,大多成形,含乳凝塊較多,爲鹼性或中性,量多、較臭,每日1_2次。4、混合餵養兒糞便哺母乳加牛乳者糞便與喂牛乳者相似,但較黃、軟。添加穀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後,糞便性狀接近成人,每日一次。 異常大便在沒有改變食物量及種類的情況下,寶寶的大便次數突然增加,變稀應視爲異常。1、 泡沫樣大便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2、 奇臭難聞大便偏食含蛋白質的食物過多時,這些蛋白質可中和胃裏的胃酸,這樣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腸腔內細菌的分解代謝,這些寶寶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難聞。3、發亮大便進食脂肪過多時,在腸腔內會產生過多的脂肪酸刺激腸粘膜,使腸子的蠕動增加,結果產生淡黃色液狀和量較多的大便,有時大便發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內滑動。4、綠色大便若大便呈綠色,糞便量少,黏液多,屬飢餓性腹瀉。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糞便呈暗綠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鐵質,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並與空氣接觸之後,就呈現爲暗綠色。5、蛋花湯樣大便病毒性腸炎和致病性大腸桿菌性腸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現蛋花湯樣大便。6、豆腐渣樣大便則常常見於黴菌引起的腸炎。7、水樣大便多見於食物中毒和急性腸炎。8、灰白色大便各種原因所致的膽道阻塞病人會排出灰白色的大便。醫學上稱陶土色大便。此外,進食牛奶過多或糖過少,產生的脂肪酸與食物中的礦物質鈣和鎂相結合,形成脂肪皁,糞便也可呈現灰白色,質硬,並伴有臭味。9、柏油樣大便由於上消化道或小腸出血並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因紅細胞破壞後,血紅蛋白在腸道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故糞便呈黑色;又由於硫化亞鐵刺激腸粘膜分泌較多的黏液,而使糞便黑而發亮,故稱爲柏油樣便,多見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正常人進食動物血、豬肝等含鐵多的食物也可使糞便呈黑色,而服用鉍劑、炭粉以及某些中藥等藥物也會使糞便變黑,但一般爲灰黑色無光澤,做隱血試驗陰性可幫助鑑別。10、鮮紅色血便血色鮮紅不與糞便混合,僅黏附於糞便表面或於排便後有鮮血滴出或噴射出,提示爲肛門或肛管疾病,如痔瘡、肛裂、腸息肉和直腸腫瘤等引起的出血。11、果醬樣大便暗紅色果醬樣大便見於腸套疊;暗紅色果醬樣膿血便則見於阿米巴痢疾。12、黏液膿性鮮血便常見於細菌性痢疾、空腸彎曲菌腸炎。13、洗肉水樣血便並有特殊的腥臭味見於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壞“臭臭”1 媽媽肚子裏的異常羊水
B超顯示媽媽腹中羊水渾濁,抽樣顯示有濁體。說明胎兒將胎便排在了羊水中,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最大可能是胎兒缺氧窒息造成的。
應對措施:定期檢查,臨產前關注胎兒異常胎動。壞“臭臭”2 新生兒24小時不排便
足月的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都沒有排出胎便。
應對措施:請醫生檢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壞“臭臭”3 新生兒灰白便
寶寶從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沒有黃色,但小便呈黃色。
應對措施:趕緊通知醫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壞“臭臭”4 豆腐渣便
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黏液,有時呈豆腐渣樣。
應對措施:這可能是黴菌性腸炎,患有黴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狀,需到醫院就診。壞“臭臭”5 蛋花湯樣大便
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無黏液。
應對措施:多見於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兒。如爲母乳餵養則應繼續,不必改變餵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多能自然恢復正常。如爲混合或人工餵養,需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可在奶粉裏多加一些水將奶配稀些,還可適當喂些含糖鹽水,也可適當減少每次的餵奶量而增加餵奶次數。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則應請醫生診治。壞“臭臭”6 綠色稀便
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黏液狀。
應對措施: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爲餵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飢餓性大便” —你的寶寶沒吃飽,這時只要給足營養,大便就可以轉爲正常。壞“臭臭”7 泡沫狀便
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帶有明顯酸味。
應對措施: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就能恢復正常。未添加輔食前的嬰兒出現黃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應適當減少糖量,增加奶量。已經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出現棕色泡沫便,則是食物中澱粉類過多所致,如米糊、乳兒糕等,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減少或停止這些食物即可。壞“臭臭”8 臭雞蛋便
大便聞起來像臭雞蛋一樣。
應對措施:這是提示寶寶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應注意配奶濃度是否過高,進食是否過量,可適當稀釋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經給孩子添加蛋黃、魚肉等輔食,可以考慮暫時停止添加此類輔食,等寶寶大便恢復正常後再逐步添加。還可以給寶寶用點多種維生素製劑,以幫助消化。壞“臭臭”9 油性大便
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像油一樣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
應對措施: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多見於人工餵養的嬰兒,需要適當增加糖分或暫時改服低脂奶等(但要注意,低脂奶不能作爲正常飲食長期吃)。壞“臭臭”10 水便分離
糞便中水分增多,呈湯樣,水與糞便分離,而且排便的次數和量有所增多。
應對措施:這是病態的表現,多見於腸炎、秋季腹瀉等疾病。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會引起孩子脫水或電解質紊亂,應該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並應注意寶寶用具的消毒。壞“臭臭”11 血便
血便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通常大便呈紅色或黑褐色,或者夾帶有血絲、血塊、血黏膜等。
應對措施:首先應該看看是否給孩子服用過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變稀,含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時嬰兒哭鬧不安,應該考慮是不是因爲細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大便呈赤豆湯樣,顏色爲暗紅色並伴有惡臭,可能爲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如果大便呈果醬色可能爲腸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樣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鮮紅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來源於直腸或肛門。總之,血便不容忽視,以上狀況均需立即到醫院診治。壞“臭臭”12 羊便
寶寶大便乾燥呈顆粒狀。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4-02-15
正常啊~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本來就偏綠。每天一次,只要他大便順暢,證明他腸胃已經發育得不錯了。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4-02-15
寶寶大便出現13種情況如何應對內容來源:《嬰語詞典》[2012年2月16日 08:30]  大便  【嬰語解讀】  寶寶的大便是否規律,是幹還是稀,顏色怎樣,有沒有怪怪的味道……這些都是寶寶的身體發出的健康信號。家長若能重視對寶寶大便性狀、顏色和次數的觀察,正確識別正常和異常的大便,有助於早期發現寶寶的健康問題,使寶寶得到及時的治療和照顧。  【嬰語故事】  我1個多月了,媽媽的奶一直很少,不夠我吃,總餓得我嗷嗷叫。媽媽就給我添加了配方奶粉。配方奶粉可不像母乳那麼好消化,我的便便原來是金黃色的,稀稀的,一天要臭臭好幾回。現在我的便便成了黃綠色,次數也少了。我知道這是吃奶粉的緣故,可是媽媽不知道...
第3樓 熱心網友 2014-02-15
換奶粉試試。孩子從小大便就不很好,可能是因爲從小大便就不定時,不規律.因爲小孩還小,還沒有主觀意識控制大小便,如果遇到好玩的,他可能會憋住大便,以致於大便長時間在直腸停留,直腸是吸收水份的,等時間一長大便中的水份自然就少了,大便就變硬了,如果再拉就比較困難了,小孩拉的時候用力太大肛門收縮,加上大便很硬,所以他就會很痛,甚至出血.長期這樣小孩子就很怕拉大便.所以就會越來越不規律.如果孩子小臉紅通通的,解大便很難受,你最好給他用點開塞露,免得他的肛門很痛.我覺得你現在應該訓練小孩大便的定時,讓他形成一種生物鐘,再就是平時多給他吃一些纖維多的食物,蛋白質的比例要適當,多飲水,這樣就會好了.
第4樓 熱心網友 2014-02-15
便便經常很硬的話可能是寶寶有點上火,缺水。多位點溫開水試試,平時可以幫寶寶揉揉肚子,按摩按摩
第5樓 熱心網友 2014-02-15
有點便祕啊,跟寶寶的奶粉有關係哦,有的奶粉很上火的。推薦你給寶寶吃荷蘭本土美素啊,寶寶吃了不上火。有興趣可以搜紅豆小鋪歐洲購試試
第6樓 熱心網友 2014-02-15
寶寶的大便硬也是便祕的一種,也就是嚴重缺水了,親可以喂三甲散,這藥是軟堅化積,幫助消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