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孩子”如何教育、培養

時間: 2012-05-28

   中國有句老話“3歲看大、7歲看老”,說明了學齡前的兒童教育至關重要,孩子良好的性格和習慣就是這段時間形成的。不同的孩子存在諸如害羞退縮、蠻橫任性、自私脆弱等問題,作爲家長明知孩子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卻不知如何做。

害羞退縮的孩子

“六一“兒童節,媽媽帶小文去兒童樂園玩。才走出家門,就碰見了也帶着孩子出去玩的同事。小文媽媽讓小文叫“阿姨”,小文不僅不叫,反而躲在了媽媽身後,任憑媽媽怎樣威逼利誘,小文就是不開口。倒是同事的孩子,大大方方地與她們打招呼。小文媽媽臉上訕訕的,不由自主地開始數落孩子,“出門前囑咐你了那麼多遍,你怎麼還是這樣?你老是說沒有朋友跟你玩,你這個樣子怎麼會有朋友!打個招呼就那麼難嗎?”

大多數父母對有一個過分害羞的孩子,往往感到憂慮不安,甚至用盡各種脅迫、哄騙的手段要求孩子向親友打招呼或當衆表演等。這種急於打開緊閉蚌殼的方法,會使父母備感挫折,而且更容易讓珍珠般的孩子深鎖在殼中,甚至永遠放不出燦爛來。

父母可能會常感困惑:爲什麼別的孩子很大方,自己的孩子就那麼害羞?難道真的是天生的嗎?除了遺傳因素外,害羞孩子的最大特徵是自我價值感很低,敏感自卑,害怕挑戰。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較高,或者只能接受孩子好的表現,或者經常拿孩子與別人做對比,孩子就會擔心得不到父母的愛與接納而自貶自責,害怕新事物和新環境。此外,父母對孩子的害羞過分關注,強迫孩子改變,也會助長孩子的不安全感,從而強化孩子的退縮行爲。

因此,對於那些過分害羞的孩子,父母最重要的是要表現出無條件的愛與接納,信任並尊重孩子,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讓孩子有表達意見的勇氣和機會。當孩子感覺被信任被接納,就會有更多的安全感。此外,家長還得留意和引導孩子去接觸周遭的人,爲孩子提供機會,鼓勵他開拓新鮮的人際交往經驗。比如帶孩子到親友、商店、餐館等人羣聚集處,外出時讓孩子去問路。這時,父母不能操之過急,要有耐性,態度溫和,而不能強逼硬拽。

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都有新的挑戰,對於開始學習人際交往經驗的學齡前兒童來說,那種不確定的、缺乏信心的心態是一種必經的心理歷程,家長應有足夠的愛心與耐心來接納孩子的成長。

蠻橫任性的孩子

在商場裏,小飛看中了一架玩具飛機,於是就要爸爸買。因爲上個星期纔給小飛買了玩具,而且這架飛機價格不菲,爸爸並不想買。於是就謊說錢沒帶夠,明天再來買。但是小飛死活不肯,“你說話從來都不算數。我現在就要買!”爸爸已經習慣了小飛的任性,準備硬拽他走,沒想到小飛索性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引來不少好奇的目光。最後的結果是,束手無策的爸爸只好妥協,小飛終於得到了他喜歡的飛機玩具。

作爲父母,會經常遭遇一種兩難處境: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也會經常困惑,不知道這個收放自如的平衡點在哪裏:拒絕,可能打擊孩子的信心;接受,可能助長孩子的任性。

1歲至7歲是兒童道德發展的“規則期”,這個時期的兒童需要學習的是“我應該做什麼”,父母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我期望你的行爲是什麼樣的”,如果孩子不明白他應該遵守的規則,就會變得任性、不快樂、沒有安全感,並且有一種“沒有被愛”的感覺。有時候他甚至會跑出“界外”,試試他的行爲界限在哪裏。這個時候,往往是他在試探父母,看父母怎樣保持權威。信賴父母權威的孩子,才能獲得完整的安全感。

因此,當父母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的時候,一定要明確地告訴孩子:我爲什麼不能滿足你的要求。這時,父母的態度一定要堅決。於是,孩子會從這些生活小事中慢慢理解自己應該遵循的規則,發展出自己的道德體系,學習處理自己的需求,漸漸成爲一個自制、理性的孩子。如果父母只是以各種藉口來拒絕孩子,就無法培養出孩子的理性,孩子還是不能明白爲什麼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這方面,父母應該注意的是,在小事上不屑於和孩子“鬥爭”,或者對孩子的不良習慣只是笑笑,等到嚴重的事情發生或者孩子長到青少年時才訂立規則,那時就已經太晚了。因爲在一次次的讓步中,孩子已失去了必須遵守規則的概念,父母也喪失了權威。這樣的孩子在青春期,常常會茫然不知所從,而且沒有安全感、不快樂,也比較可能對任何管教都產生反叛。因此,我們應儘可能少說“不可以”,但一旦說出,態度要堅決而且包含愛心。

擠眉弄眼的孩子

歡歡是個開朗活潑的孩子,參加了好幾個興趣班:跳舞班、畫畫班、英語班、數學班。歡歡的媽媽很實際:趁現在沒有學業負擔,多學點東西,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將來上學了,就沒有這麼多時間來學這些東西了。但是最近,歡歡變得暴躁易怒,老是不停地擠眉弄眼,還說眼睛疼。媽媽帶歡歡去看醫生,卻一切正常。媽媽不明白,這是怎麼了?

如果一個乖順的孩子突然變得情緒暴躁,具有明顯而強烈的攻擊性,並且擠眉弄眼,或者面部抽動,這往往是一種應該引起父母警覺的信號:孩子內心有較強的敵對、反抗情緒,孩子可能承受了過大的壓力。學齡前兒童,是通過“感受”來發現世界的,他們也往往通過非理性的情緒和動作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很多父母都有“育兒焦慮”,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錯過了發展的關鍵期,於是不遺餘力地發展孩子:給孩子買的玩具都是益智玩具,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坐在公共汽車上還不失時機教孩子認字。這些父母忘記了:人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而不是短跑,真正的起跑線不在知識的多少、早晚,而在於心智的健康活潑。

孩子的成長是受成熟機制約束的,人爲地提前訓練,效果不一定好。心理學研究早已證實了這一點。最有名的就是格塞爾的孿生子爬樓梯實驗。孿生子之一從46周開始,每天接受10分鐘的爬樓梯訓練,到52周,他已能熟練地爬上5級樓梯。而另一個孿生子到第53周時,即使有人扶着也不願嘗試爬樓梯。但是在第54周他再看到樓梯時,他不用任何人的幫助就能一直爬到樓頂端。相似的研究美國也有:175個孩子被分成兩組,按照不同的方式教養。結果發現,早期教育組比普通教養組的孩子智商平均高出15點,但到小學4年級之後,早期教育組的孩子逐漸喪失了原先的優勢,反而是普通教養組趕了上來。

因此,聰明的父母不應該盲目地給孩子施加壓力,而應根據孩子的成熟程度設計孩子的發展軌道,理性地制定孩子的生涯規劃。

自私脆弱的孩子

小偉經常抱怨沒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父母爲了讓小偉開心,經常邀請同事朋友的孩子到家裏來玩,但每次都不歡而散。兩個人不是因爲爭搶玩具打了起來,就是玩遊戲的時候誰也不願意充當自己不喜歡的角色,經常爭執不下。每到這時,小偉就眼淚汪汪地撲到媽媽懷裏。小偉媽媽也無可奈何:既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吃虧,又不想讓朋友的孩子受委屈。最後,只好不再讓他們在一起玩。

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自我中心”是他們這個階段明顯的心理特徵。認識世界的多樣性和複雜性,顧慮別人的立場,爲別人着想,這些社會性的人際交往技巧在學齡前時期發展得很慢,再加上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每個家庭“小太陽”般的獨生子女,因此很容易形成自私脆弱的性格,不能接受別人比自己好比自己強,不能經受一點點打擊。

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學習“分享”與“責任”。首先可以是水果、孩子喜歡的零食的分享;然後可以是電視節目的分享,“你想看動畫片,而我卻想看體育節目,怎麼辦呢?看我們能不能找出一個讓我們都滿意的解決辦法。”還可以是表達的分享。當孩子突然有話要說時,告訴他必須等別人的說話告一段落時纔可以說。當父母堅持這樣做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現孩子的變化:變得更加快樂更加寬容,不再那麼挑剔,懂事有禮貌。過去他可能會粗暴地打斷別人的談話,“你們不要說話,聽我說!”現在可能會說,“我有一個想法……”吃飯的時候,也不再會把自己喜歡吃的菜放在自己面前。

慢慢地,孩子就會發現,與人分享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他更能被別人或團體接納,於是他會學習留意別人的需求,願意爲別人做點什麼,責任心就這樣被培養起來了。而當他發現自己有能力爲別人做事的時候,會有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感,他就更加有信心去處理遇到的難題和糾紛,而有較少的挫折感。

因此,對父母來說,避免孩子自私脆弱的法寶就是表達自己真實的需求,認爲自己的需求與孩子的需求同樣重要,讓孩子學習分享與責任。

【以下是本人做父母的體會】

以上這些問題,是否你的孩子也或多或少的存在,本文提出的一些方法是否有效關鍵做父母的是否有足夠的耐心、持之以恆的用心引導孩子。

記得我的女兒在4歲左右也是存在害羞膽怯、自私、蠻橫的小缺點,我都是有意識的引導。

我經常帶她到朋友家出去串門,向她介紹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慢慢她與小朋友開始主動接觸,小朋友也到家找她玩,我一般放下手頭的事情,陪他們一起玩。

一開始她在商店看到喜歡的東西就要買,有必要買的就告訴她爲什麼買,有些用處不大、沒必要買的也告訴她原因,她如果哭我們就不理她,直到不哭爲止,然後講道理。再後來她看到喜歡的,就和我們商量。我的體會是:不要以爲對孩子講道理沒有,這是錯誤的。現在的孩子懂事早,你講道理第一次不聽,2次、3次,他也就明白了。

我們很高興和欣慰,在女兒3-5歲時的教育,她養成了愛學習、愛讀書、聽話的習慣。還差一個月不到5歲的時候,我們送她上一年級(因爲早期教育,一年級的東西他多數都會了),沒想到一直處於班裏的中上游。我從來不問她考試第幾名,除非她告訴我們,只要她不拉科目就行了。現在9歲了,該上5年級了,在這個暑假我教會她下五子棋,我經常主動和我下棋,經常贏我2局。

女兒現在的情況,我很滿意(只是經常看書已經熬成了“小四眼”),這些都得益於學齡前的有意識的教育和引導。

最後一句話:孩子有問題不要怕,多講道理、多引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