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孩子

時間: 2012-02-10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爲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初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着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 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長。有專家說道:“孩子避免失敗的願望比爭取成功的願望更強烈。爲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敗,寧願降低努力的水平。”這就是家長造成的恐懼使孩子失去主動進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長不要一看到成績考差了,就來一頓“審訊”,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長應對孩子的學習從過程去要求,這樣比從結果去要求更科學,效果更理想。 二、爲子女建立自信心
發明家愛迪生,幼年求知慾很強,喜歡追根尋源。他向老師提出“2+2爲什麼等於4”的問題,因此闖下大禍。剛進校3個月的他,被勒令退學。他的母親十分悲憤,下決心親自教育兒子成長,爲兒子建立自信心,給他講文學、物理和化學,培養他愛學習,愛科學的習慣。愛迪生的求知慾因此進一步被激發起來。“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最終成爲舉世聞明的發明家。可見成功源於自信,自信心的樹立,來自於周圍的人們的常識。做父親的都不賞識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從何而來?愛迪生的母親不賞識自己的兒子,就沒有今天的發明家愛迪生,對目前發展比較差的孩子,家長要用放大鏡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子女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當子女需要幫助時,家長的幫助要掌握一個度,絕不可越佾越皰,要留有餘地。如:孩子問某字怎麼寫,有的家長會隨口報出來,這樣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問某字怎麼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查字典嗎?先查查看,再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查字典)。這樣不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間,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自已動手攫取知識的。而這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與子女一起成長,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在教育子女時切忌使用“沒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語言,更不要以譏諷語氣,來冷嘲熱諷子女,冷漠子女,這樣會抹殺子女的自信心,給子女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阻礙子女的成長和進步。 “讓子女有出息”是家長永恆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種多樣,子女的個體情況,家庭環境,家長素質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學校教育,達到共同教育好學生的目的,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 1、認爲只要無限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就是愛孩子,其實這是一種無知的愛。孩子對愛的需要不僅是 物質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長只注意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品,卻忽視了對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有的家長給孩子買了許多書籍或買了電腦,卻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去讀書或正確地使用電腦,也不明白對孩子的精神鼓勵、讚揚、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愛,然而,這種精神上的愛對孩子的成長更加重要。
2、家長過分保護孩子,爲孩子做了許多本應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這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也降低了他們的自立精神與自信心。這種愛限制了孩子的自我發展,對孩子將來獨立的社會生活產生不利影響。
3、對孩子的要求過於苛刻,常常批評,甚至體罰孩子。有的家長的確非常愛孩子,但是,在觀念上錯誤地認爲“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當孩子的表現與家長的想象不一樣時,就通過打罵來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往往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這種愛給孩子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痛苦。這種望子成龍的愛往往會形成相反的情緒或情感DD恨,對家長、對他人、對社會、甚至對自己的恨。家長應該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培養其自信心,而不是發現問題就批評、指責或懲罰,纔有可能使孩子獲得更好的發展。 對於“怎樣教育好子女?“一直以來都是廣大家長們共同探討的話題,一邊是社會,學校所關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對於每個孩子的教育方法並非千般一律,應因人而異,這其中就大有學問,教育孩子應根據他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行爲習慣等採取相應的方法,這樣才能取到好的效果。 二、家長平時應多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使他感覺到大人很在乎他的學習,不要不聞不問,這樣他會感覺到學得沒勁,另外,家長與孩子共同制定出一個目標,實行獎罰分明,當達到該目標時,家長應遵守“合同”給予相應的獎勵,若沒達標時,家長也不應責怪,打罵孩子,應鼓勵幫助指導他,這樣才能重新樹立起他的信心。家長應教孩子養成“不恥下問”的好習慣,獨立思考,善於分析難題等良好讀書習慣,教他學東西時應靈活掌握,不要死記硬背,“讀死書,死讀書”的學習方法不管用,時間花不少,效果卻一般,比如有的孩子抄寫生字,寫了一排,過段時間他還是寫不出來,這種方法太“死”,家長應多教一些好的方法結子女。 四、家長應教育孩子從小就要養成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多做好事,對人有禮貌,教他們怎樣待人接物。 總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許多,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平時應做到有一顆愛心,還要細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們家長能做到這幾點,再加上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心,我們的孩子未來一定能夠成爲一個對國家,對社會的有用人才。 小兒出生後經過三年的發育,進入學齡前期,這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時期,人的許多基本能力在這個年齡階段形成,如口頭語言、基本動作以及某些生活習慣等,性也在該期初步形成,所以,不能忽視這一時期的教育及心理護理。早期教育包括體、智、德、美四個方面。 智育:早期進行智力教育重要的不是傳授深奧的科學知識,而是要把開發兒童的智力作爲重點即發展兒童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象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學齡前期的智力教育,是爲今後的教育打基礎的,錯過這個時期,以後再學習就十分困難了,甚至無法補償,比如口語就是如此。一個人如果在學齡前期沒有練習說話的機會,待到成人後即使花費很大的精力,也達不到正常人的口語水平。我們要從培養兒童智力、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幾方面做準備,而不能以識多少字,學了幾冊算術作爲兒童智力高低的標準。 美育:是指對兒童的審美教育。生活中有許多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會使人產生美的感受,某些藝術形式就是將這些美的內容加以提煉、昇華的結果。對兒童進行審美教育,就是要培養他們有意識地體驗生活中的美、並教給他們初步的技能技巧,來表現出自己美的感受,甚至進行某些創造。藝術形式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大都用聲音、色彩或動作姿態來描繪,這正符合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特點。所以,藝術形式能夠引起兒童的注意和興趣,易使之受到藝術的感染和薰陶,如歌曲、樂曲、舞蹈、詩歌、美工、文學作品等都是對兒童知識經驗少,理解和欣賞水平低,生理上還不成熟所以只能選擇那些淺顯易懂的作品。 學齡前兒童,在心理護理上應注意心理特徵。此時的兒童抽象思維已經產生,能夠對抽象的數概念有所認識;創造想象也已出現,個別兒童還能畫出很新穎的畫面,編出有情趣的小故事。因此,家庭生活環境和社會生活環境都要給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要讓兒童從日常的生活中,感受真善美的陶冶,通過耳濡目染,培養兒童良好的品質,使其心理在一種健康、向上、友愛的環境中得到發展。在心理護理上,要十分注意方法,對兒童切忌採用粗暴簡單的訓斥,這樣容易使兒童產生自卑心理;也不能採用遷就、縱容的方法,這樣就會使兒童產生不辨是非,自以爲是的心理,採用正面引導,循循善誘的方法,如通過勞動培養兒童勤勞、助人爲樂的品德,讓孩子在心理上感受到勞動後的愉快及幫助他人後的快樂。在兒童的心理護理上還應注意順其自然,要和兒童教育、兒童保健緊密地結合起來。護理得當,可使兒童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大原則:親密有間』 寶寶一向是媽媽的“乖孩子”,誰知道有一次,竟然和媽媽起了一次大沖突。媽媽在整理寶寶房間的時候,把一個又髒又舊的布娃娃扔了,寶寶知道後不依不饒,質問媽媽:“那是我的娃娃,你憑什麼扔掉?以後不許亂動 這涉及父母和子女之間相處的一個原則:親密有間。我們常說“親密無間”,心理學研究卻表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隱私和個人空間,一旦被入侵,就會表現得煩躁不安,憂慮戒備。只有個人空間得到充分尊重,才能心態平和,做事也會比較冷靜。 『第二大原則:尊重有度』 小樂的爸爸是一個教子觀念很新的人,和孩子如朋友,如兄弟,獨獨不像父子。他的做法是讓兒子直呼其名,事事聽取小樂的意見。他一直認爲,只有這樣纔算是真正尊重孩子。沒想到,才幾歲的小樂變得非常任性,一切惟我獨尊。 這是一個過猶不及的典型例子。尊重太過,就成了沒有原則的妥協;尊重不足,衝突會隨即產生。怎樣才能算是尊重有度呢?父母處理與孩子關係的時候,既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也要做一名嚴格的長者,讓孩子信任你,樂於向你敞開心扉,同時又遵從你的一些決定。家長制的威風不可取,你可以用溫和而堅定的句式提建議:“假如我是你,我就……”這樣說法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受到尊重,對父母的意見也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孩子提出過分要求時,要堅決抵制。父母的堅決拒絕會讓孩子體會到規則的威力 結果發現,越妥協朵朵的要求越多,到最後,朵朵幾乎總是淚汪汪的,因爲世界上有那麼多事是爸爸無法替自己實現的。 所以,在孩子提出過分要求時,要堅決抵制。父母的堅決拒絕會讓孩子體會到規則的威力,以後提要求就會慎重得多。 『第四大原則:幫忙有忌』 小小被送到幼兒園之後,老師發現這個孩子什麼都不肯做,不光不肯疊自己的小被小褥,就連遊戲也不玩,別的孩子玩的時候,他在一邊巡視和指揮:“你,站這邊;你,到那兒去;你,玩給我看。”小朋友都很煩他。老師做了一次家訪,才明白了問題的癥結。 兩位老人對孫兒十分寵慣,玩玩具都怕傷着孩子,總是奶奶玩給他看,“替他玩”。老師家訪時,奶奶還一邊和老師說話,一邊手腳不停地替小小玩變形金剛。小小看着金剛在奶奶手裏花樣百出,興奮地大叫。但是讓他自己玩,他卻一個勁地退縮,不知道從何下手。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書包、衣櫃自己要整理,小件衣服自己要學着洗,作業一定要自己獨立完成。無人可依賴的情況下,孩子會發揮最大的主觀能動性。河北某大學一對夫妻雙雙赴美,家裏只留下了兩個正上學的孩子。這兩個孩子自己學習,自己生活,還要照顧奶奶,居然先後都考上了名牌大學。 教子十忌 一忌嬌,嬌子不會成好苗; 三忌鬆,鬆於自流兒不聰; 五忌縱,縱子邪僻實無用; 七忌哄,哄得孩子理不懂; 九忌蠻,蠻橫無理事情害; 兒童成長的途徑 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往往不一會兒就吵鬧起來,即使地兄弟姐妹, 並非如此,這實際是他們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學習如何做人的一條途徑。 少的。而爭爭吵吵的玩耍,往往是孩子興致最高的時候,兒童在心裏往往將自已放 說理和爭吵,瞭解了別人心中的陌生世界,瞭解自己與別人在感受和處世方法上的 還有當你的孩子心情不好時,如果你的孩子因最好的朋友跑去和別人玩而傷心, 明天你就會不在意了。” 樣。這使他感到內疚,這樣的話會使孩子不相信自已的感情,而且使他感到沒有人 “你的朋友和別人去玩了,確實讓你很傷心,是嗎?”對他的想法和感情表示同情, 傾聽孩子的申述會促使你分擔他的難過。這不僅會使他覺得好受些,而且還能 例如你的孩子流眼淚時,原因大多爲了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玩的,他要 他們往往自私、狂妄、蠻橫、驕傲、唯我獨尊,至高無上,這是有害的,發展下去, 他們失去了勇氣,失去了信心,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來的,要讓他們懂得,天上的星星是摘不下來的,水中的月亮撈不起來,要讓他們 起赤,孩子哭一哭沒什麼不好,做家長的大可不必慌神着急。 一,自信心。只有當一個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迎接各項挑戰時,他有可能戰勝 二,熱情。缺乏熱情,任何一件偉大的事業都 不能成功。熱情,對大多數兒 爲熱情是脆弱的,千萬不要隨意傷害它。 靈中播下同情的種子。 五,希望。這種特性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敢於迎接挑戰。 一,喜歡而且經常與孩子接近; 三,善於和孩子交流,溝通思想感情; 五,家中有明確的規矩可循; 七,致力於創造一個和諧、歡樂的家庭。 四肢來打。但他們不瞭解各個不同功能器官之間有着密切聯繫,在維持生命的過程 不會構成對生命的威脅,但仍會通過感覺神經及傳導神經的作用,將受打刺激送到 就會形成損傷,如果反覆而且嚴重地打擊屁股或大腿,使孩子的肌肉在一定程度和 來講,我們是反對打孩子的,我們提倡說服教育的方法。 如果高標準地要求子女,一旦脫離了教育的特點和客觀規律, 也同樣會把孩子塑造 容易失去自立;二是過分地遷就,容易產生自私;三是過分地誇獎,容易自負;四 喪失自覺;九是過分地嘮叨,容易產生反感情緒;十是過分地壓制,從厭煩走向逆 不要對孩子無休止的指責 許多父母常犯這樣的錯誤,他們經常監督似地觀察孩子的行爲,遇到孩子有錯 對孩子的教育就是讓他們達到完美無缺,其實我們只要仔細地思考就能理解,這種 不斷給予鼓勵,他們犯錯的次數一定會越來越少。當然,父母們不免無時無刻地擔 差錯,不過這種方法對孩子不但沒有激勵作用,而且使孩子覺得得不到父母的信賴 不要拿孩子當出氣筒 不少父母平時溺愛子女,但有時也拿孩子做“出氣筒”。逢工作不順利、同事 甚至大打出手。這種做法且不說爲人父母的修養欠缺應糾正,只說對孩子的心理影 孩子當父母的出氣筒,直接反應是迷惑自己犯了什麼錯誤使父母如此生氣。因 愛“落差”太大,更使委屈倍增。更爲有害的是天長日久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和 管教了,父母的威信已喪失殆盡。另外,孩子,尤其是一二歲的幼兒,性格形成期 悔不迭也爲時已晚。所以,千萬別拿孩子當出氣筒。 可是有些家長教育子女的方法卻多有不當,對學前兒童不是用科學的態度教育孩子, 時他信以爲真。長大後才知道這是大人爲哄他開的玩笑。這件事成年人聽起來很可 相,以致形成錯誤的觀念。
下一篇:令人抓狂孕晚期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4-03-26
孩子任性,愛發脾氣,軟硬都不行。現在很鬱悶,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可以不可以告訴我您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多大了?平時的具體表現?這樣問的太